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做出重要批示,将智库发展视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这是迄今为止中央最高领导专门就智库建设做出的最为明确、内涵最为丰富的一次重要批示,也是继十八大报告里明确提出“发挥思想库作用”后中央对智库建设更深层次的阐释和表态。此后,中国智库发展步伐明显加快,逐渐呈现了产业化的趋势:智库数量越来越多,传统智库的内部改革不断加强,这些积极迹象值得肯定。但另一方面,许多人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理解还不够完整。相比中国遍及全球的国家影响力,中国智库发展严重滞后,远未形成与国家发展相匹配的决策咨询力和国际影响力。 作者自2013年1月开始创建并负责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智库建设,近3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智库运营经验,走访了美国20多家智库与机构,在中国智库的决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方面多有探索,并有很大建树,2014年人大重阳入围由美国宾州大学推出的、国际公认度最高的《全球智库报告2014》的“全球顶级智库150强”(列第106位)七家中国智库之一。本书结合作者的切身经历,总结出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有益的诸多经验。
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执行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环球时报公益基金会理事,新浪财经、观察者网专栏作家。曾任《环球时报》编委(主管评论)和社评起草人,2011年“中国新闻奖”获得者。2013年初,参与创办新型智库人大重阳。2014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智库人物”(中国网),2015年,获中国政府网“杰出作品奖”。出版过《大国的幻象》《十问中国梦》《世界治理:一种观念史的研究》《政治思想中的国际关系学》《真话中国》《金融是杯下午茶》《G20与全球治理》等专著、译著、编著20余本。
自序
自序一 新一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探索使命
自序二 思想不“伐谋”,崛起无后劲
第一章 古今延承:来自中国智库发展史的启示
第一节 古代传统智囊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古代传统智库的制度演变
第三节 现代智库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 古代智库发展史对新型智库建设的启示
第二章 现代功能:咨政、启民、伐谋、孕才
第一节 重构中国智库理念
第二节 智库,战略大传播的发动机
第三节 欧美智库是如何“伐谋”的
第四节 跨国智库交流:中外思想磨合的润滑剂
第三章 评价体系:怎么才是好智库
第一节 中国智库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
第二节 如何才能做好中国智库评价体系
第三节 如何利用评价体系推动中国智库业发展
第四节 麦甘版《全球智库报告》的启示
第四章 行业现状:为何出现“智”少“库”多
第一节 中美智库比较:差距?差异?
第二节 中国智库发展进人“鱼龙混杂期”
第三节 中国为何出现“智”少“库”多现象
第四节 真正的中国智库热还没到来
第五节 在全球亲历中国智库的孤单
第六节 博鳌论坛释放的智库发展新信息
第七节 大学建智库的挑战与机遇
第五章 发展未来:关于智库改革的建议
第一节 如何让中国拥有更多优秀的智库学者
第二节 如何善用退休高官打造中国式“旋转门”
第三节 如何让更多外国精英参与中国智库建设
第四节 政府如何善用、善管和善待智库
第五节 如何构建对智库学者的激励机制
第六节 如何让社会资金更多地投人中国智库
第七节 如何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智库品牌
第八节 如何多与非西方国家智库交往
第九节 如何让智库推动社会科学的否思
第六章 个案分享:我们正在影响世界
第一节 金融智库:争夺国际金融治理话语权
第二节 透过伊朗高访,看中国智库外交
第三节 G20:中国主导全球治理的首轮探索
第四节 智库学者应善于讲“'一带一路'故事”
第五节 中美智库南海问题对话会的启示
附录
观察者网专访:家国情怀、舆论乱象与智库职责
LSE演讲:媒体、智库与中国民主化进程
母校毕业典礼演讲:大学毕业后三样东西不能丢
后记
一位务实理想主义者的感慨与感恩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图书出版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