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振钟散文选集/新百花散文书系》为费振钟先生多年散文创作之集大成者,前有大美江南菱歌羌管烟雨画桥,后有个体生命转徙时代之坎坷悲欢。涉笔所及,无不突破窠臼别出心裁;议论感喟,尽皆情动于中洞穿世相。纵横捭阖,不乏字字珠玑的真知灼见。个体生命的疼痛体验,虽历经岁月荡涤,仍依稀渗出丝丝血迹——在此层面上,《费振钟散文选集/新百花散文书系》可以视之为一代人的“非完整版自传”。
“新百花散文书系”将中国的散文传统视为一个不断更新的开放体系。“新百花散文书系”力求把当代散文*有创造力的作家作品不断纳入自身。“新百花散文书系”展示的,即是这样一条有着自新能力的中国散文之河。藉此,您将充分感受与领略中国文学的**笔意与思想之美。
写散文的理由
二十多年前,我为友人写过一篇评论文章,题目叫《写散文的理由》,内容记不得了,现在我要在自己的散文选集前面说几句话,只想到这个题目。
写散文有什么理由吗?当然有。我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不自觉地通过评论写作进入文学,当时并没有多少学术和理论准备,单凭一时的阅读热情,加上看过一两本阐释学和叙事学之类的书,就跨进这个行当,做起专职评论家。差不多也就是十年时间吧,遭逢世事变迁,起初的阅读热情一落千丈,冷静下来,这才发现这个时代谈论文学,实在不合时宜。常想到的,倒是阿多诺那句与我们没有太多关系,又总让我们喜欢误读的著名的话,“奥斯维辛后没有诗”。像我这样比较偏好文学的艺术性的人,既然众皆离“诗”而去,诗性越来越渺茫,那就没有什么意思再做这种艺术阐释工作了。也许,我就在这种误读之下,从文学批评无奈转身,拖泥带水,却也义无反顾。
换言之,如我后来对评论写作所作的自我反省那样,如果我们不知道生活,不知道生活在何处,不知道生活的真实意义,那么终有一天你会发现所谓艺术批评空洞无物,你不得从空虚中换一种方式,为写作找到坚实的理由。我在2006年的随笔集《为什么需要狐狸》序里写道:
“1990年后,对我来说,有一种焦虑和缺憾,渐深渐浓,但我不知道这缺憾到底在什么地方,有一种东西,看着它离我远去,而我却无力抓住,无力追踪。也许,从一开始,当我用概念的方式写作时,我并没有想到它要以感性的萎缩和生活的丢失为代价——你从你生活的世界里,把你自己拔出来了,你所有那些感性经验,因为缺少土壤和水分,死在你的身体里;而思维和思想离开感性,是那样危险地走向单一和绝对,这是你焦虑缺憾的真正原因。有时候,你自己目睹那些从手指上出现的文字,它们变得僵硬,面目可憎。这显然不是文字本身的问题,而是你所依赖的那些概念表达,越来越多地流失生活之力。对写作的怀疑,成为缠绕自身的困境,直至你开始放弃,开始在写作之外重新发现写作。”
重新发现写作,就是我转向散文的理由。为追寻感性,更为追寻作为感性土壤的生活与活力,散文不仅给予我另外一种写作价值,同时也培植了我的另外一种写作信念。可以这样说,当你试图回到真实的生活时,散文写作是优先的选择。这样的生活,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从社会中沉积,又在人性中生长,但无论怎样,都是我们感性的基础。而散文对我来说,意味着建立了生活与感性之间的联系和通道。散文是生活的义项。散文不仅用来记录生活,它同时展示生活和解释生活。尤其,当我们需要摆脱空洞的虚伪的怯懦的生活时,散文的确能够让我们获得一种必要的能力。
阿赫玛托娃在她的诗被封禁时期,发现散文对她充满了诱惑。作为对真实生活的向往与表达,我相信,散文对我们所有写作者都有着永远的诱惑。
2017年3月
费振钟,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学者,现供职于江苏省作家协会。十十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主要从事文学批评,2000年后大量写作散文随笔。出版著作有《江南士风与江苏文学》《堕落时代》《悬壶外谈》《黑白江南》《古典的阳光》《为什么需要狐狸》《中国人的身体与疾病》《光芒与河流》《读通中医》《兴化八镇》等。
自序:写散文的理由
走过江南·一
走过江南·二
走过江南·三
宛如酒中
这一握生命如花
我们家的诊所
有一种生活是仪式
走到溱潼十八里
药器小识
十二月药事
有关吃肥肉的三个主义
少年故事
家族的碎片
村庄故事
失踪的乡间手艺人
冬夜与老人
革命书生
歌谣文人
田野学者
橄榄核铭
惊悚
看汪先生写字
听陆文夫说话
家书
智慧的栖居
缘在东南
一个城市的哲学表情
在一枝一叶之间
学习蒙田
卢梭的辞典
左拉工作笔记
听雅卡尔说话
拨火棍与大师的争吵
纳博科夫嘉言录
《费振钟散文选集》:
某个季节寻找一个茶馆和一位茶客
首先,我想确定一个季节。
在这个季节里,我想寻找一处茶馆,我想寻找这个茶馆里一位我们熟悉的茶客。
但哪一个季节,才是合适的季节?我的朋友告诉我,最好是春末夏初,就是栀子花开了六瓣的季节,就是青蚕豆刚刚饱满的季节,就是小街上的槐树花挂在枝头等待女孩们摘的季节,就是梅子开始黄了梅雨开始飘了江南的小河里开始涨水的季节。
为什么这样的季节,偏偏是我需要到一个茶馆,见一位茶客的季节?我不清楚。可是这个季节里,如果走过江南小镇,在一座简朴的茶馆门前停下脚步,收住目光,与茶馆的主人打一声招呼,然后坐到那张旧木桌前,泡一壶茶,对着临水的窗棂外迷迷蒙蒙的雨,慢慢饮来,我相信这个季节的寻找,一定是对的。因为用不了多久,就会发现要寻的那位茶客,他就坐在了对面,也是一壶茶,也是对着一天的雨,也是在不慌不忙地饮。那我会相信,这个季节的寻找,绝对没有错。
当然。我说的还是“如果”,其实我知道这样的寻找并不容易。江南的茶馆太多,单那些老字号的茶馆,到处都有。只要走过一家,说不准这一家就是百年老茶馆,说不准茶馆的主人就是第三代第五代传人。挂着那样古雅的招牌,摆着那样古雅的茶座,用着仿明或者仿清的精致茶具,播放着轻柔的江南丝竹,连里面递茶送水的男孩女孩也都模仿着旧时的模样。可是,我的感觉是走错了门,我寻找的并不是这种老茶馆。
也许,这有点惺惺作态。然而我要明说,我只是想到江南旧时的茶馆温习一下喝茶的气氛,温习从前的茶馆与人们日常的联系,温习一种骨子里的恒常的生活状态和调子。我希望有这样一座茶馆,当我坐进去后,就能看到这种生活状态与调子从人声和茶香中浮现出来。这座茶馆可能“老”,但它不招摇,不仿做,它绝对不会古雅和精致,它也不会有“老字号”那种搔首弄姿的感觉。它只是一座临河的普通房屋,瓦房或者草房都行,门前是长了一棵老槐树的,屋角是种了一丛栀子花的,窗子是朝着一条小河开的,河上是常常水汽氤氲的。茶馆就像家居,里面几张木桌和几条长凳,简单粗拙,由于常年摩擦,它们色泽暗红,木质沉着。使用的茶具,只是一些家常的碗和杯,不管是青瓷的还是紫砂的,都没有一点儿贵气。泡茶的壶,是那种很大的提梁壶,来了喝茶的,就从里面倒出一碗。不讲究什么名茶,本地的绿茶就行,泡得酽酽的,也可以泡这里产的山菊茶,或者炒麦芽、炒青豆,苦的、香的都好。茶馆的主人,就是屋子的主人,穿仿绸布的精神的男人与穿蓝印花布衫的精致的女人,但一样的是本分和厚道。他们开茶馆,但不能算生意,“来的不是客”,在这儿喝茶的都是他们的熟人,熟了几代,就像亲戚和家人一样热络和随便。这样的茶馆,说它什么时代的都可以,因为它没有时间标志。连茶馆的主人也说不出所以然来,因为每一天的日子与过去都没有什么区别,便是他们自己,与上辈人其实也没有不同。如此一座乡村里的茶馆,并不执着于它的“老”,它只是与时俱存,与生活同在而已。
在这样的茶馆里,江南乡村的生活表现出了它的最见人性情之处。来茶馆喝茶的人,自然是那些勤苦操劳日子的劳动者。他们必定天不亮起身,必定撑了船,从几里路或者十几里路外的村庄来到镇子里。天气还早呢,系好船绳,他们走进了茶馆。茶馆是他们亲切的老地方,喝一碗茶,他们的身子就滋润了,心情就踏实了,一天的日脚就有个清清爽爽痛痛快快的开始。喝茶是江南生活中的一个部分,它是日常的、世俗的。是与人们每天的劳作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要说这种日常化的喝茶有什么意义,那就是它使我们相信,这里的人,他们劳碌、辛苦的生活需要水来滋养和延续,而正是日复一日的喝茶,养成了他们生活中的好脾气、好性格,养成了他们与世无争、朴素温和的生存方式。走进这样的茶馆,我们就遇见了他们。在他们那润泽了的脸上,我们会发现生活像水一样的自然和常态,而他们也正是在如此自然和常态下劳作和过活,把日子打发得像喝茶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