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新实践研究》重点对西部大开发16年来西部经济发展新实践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进行学术分析,对实践的新举措和积累的新经验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对遇到的新难题进行深入剖析,对未来经济发展实践的新目标和新路径进行开拓性探索,并根据西部发展的走势从全局视野提出西部未来经济发展的实践指南,包括发展目标转向、路径转型、要素升级的理论观点、实践愿景,以及发展方略、宏观举措和政策主张等。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新实践研究》适合关注和从事西部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阅读与参考。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纪之交做出的重大决策。自2000年以来,西部大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改变了西部贫穷落后的面貌,而且增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回旋空间。当前,西部地区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传统的“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储蓄红利”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逐渐消减,增添新的发展动力刻不容缓。同时,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改革面对的阻力和困难日渐增大。西部的经济应如何发展,才能既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又能解决自身突出问题?本书就是重点对西部大开发16年来西部经济发展新实践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进行初步的学术分析,对实践的新举措和积累的新经验进行初步的归纳整理,对遇到的新难题进行初步分析,对未来经济发展实践的新目标和新路径进行初步探讨,并根据西部发展的走势从全局视野提出西部未来经济发展的实践指南,包括转向和转型的理论观点、实践愿景、发展方略、宏观举措和政策主张等。
一、西部经济发展新实践既是一个有价值的课题,又是一个难题
本课题有价值,是因为:①研究西部发展实践对西部、对全国具有应用价值,西部有3.64亿人,占全国的26.9%,土地面积有660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68.7%。研究这样一个人口超过美国、地域辽阔的后进地区的经济发展新实践,对西部地区摆脱困境,实现转型升级具有应用价值,也有全国借鉴意义和发展中国家的参考价值。②研究21世纪西部大开发的新实践,对建立中国发展经济学、丰富区域经济学具有学术价值,西部大开发之后中国西部发生的改变超过了过去的百年之变,研究这种大区域的新变化及转型新实践,无疑对中国发展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对区域经济学的丰富和完善具有学术价值。
本课题是一个难题,是因为:①研究重点不好把握,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部千差万别,本身发展差距就很大;②新实践的时间维度不好聚焦,是聚焦于西部大开发前10年(2000~2009年),还是聚焦于近6年(2010~2016年)?课题研究过程中情况每天还在变化;③实践的主体不好确定,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各级政府?④经济发展实践中的主要矛盾难以准确把握,西部大开发16年来,西部经济发展成就巨大,但又矛盾重重,难题很多;⑤理论借鉴与过于丰富的实践素材之间的关系不好处理,西部经济发展历史积累问题多,新实践涉及领域广,改革开放开发难度大,在大海般的素材中取什么材料合适,在浩瀚多元的理论中借鉴哪些理论,颇有难度。
二、本课题研究必须处理好的几大关系
为解决上述难题,本课题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
1.西部全局与重点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关系
课题组在申报国家社科基金时是以重庆为样本申报的,但获批后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仅以一个地区为样本局限性大。因此,在整个研究中,既有西部全局的实践陈述,又有某个具体实践领域的典型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点剖析,并力图将两者结合。
2.现实发展实践与历史发展实践、未来发展实践的关系
经济发展新实践的重点是从现实走向未来,尤其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的16年,特别是近6年。但又有必要对西部大开发之前的历史发展实践做简要的回溯,目的是更准确地把握现实;而且还要着眼于未来提出新思路和新建议,重点研究当前实践中的新经验、新矛盾和新趋势,并从中发现对未来发展实践有长远及全局价值的新目标及新路径、新手段等。
3.广大人民主体实践与政府执政团队主导实践的关系
西部经济发展新实践是广大人民现实的创造与区域政府有力指导,共同实践的总和。西部特色在于党领导下的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实践进程予以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更多地观察并研究了党和政府对西部发展的主导作用,并力图发现这种主导作用是否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遇到重大难题时是否动员群众一起去解决这些难题,是否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并带领他们一起进行伟大的实践创造。
黄志亮(1955—),现任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国民经济学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西部论坛》杂志主编,重庆市《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会会长,重庆市城乡建设与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长期从事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研究。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江三峡经济开放区发展研究”“西部开发中长江上游地区区域创新战略研究”“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新实践研究”等20余项课题研充代表作有《重庆经济发展论》《重庆与云贵川藏桂经贸合作研究》《西部开发中长江上游地区区域创新战略研究》《西部开发中成渝筑邕经济走廊建设研究》《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一体化研究》等专著。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西部经济发展新实践的现实背景和理论基础
第一章 西部经济发展的历史基础、现状及趋势 3
第一节 西部经济发展的历史基础(1953~1999 年) 3
第二节 对第一轮西部大开发实践的简要回顾(2000~2012 年) 9
第三节 西部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总体研判 28
参考文献 36
第二章 西部经济发展新实践的理论基础—从传统GDP 主导发展转向国民持续幸福主导发展 40
第一节 GDP 主导经济发展实践观的历史合理性 40
第二节 GDP 主导经济发展实践观的历史局限性 43
第三节 确立新实践目标的学理基础 51
第四节 国民持续幸福的基本内涵及主要内容 58
第五节 以国民持续幸福为经济发展实践目标的客观条件 62
参考文献 69
第二篇 西部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转向
第三章 从传统GDP 主导实践到绿色GDP 主导实践 75
第一节 传统GDP 战略目标及其局限性 75
第二节 体现目标转向的新实践案例 90
第三节 目标转向及其新内涵 96
第四节 转向绿色发展和幸福发展新实践目标 100
参考文献 36
第四章 西部地区从传统工业化到新型工业化实践 109
第一节 传统工业化的困境 109
第二节 西部地区工业化历程和困境 112
第三节 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借鉴 122
第四节 西部地区工业转型升级的理论和方向 133
第五节 未来西部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宏观举措 141
参考文献 148
第三篇 西部经济发展路径转型实践
第五章 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实践——以贵州和陕西为样本 151
第一节 概念内涵辨析及服务业转型相关理论 151
第二节 西部地区服务业发展概况 154
第三节 西部服务业发展中的问题 158
第四节 西部服务业转型的新实践——以贵州和陕西为例 162
第五节 西部地区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路径 174
参考文献 178
第六章 从多种经营农业到现代特色农业转型实践—以陕西农业发展为样本 179
第一节 西部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179
第二节 农业发展理论综述 183
第三节 陕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实践 186
第四节 西部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中的难题及转型的战略取向 201
参考文献 205
第七章 从资源驱动型经济向创新驱动型经济转型实践——以陕西为样本 206
第一节 资源驱动型经济 206
第二节 创新驱动型经济 209
第三节 西部资源型经济发展 211
第四节 案例分析:陕西经济转型实践 219
第五节 西部经济转型实践中的难题及转型的战略方向 231
参考文献 239
第八章 从城乡分割到城乡发展一体化实践—以成渝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样本 240
第一节 城乡一体化的相关理论回顾 240
第二节 成渝统筹城乡改革的历史起点 242
第三节 重庆城乡统筹实践 247
第四节 成都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践 253
第五节 成渝城乡一体化深度发展的战略取向和重大举措 261
参考文献 270
第九章 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型实践——以重庆、新疆为样本 273
第一节 我国的对外开放与西部对外开放历程 274
第二节 重庆建内陆开放高地新实践 281
第三节 新疆建西部开放桥头堡新实践 292
第四节 未来西部地区开放的新趋势及向开放型经济转型的宏观谋划 297
参考文献 307
第四篇 西部经济发展要素升级实践
第十章 从经济型基础设施建设向“五元集成”基础设施建设升级 315
第一节 基础设施建设升级相关理论 315
第二节 理论创新:“五元集成”基础设施建设新论 318
第三节 西部一般基础设施建设总体发展情况 321
第四节 西部“五元”基础设施初步建设的新实践 324
第五节 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实践中的新问题及破解的宏观举措 335
参考文献 339
第十一章 从生态修复向生态积累升级——以青海、宁夏、重庆为样本 341
第一节 生态实践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341
第二节 西部地区生态的破坏与修复 346
第三节 西部生态建设实践典型地区 357
第四节 西部生态修复实践中的难题及生态建设升级的宏观举措 370
参考文献 376
第十二章 从人力资源大区向人力资源强区升级 378
第一节 西部人力资源现状及问题 378
第二节 西部各省份开发人力资源的新实践 388
第三节 西部地区建设人力资源强区的学理依据及现实需要 396
第四节 西部地区建设人力资源强区的战略举措 402
相关阅读 407
后记 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