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政治”还是“回归政治”——马克思与阿伦特政治哲学比较
定 价:32 元
当前图书已被 4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白 刚 张荣艳
- 出版时间:2015/12/1
- ISBN:9787214166043
- 出 版 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B712.59
- 页码:207
- 纸张:
- 版次:
- 开本:16K
本书在资本全球化和政治哲学重新兴起的今天,把马克思与阿伦特的政治哲学思想放置在西方政治哲学传统和资本逻辑全球扩张的双重背景中,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比较研究,在马克思和阿伦特政治哲学的互动中发掘和发挥他们对时代问题的“诊断”和批判精神,更加凸显了马克思和阿伦特政治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有助于推进国内政治哲学研究和政治实践的发展。
《"超越政治"还是"回归政治":马克思与阿伦特政治哲学比较》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白刚,山东昌乐人。吉林大学哲学学士,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博士,政治学博士后。现为吉林大学公共教学中心教授。已出版专著《瓦解资本的逻辑:马克思辩证法的批判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获长春市第四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论文获吉林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入选首届“吉林省新世纪人文社科优秀人才”,2012年获“长春市第五批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
作者的话
导言当代政治哲学的兴起:从马克思到阿伦特
第一章哲学与政治:西方政治哲学的主题
第一节何为“政治哲学”
第二节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理论与逻辑
第三节哲学与政治:必要的张力
第二章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中的马克思与阿伦特
第一节马克思与阿伦特政治哲学的不同路径
一马克思:哲学的“政治”实现
二阿伦特:政治的“哲学”实现
第二节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终结
第三节阿伦特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修正
第三章劳动、革命与自由:马克思和阿伦特政治哲学比较(上)
第一节劳动:“自由的”与“必然的
一马克思:必要劳动和自由劳动
二阿伦特:劳动、工作和行动胃
第二节革命:“解放”与“暴力
一马克思:革命是孕育新社会的“助产婆
二阿伦特:革命是创造真正自由的“公共空间
第三节自由:“个性的”与“公共的
一马克思:自由是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阿伦特:自由是公共领域之内的言行
第四章极权主义、公共领域与现代性:马克思和阿伦特政治哲学比较(下)
第一节极权主义:“根本之恶”与“平庸之恶
一极权主义与“根本之恶
二极权主义与“平庸之恶
第二节公共领域:“人类社会”与“私人领域
一阿伦特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
二马克思的“人类社会
第三节现代性:“人的异化”还是“世界异化
一现代性的本质:从“资本统治”到“技术控制
二现代性的危机:从“人的异化”到“世界异化
三现代性的超越:“政治生活的复归”还是“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五章当代西方政治哲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与阿伦特
第一节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的主要思潮
一自由主义:平等的政治——以罗尔斯为例
二社群主义:共同体的政治——以桑德尔为例
三共和主义:程序的政治——以哈贝马斯为例
第二节马克思政治思想对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批判与超越
一“财产的社会化”还是“财产的平等化”:马克思与自由主义
二“真实的共同体”还是“虚假的共同体”:马克思与社群主义
三“革命的民主”还是“程序的民主”:马克思与共和主义
第三节阿伦特政治思想对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反叛与回归
一“积极自由”还是“消极自由”:阿伦特与自由主义
二“个性显现的共同体”还是“身份认同的共同体”:阿伦特与社群主义
三“古典政治”还是“现代政治”:阿伦特与共和主义
第六章资本全球化对马克思与阿伦特政治哲学思想的挑战
第一节全球性抽象:资本全球化的实质
第二节超越资本的逻辑:马克思对全球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一全球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幽灵”的回归
二全球资本主义批判:马克思主义的当代生存空间
第三节后极权主义时代:阿伦特对全球资本主义的政治哲学沉思
一从“极权主义”到“后极权主义”:全球资本主义的经济一技术控制
二从“代议制民主”到“议事制民主”:全球资本主义政治的自我驯服
结语当代政治哲学的走向:从阿伦特到马克思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阿伦特政治哲学述评
附录二作为“第一哲学”的马克思政治哲学
后记
版权页:
也就是说,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实际上是要求把握政治与经济的内在关联,详尽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矛盾和暂时性,通过对现存世界的无情批判来推进社会的实际变革,从而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建立“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对此,英国著名政治哲学家柯亨指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是一种旨在用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在此意义上,马克思的《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就是马克思的政治哲学。而马克思的政治哲学追求的是“哲学的政治实现”,在根本上是一种具有强烈现实关怀的“反政治的政治”——超越政治。
应该说,马克思是最早用“经济”来说明“政治”问题的思想家。对此,恩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在这一意义上,沃林指出马克思找到了现代政治的经济根源,并在“经济”中开发“政治范畴”,这才是马克思“关切之事”;克罗波西认为马克思的梦想“不是将正义和政治社会消溶于哲学中,而是消溶于合理的经济学中”。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资本论》和马克思其他经济学著作,本质上是革命的政治经济学,是对资本主义自我毁灭条件的考察。因此说,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实质就是“政治经济学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