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信托》分专题、案例、讲座三部分,分别介绍了:现代信托的功能与应用——兼论中国信托业的理性回归;九问中国信托业;信托公司业务与信托产品;我国基金型信托现状、特点及展望;信托的中国价值等内容。
《资本:信托》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高端读本,由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担纲学术支持,由中国发展出版社连续出版。本连续出版物立足学术前沿,关注现实热点,兼容理论性和实用性,并包国际视野与中国特色。欢迎业内人士赐稿。
专题
现代信托的功能与应用——兼论中国信托业的理性回归
九问中国信托业
信托公司业务与信托产品
我国基金型信托现状、特点及展望
案例
房地产信托融资的主要模式及其案例
讲座
信托的中国价值
关于进一步完善信托立法的意见
版权页:
插图:
(2)后信托法时期:“营业信托”主导的信托实践
规范的信托实践活动真正在我国的出现和兴起,是在2001年《信托法》颁布实施之后。我国的信托实践是从营业信托开始的。而且,到目前为止也是以营业信托为主导的。由于信托并非我国的传统,加之法律上引入信托制度的时间不久,信托的观念尚未普及,人们对信托的认识还很欠缺,因此,民间非营业性的信托活动在我国的兴起尚需时日。相反,2000年以后,我国完成了对信托业的全行业清理整顿,整顿后的信托业定位于“主营信托业务的金融机构”,而适时颁布的《信托法》正好为信托业从事营业信托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出于经营的需要,营业信托率先在我国登上历史舞台并得到发展,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我国现有的制度框架内,营业信托采取特许制度,并被纳入金融业务范畴加以监管。《信托法》颁布后,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公布执行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1]101号文),该通知明确:由国务院法制办根据《信托法》第4条的规定,负责制定《信托机构管理条例》,对信托机构从事信托活动的事项作出具体规定;在国务院制定该条例规定之前,由中国人民银行(其金融监管职责现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承担,下同)、中国证监会分别负责对信托投资公司(2007年以后,中国银监会统一将“信托投资公司”名称改为“信托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等机构从事营业性信托进行监督管理,并由这两类监管机构根据《信托法》制定有关管理办法执行;未经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批准,任何法人机构一律不得以各种形式从事营业性信托活动,任何自然人一律不得以任何名义从事各种形式的营业性信托活动。据此,我国目前从事营业信托活动的金融机构有两大类:一类是信托公司,属于“信托综合店”,根据《信托法》和中国银监会制定的《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营业信托活动;另一类是基金管理公司,属于“信托专营店”,根据《信托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和中国证监会制定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只能开展公募的证券投资基金信托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