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
总有一条小河在心中流淌
作为精神的外在对应物,散文并不挑选特别的物体或者处所。本书作者的《总有一条小河在心中流淌》,收录作者历年发表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光明日报、人民文学等报刊的优秀散文,这些散文诉说的都是对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的记忆,读后让人感慨不已。青春交织着懵懂和憧憬,“只是当时已惘然”,以其深厚的人性基础,能够唤起最广泛的共鸣。
著名作家梁衡、陈祖芬、彭程倾心推荐
李雪健力挺的美文品读 培禹的做文打动读者,一如他的做人,不用技巧,只用真心。我不能不感叹,培禹的世界里,涌动着这么浓浓的,浓浓的情。 ——陈祖芬 好的散文,无疑是人生的一束束折光。在阅读它时,我们仿佛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那是受到作家笔下文字的叩击而发出的。读培禹的这本散文集,正是这种感觉。我以为培禹文章的特点,是他骨子里的那种忧国、忧民之心,那种对乡土的不弃不离之情。 ——梁衡 作为精神的外在对应物,散文并不挑选特别的物体或者处所。培禹的《总有一条小河在心中流淌》,写的是插队时知青点附近的小河,从内容到写法都并不新鲜,但读后仍然让人慨叹不已,根由就在于它诉说的是对生命中美好的时光的记忆。青春交织着懵懂和憧憬,“只是当时已惘然”,以其深厚的人性基础,能够唤起广泛的共鸣。 ——彭程 二十多年前,di一次读培禹的文章就把我“震”了——那是写我的。自此,我们在各自的领域相互激励,走过春夏秋冬。他的文章是有温度的,他用一腔热血拥抱生活,自己心中的火不灭,也温暖着家人、朋友和读者的心。我喜欢培禹的这本散文集,由衷地为他点赞
序
梁 衡 新春伊始,从微信朋友圈知道培禹应邀去东城区图书馆讲课,他讲的题目是《散文,陪伴人生的美好》。 散文在中国,尊为一切文体之源泉。古代文典中,堪称经典的好散文比比皆是。散文家们认为:首先,倾诉是人的一种本能,就像容器里的水满了要漾出来一样自然。而经由文字来将所感所思记录下来,又远胜过口头的表达。与写作这一外在行为相同步的,是经验的整理,思绪的梳理,从飘忽的情感烟云中触摸到灵魂的真实状态,由零碎的感悟里演绎出完整系统的理念。梁实秋在《论散文》里说:“散文是没有一定的格式的,是最自由的,同时也是最不容易处置的,因为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隐饰的可能,提起笔便把作者的整个性格纤毫毕现地表现出来。”好的散文,无疑是人生的一束束折光。在阅读它时,我们仿佛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那是受到作家笔下文字的叩击而发出的。读培禹的这本散文集《总有一条小河在心中流淌》,正是这种感觉。 我和培禹是多年的好友,这同我俩的共同经历有关——同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都是从新闻记者干起,进而迈入作家行列。我在国家新闻出版署工作时,他在北京日报社主办的《新闻与写作》杂志做主编,曾登门约稿。后来报社调他任日报副刊部主任,他又拉我为副刊写作。大凡我的呕心沥血之作,都被他搜罗而去,包括那篇担着一定“风险”,后来在社会上造成轰动的《张闻天:一个尘封垢埋愈见光辉的灵魂》。《北京日报》竟舍得以一个整版刊出,影响很大。有这样一位副刊部主任,想不办好副刊都难。后来,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把首届“孙犁报纸副刊编辑奖”授予了培禹,我以为实至名归。近年来,他从副刊部主任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便专心写作,厚积薄发,一发而不可收。 当我有幸第一时间阅读他近几年的一篇篇新作时,有一种如沐春风的亲近感。我以为培禹文章最大的特点,是他骨子里的那种忧国忧民之心,那种对乡土的不弃不离之情。他没有文人易犯的穷酸之气、做作之病。存在决定意识,这得力于他的两个出身。先为知青,血液里有了土地的基因;后当记者,研究社会,眼里常含忧民泪,心中常怀忧国情。他不是一个纯文人。这也是我们一切新闻人进而为文人的传统,从范长江到邓拓都是这样。 这本散文集的第一辑“小河流淌”,是抒写家国情怀的。开篇《总有一条小河在心中流淌》可看作培禹的代表作,最初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并入选了几个年度散文选本。我读着,思绪跟着他翻飞,真想随培禹回村去看看一直在他心中流淌的那条无名小河。“那条小河,只有谢辛庄有;那时的青春,只有我们确认。”其实,它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让我怦然心动的还有《重返谢辛庄》《我的老师“流水账”》《念想》《不沉的湖》等多篇,尤其是他怀念亲人的《“清明”情思》和《天堂应有爱》,读着读着,让你难抑泪水。 培禹还是人物散文写作的高手。在“雪落无声”这辑中,《雪落无声一品红》是写李雪健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是写王洛宾的;《一条大河波浪宽》是写乔羽的;《从延安出发的银幕征程》是写于蓝的。特别喜欢他写漫画大师李滨声先生的《九秩滨老“书苑栽花”》,还有他写作家好友凸凹的《把乡愁写进读者心里》,堪称人物散文写作的大手笔。 纵览这本散文集,通篇少见华丽的词藻,而自然、平实的文字,却时常能撩拨起读者心中的波澜。《八雅村情缘》,作者自己开头就说:“这故事太不离奇了。”少数民族偏远山区八雅村一个六岁的小姑娘,她对人说,想要一双三十六码的鞋(为妈妈要的),故事由此展开,层层递进,波澜起伏,真是催人泪下。我知道,还有些更好的篇章,限于各种原因未能收入。 我的序就此打住吧,美好的阅读由此展开…… 2017年仲春,北京
李培禹,作家、诗人。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至北京日报社工作,至今已三十多年。高级编辑职称,曾任《新闻与写作》杂志主编、《北京日报》副刊部主任等职。作品曾五度获得“中国新闻奖”,也是首届全国“孙犁报纸副刊编辑奖”获得者。1971 年在北京二中学习时开始发表作品,坚持写作四十余年。近年来,报告文学曾获全国报纸副刊作品评选金奖,散文、杂文、诗歌等均有作品获入全国选本。获得奖项有《人民文学》全国游记文学征文奖、《解放军报》“长征文艺奖”、北京作家协会主题征文一等奖等。现为北京市杂文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北京市东城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理事。出版有《走进焦裕禄世界》、《您的朋友李雪健》(与梅青合作)、《笔底波澜》等。
001 序 / 梁衡
第一辑 小河流淌 007 总有一条小河在心中流淌 012 重返谢辛庄 017 我的老师“流水账” 附:春节,少了一个去处 033 回声 037 大海和他的理发屋 041 八雅村情缘 046 “清明”情思 050 天堂应有爱 054 信的随想 061 念想 065 你依然在我心间 069 赵堂子胡同15号的思念 080 胡同没了人还在 085 不沉的湖 第二辑 惹我情思 091 惹我情思赴滇黔 099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103 豪情过汉江 107 彩云之南(四章) 撒尼姑娘 我在大理 心之交响 阿细跳月 120 赣乡二题 净居寺一日 醉在瑶里 125 西出阳关 127 周庄的早晨 129 匆匆掠过遂宁 133 日照文脉 136 金砂红谣 139 青钱柳 142 黄河湾·槐花情 147 西河渡 150 宜兴悟大师 155 晋中访醯 159 站在世界“聚首”的长城之巅 166 骑车在台湾的小路上 168 绿岛没有椰子树 171 在韩国“移动” 第三辑 穿起珍珠 177 穿起一串珍珠 180 新闻七八是一篇散文 183 “天马”与“汗马” 189 考考你 191 《国家》不是国歌 193 诗歌乱象何时了 196 望山看水记乡愁 200 一个村子与一本书 204 福尔摩斯的魅力 207 波兰,你是那样令我难忘 209 一滴水映照的人性美 212 我们代表《这一代》专访王蒙 221 为什么杂文不可或缺 第四辑 雪落无声 229 雪落无声一品红 243 又见雪健 248 九秩滨老“书苑栽花” 258 滨老寄我明前茶 260 从延安出发的银幕征程 271 把乡愁写进读者心里 282 浩然在三河 300 在那遥远的地方 310 一条大河波浪宽 317 渤海惊魂 329 后记:一封带着温度的书信
总有一条小河在心中流淌
“立春”的前几天,北京才飘落下今冬的第一场雪。尽管它来迟了,也不是小时候见到的那样晶莹,但纷纷扬扬的雪花,还是给人们带来了欣喜。微信上,各式各样的雪花、雪景在刷屏,有的还配上了音乐——朴树在忧伤地唱着白桦林…… 雪落无声。不知怎的,我的思绪还是回到了四十年前我下乡插队的谢辛庄,想起村旁那条连名字都没有的小河。多少年了,每逢遇到冬天的初雪,我就会想起那条小河。其实,我想不想它,它都在那儿流淌;然而我知道,无论它水清水浊,水缓水急,哪怕有一天它真的断流、消失了,它也还会在我的生命中静静地流淌着。 总有一条小河在心中流淌。 我们总是春天去看它,因为我们第一次从高中生成为知青,成为农民,就在4月萌春。1974年下乡插队那年,我任性地把落户的村子往山根底下靠,跟随我而来的十五位同学,竟没有一人埋怨我。谢辛庄是盘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属当年“学大寨”中的落后村,生活比较贫苦不说,回趟京城要走上十几里土路才能搭上每天只有一趟的长途汽车。幸亏与这条小河邂逅!它是那样的美丽,清清地从村子旁流过,绕过知青大院不远处,河面变宽,形成了一个天然湖泊。是我们叫它湖,贫下中农称它“泡子”,它的确太小了,小得连个名字也没有。水从哪里来,流到哪里去?全然不知。可在我们眼里,它真的很美:河边是茂盛的钻天杨,水岸边生长着摇曳的芦苇。“三夏”收工后从它身边走过,捧起清凉的河水擦擦汗,涮涮镰刀,顿感一身轻松。女生总能最早适应环境,她们的做法也比男生胆大。一天傍晚,我和同宿舍的立成、吴川往河边走,被一位大嫂拦住。她说,你们不能过去!为什么?大嫂郑重地说,你们的女知青在洗澡呢!“洗澡”,就是游泳,这个我们知道,但还是红了脸,心里一阵狂跳!冬天大雪纷飞,队里歇工了,我们班那几位漂亮女生竟穿上冰鞋,在湖面上滑起冰来。她们轻盈的身影,欢乐的笑声,能不迷倒我们这些正值青春期的小伙子们吗?如果是今天,我会为她们点赞:玲儿是公认的劳动能手,下大田干农活儿,一点也不比村里的姑娘们差;小辛在一队喂猪,曾一夜接生了九个小猪崽儿,得到大队的奖励;麦子、王队,听听这绰号,就知道她们干得不错,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一块儿滑冰,没有大嫂拦我们了。在几位女同学的召唤下,我是第一次换上冰刀鞋,踩在冰面上,摔在冰面上…… 谢辛庄的小河,你留下了我们的青春! 大学毕业后,我在京城一家报社当记者。迎接国庆三十五周年的时候,我已离开谢辛庄整整十年了。在我的力争下,报社领导同意了我的选题,我怀着兴奋与自信,踏上了回故乡之路。当我走进谢辛庄的田间小道时,脑海里不禁涌出唐朝诗人刘皂的一首诗:“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诗人曾经旅居他乡十年,恨不得立即离开并州,可是一旦踏上更远的路途,那客居过的并州,却也故乡似的惹人怀思,难舍难离。我那时的心情正是这样。任务完成得圆满,稿子上了要闻版头条,还配发了我拍的小河的照片。那条小河好美,引来不少读者询问,然而我真的说不出它的名字,也不知道它是哪条河流的支脉。 就在同一年,我去采访词作家乔羽,那时他已有词坛“乔老爷”的美名。无意中我和他谈起谢辛庄的小河,不想,引出了他的一个重大话题。他先用浓重的山东口音吟诵道:“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他问,我为什么不用“长江万里波浪宽”?他说,电影《上甘岭》的导演沙蒙,对这首歌词非常满意,只提了一个建议:把“一条大河”改为“长江万里”,这才有气魄啊。乔老爷不容置疑地说:改不得,改不得!他说,长江是特指一条江,生活在长江边上的人再多也有数儿啊;而谁的家乡没有一条小河、小溪呢?这河流再小,甚至叫不出名字,但它在儿女们心中也是一条大河,一辈子也忘不了。我家就在岸上住,岸上就是你家、我家门前的那条小河、小溪的边上啊! 乔老爷高见。谢辛庄的小河,不也连着《我的祖国》中的那一条大河吗! 有着小河情结的,还有作家叶辛。2012年我去贵州参加一个活动,在休息室和他交谈。这个上海青年,四十年前到贵州插队落户当知青,一当就是二十一年,当然干农活儿的时间没有那么长。他心中的小河叫神龙河,位于黔湘交界的梵净山脚下云舍村。他曾与乡亲们拉着绳子量过,这条河从头到尾总共长八百米,不到一公里。“正是黄昏,夕阳把清澈的神龙河水洒出无数的金斑银点……土家寨子上炊烟袅袅,鸡犬相闻;村寨外头,田畴阡陌,郁郁葱葱的树木铺展到那边叫水银坡的山上,真是神龙河畔一派好风光。”叶辛把他心中的小河写成一篇美文,题作《人间最短的河》。我想告诉他,神龙河并非是人间最短的河,我们谢辛庄的无名小溪只有四五百米长啊……可开会时间到了,他上台去作演讲了。 也是在同一年,2012年的深秋,我和作家凸凹同去新疆参加采风活动,在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时,我们看到了夕阳下的塔里木河。那是一条壮阔的大河!我给他命题,写写塔里木河吧。当时激动不已的他满口答应下来。回京后他来电话说,这文章真不好写。我以为他要退缩,不想他说的是,憋了好几天了,越难写越要写好。几天后,他交稿了,题目是《没有流进大海的河流》。这回是我激动不已了。他从家乡的拒马河,写到千里之遥的神河塔里木,在饱蘸色彩地赞美最终没有流进大海的塔里木河的同时,也渗透出作者对家乡那条小河的挚爱。 情同此心,总有一条小河在心中流淌。 去年我在无锡采访,来到荡口古镇时,竟有了一个意外收获。写出“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的音乐家王莘,他的家乡在哪里?人们大都知道在天津,著名的《歌唱祖国》,就是他在从北京返回天津的火车上,在一张烟盒纸上完成的。然而,那是他新中国成立后的家。王莘的故乡是无锡荡口,他的童年是在古镇荡口的北仓河边度过的。家境并不好的父母,在他六岁的那年,省吃俭用把小王莘送进荡口施德教会学校。从此,背着书包的小儿郎,每天都要走过小桥去对面的学堂上课。午后的时光,他和小伙伴们就在北仓河边玩耍。晚年的作曲家,经常回到故乡,他给母校捐款、捐物,义务给小学生们上音乐课,他最后的足迹留在了家乡的小河边。我们来到王莘的金色塑像前,纪念馆的音响播放出“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旋律。我想,当他执笔书写“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乐句时,家乡的北仓河一定在他心中奔涌吧! 思绪翻飞,似窗外的雪花在飘舞。这个夜要失眠了,我索性打开手机,一个个信息跳进来,微信群里曾经一起插队的同学们在问:老培哪儿去了?同意不同意啊,倒是给个话啊!同意什么?回村呗,回谢辛庄啊!我赶紧回复:同意同意,一切听王队的! 总有一条小河在心中流淌。 看来,今年的回村计划等不到春暖花开了。和我一样,大家想起伴着雪花在小河上滑冰的情景了。 那条小河,只有谢辛庄有;那时的青春,只有我们确认。 (原载2015年2月20日《人民日报》) 重返谢辛庄 5月,是谢辛庄柳絮纷飞,小河水涨的时节,我们一帮高中一起下乡插队的同学,终于踏上了回“故乡”之路——重返我们曾经度过“知青”生活的第二故乡顺义谢辛庄。普希金说,忧郁的日子总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便会成为亲切的怀恋。真让老普说对了,1974年,也是这个时节,我们从北京二中高中毕业,来到这个“广阔天地”插队落户,一晃四十年过去了,当回村看看的建议一提出,我们的微信群就开了锅,连续一个多月来热议不断。 首先,我们先去谁家? 当然是李国臣家。国臣大哥既不是书记也不是队长,而恰恰因为家里成分高(富农的后代),在那个年代抬不起头来。他吃苦耐劳,样样农活都是一把好手。你要想把队长分派的活儿干完,就得跟着他一招一式地学。没当过知青的人很难体会到,麦收时节,每人一把镰刀,面对一望无垠的麦田,队长大声喊着:“干哪,鸡不叫算今儿个!”就是说,包给你的这块地的麦子割不完,你就甭想收工,公鸡不打鸣都算今天!记得已累得实在挥不动镰刀的我,肯定是绝望了。这时,对面传来“唰唰”声,有人来接应你了。说喜极而泣,有点夸张,但也差不到哪儿去。国臣往往就是这个“救”你的人。 国臣已在村口等我们了,“王队”(同学们公推的回村领队)提前给他打了电话。下车围住他握手,那场景我虽然早有想见,但此刻还是禁不住心里一阵浪翻。那年“三秋”,我跟着社员们去“招棒秸”,就是抡着镐头把玉米秸秆的根部刨出来。干到快晌午了,又热又闷的玉米地里没有一丝风,我嘴唇干裂,知道了口渴得要命是什么滋味。国臣看不下去了,他说了句“你等着”,就拿起铁锹,找了一块洼地铲起土来。我看得见他胳膊上结实的肌肉暴起的青筋。一会儿,一个叫果荣的壮劳力也加进来一起干,很快,一个深坑挖成了。在他们抹汗的当儿,我眼见坑底渗出了水,真是水啊!国臣掰下一个棒子,用壳儿做成舀子,然后从坑里舀出了水,递给我说:“沉沉沙子再喝。”哪还顾得上啊,我抿紧嘴唇嘬着喝起来,不用说,那是我平生喝过的最甜的水吧! 国臣大哥还像当年,言语不多,微笑着看着每一个“知青”。 大家嚷嚷着让国臣带我们去看大果茂。为啥叫“大”呢?因为当年他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作家浩然笔下那些“高大全”的贫下中农形象,都能从果茂大叔身上找到影子。他挥舞着红缨长鞭,甩出“啪啪”的脆响,赶着队里那“三挂”马车,甭提有多威武英气啦!他曾手把着手教我扎拴牲口的“梅花扣”,我怎么都学不会;跟着他的车去盘山拉石头,干不了多少活我就磕磕碰碰伤了手。他叹了口气,“唉,这拨学生里顶你笨,就不是干活的命。”可当大队书记问起我的情况时,大果茂却护着我,说:“行,不赖。干活不惜力。” 来到果茂家,我们竟没认出他来。果茂大叔前些年伤了腿,如今已直不起腰来了。他见到我们先是有点窘迫,但很快站立起来,像当年一样亮开嗓音,一一叫着我们的绰号,那些今天听来格外亲切的称呼,一下把时光拉回到四十年前。他叫我“李春雨”,他说庄稼人喜欢春雨。他管辛婷、阮立成叫“心疼”、“软肋疼”。这外号从何而来?当年初学写作的我,在一篇描写插队生活的小说《红心》中写了这个真实的故事:辛婷是个亭亭玉立的漂亮女生,有点娇气;立成则是个朴实能干的壮小伙。那时生产队里唯一的副业就是养猪了,队长看中了他俩,派他们到一直搞不好的猪场来当猪倌。俩人虚心地学,起早贪黑地干,猪场有起色了,一头良种母猪一窝产下了九只小猪崽儿——那可是队里的“活钱儿”啊!寒冷的冬夜,“接生婆”辛婷精心打理、守护猪崽儿的情景,被晚收工的果茂大叔撞见了,他心疼了,便问阮立成呢?辛婷说他累了一天了,刚回去。“嘿,你俩呀,真是让人心疼、软肋疼!”就这样,村里的孩子也跟着叫开了。其实,还有个情节我的小说里不能写:在表扬会上,队长夸他俩能干,书记总结他俩为啥能干?大果茂冒出一句:“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轰”的一声,大伙儿都笑了…… 今天,依然美丽的“心疼”和朴实如初的“软肋疼”,大方地站在果茂大叔身旁拍下合影。他们的笑容告诉你,岁月总在美好中流淌着。 重返谢辛庄,难免有不少失落:不见了村边的小河,不见了农舍的炊烟,不见了“哞哞”叫的老牛,连我们住过的知青大院也早已没了踪影。然而,为什么我们还要回来?为什么回来依旧心潮难平?因为人还在,朴实的乡亲们还在。今年已经七十五岁的于淑香大姐,当年是管知青的党支部副书记,她坚持要队里每周安排知青半天学习时间,工分照记。她说,让孩子们歇半天儿不是?此次见面,她紧紧拉着我的手,像四十年前一样,对大伙儿说,你们等会儿,我有话和培禹说。这话是一定要蹲着说的,我只好随她在院子里蹲下。当年,我是知青小组组长兼着公社的理论辅导员,于书记常叮嘱我一些事、布置一些工作,都是把我拉到一边,蹲下,再说话。我俩说话的场景,这回让同学们拍了个够。 谢辛庄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我们懵懵懂懂的青春与爱情,毕竟要在那里留下痕迹。有人提议:“我们去看看俊儿吧。”善解人意的“王队”立即同意,她知道那个“俊儿”是村里最漂亮、最能干的姑娘,当年,她在好几个男生心里占据着位置。女生们尽管“嘁、嘁”了几声,还是都愿意一起去看俊儿。 国臣领我们来到邻村赵家峪,一边敲门一边喊着:“俊儿,有人来看你了,知青。”“啥?”门开了,俊儿哪想得到是我们!她的第一反应是:“天哪,等等,等等,家里太乱了。”她第二次开门迎我们进院时,显然换了身衣裳。俊儿还是好看,除了和我们一样变老了,她那高挑的身材、齐耳短发、爽朗的笑声还似当年。有人回忆清晨去水井边挑水,水筲不听使唤,晃来晃去的,俊儿接过来,绳子一抖,一拎,一桶水就打上来了。想说谢谢,竟被俊儿的美丽惊着了。曾和她一起下过大田的,不论男生还是女生都说,常常被她干活的样子迷住。我和她有过一次单独的接触,那是已离开谢辛庄十年后,为完成报社国庆三十五周年的报道任务,我回村采访。那时村里还不通车,采访结束后,大队书记让俊儿骑车送我到长途车站。并不平坦的石子路有十几里长,我和她轮换着蹬车,也聊了一路。终于等来了那辆绿色的长途汽车,俊儿才骑车往回走。 当年还有这么“浪漫”的事儿?同学们一下炸了锅。要我如实交代,我说那感觉很独特、很美,但确实记不得都聊啥了。再逼问俊儿,她更不记得了。一定要她说出啥感受,她说:“特激动……”立时,哄堂大笑,她赶紧补一句:“我是说,今天你们来看我,我特激动。”几个女生还不饶她:“难道当年不激动吗?”俊儿竟脱口而出:“你们问他吧!” 问我,我该怎样回答?我的笔还写得出当年的俊儿和当年的我们吗? 起风了,是乡村那种5月的暖风。染了黄梢儿的麦田,散发出久违了的香气。我们十几人默默地站成一排,都没有说话。有点凝重,就让我们这样和谢辛庄道别吧,就让我们向那个永远留驻着我们青春的小村,做一次郑重的致敬! (原载2014年5月21日《人民日报》)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