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节作为中国纪录片产业脉动的风向标——国家产业政策和国际发展趋势的官方权威发布平台,是研究中国纪录片发展不可或缺的参照系,也是中国影视节展案例研究的典型范例。然而,目前国内针对广州节进行全方位的调研项目尚未呈现。已有文献对广州节的考察往往只停留在现象层面的描述,缺少理论层面的总结和提升。部分文献集中于某些关键时点,缺少对广州节发展历史的全面梳理。本课题试图填补以往对广州节研究的空白,并从中揭示出一些对纪录片节展的运行发展具有启示性、理论性与实践价值的规律。
张雅欣,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电视节目研究所所长;法国巴黎二大客座教授;澳门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视协民营影视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主要讲授课程: 中外电视比较、影像文化志研究、电视节目创作。主要著作:《影像文化志通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纪录片比较研究:民众文化的电视记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06.2006;《中外纪录片比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2006年第2版。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重点及创新
五 研究难点
第一章 破局开篇
第一节 15年耕耘收获
一 广州节发展历程
二 深耕细作,成绩斐然
第二节 从无到有“金红棉”
一 “金红棉”奖溯源
二 解析“金红棉”奖
三 “金红棉”奖的未来
第二章 国际视野
第一节 广州节国际论坛
一 高峰论坛:纪录片的东方“达沃斯”
二 发布会、推介会:市场信息共享
第二节 广州节跨文化传播功能
一 文化交流平台的搭建
二 国际平台的国家形象
三 跨文化传播的瓶颈分析
第三节 著名国际纪录片节的跨文化传播分析
一 加拿大热门纪录片节
二 德国慕尼黑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第四节 广州节跨文化传播效果提升思考
一 拓宽选片视野,关注全球性议题
二 升级创作理念,转变讲述方式
三 增设中国纪录片竞赛单元
四 加强政府服务职能
五 加大媒体发布力度
六 创造更多公共空间
第三章 文化广州
第一节 广州节助推岭南文化
一 古城广州洋溢文化气韵
二 “广州之夜”凸显本地文化
三 “广东日”大打岭南文化牌
第二节 广州节城市文化形象的建构
一 城市文化形象概述
二 纪录片节在城市文化形象传播中的作用
第三节 著名国际纪录片节的城市形象传播分析
一 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
二 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节
三 英国谢菲尔德国际纪录电影节
第四节 广州节城市文化传播提升思考
一 充分利用市场环境优势
二 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
三 助推纪录片走向大众
第四章 产业领航
第一节 广州节产业布局
一 方案预售
二 决策人面对面
三 纪录片商店
四 其他市场活动
第二节 纪录片节与纪录片产业资源整合
一 纪录片节——纪录片产业的枢纽
二 纪录片节的产业资源整合价值
第三节 著名国际纪录片节产业资源整合分析
一 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
二 法国阳光纪录片大会
三 澳大利亚国际纪录片大会
第四节 广州节产业资源整合现状
一 广州节产业资源整合的结果
二 广州节产业资源整合的优势
三 广州节产业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广州节产业资源整合提升思考
一 产业资源整合普遍策略
二 广州节资源整合提升策略
第五章 大众化之路
第一节 广州节大众化路径
一 大众展映活动发展
二 专业人士参展指南
第二节 营销理论视角与纪录片节的大众化
一 纪录片节大众化的时代背景
二 大众化研究的营销理论基础
第三节 著名国际纪录片节大众化分析
一韩国DMz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二 班夫中国电影节
三 iDOCS国际纪录片论坛
第四节 广州节大众化效果提升思考
一 推进广州节大众化的意义
二 广州节大众化程度有待提升
三 广州节大众化提升策略
第六章 纪录片创意孵化
第一节 培训项目孵化纪录片人才
一 提案大会培训:实战演习
二 大师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三 “读懂中国”大学生纪录片大赛
第二节 作为人才孵化器的纪录片节
一 孵化器的概念和特征
二 纪录片节人才孵化器的构造
第三节 著名国际纪录片节人才孵化分析
一 美国圣丹斯国际电影节
二 加拿大热门纪录片节
第四节 广州节人才孵化器提升思考
一 广州节人才孵化存在的不足
二 广州节人才孵化器提升策略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