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屯堡:民间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综合采取文学、史学、文献学、社会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书面文本分析与口传文学收集并重,将文献史籍检索和田野调查相结合,对屯堡区流行的各种民间文学、文化活动进行尽可能完整的记录整理。
朱伟华,女,江苏无锡人,1954年生。北京大学文学硕士,南京大学戏剧学博土。现任贵州师范大学教授,文学·教育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文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兼职博士生导师,省管专家。主持两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戏剧艺术》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获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贵州省哲社优秀成果一等奖、贵州省政府文艺理论一等奖。获“全国优秀教师”、“贵州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等称号。
绪论
第一章 屯堡区的形成及鲍屯水文化探考
第一节 黔中屯堡文化形成概略
第二节 鲍屯村落自然人文生境
第三节 鲍屯水利工程及水文化探考
第二章 文化比较视野下的屯堡山歌
第一节 屯堡山歌的独特表现及功能
第二节 时空流变中的山歌展演
第三章 蕴含丰富文化符码的西路花灯
第一节 西路花灯的产生、流变及发展
第二节 东路花灯与西路花灯形态差异的形成及原因
第三节 西路花灯蕴含的丰富文化符码
第四章 作为文化传承支柱的屯堡地戏
第一节 社区仪式剧与神圣空问
第二节 地戏体现的价值观及类型特点
第三节 地戏与屯堡区的共生关系
第五章 汉族与布依族文化交融的奇观
第一节 布依村寨里的翰墨飘香
第二节 布依酒歌中的汉儒辞章
第三节 如今布依人,当年汉大将
第六章 从文化生态差异看传统文化教育
第一节 “布依地戏”与“屯堡地戏”之比较
第二节 同源异流的“穿青人”与“屯堡人”
第三节 同奉“五显神”背后的信仰差异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后记
一、关于鲍屯的建屯时间
所见有关鲍屯建屯的记载:
材料1:《鲍氏家谱》:“始祖鲍公,讳福宝,原籍南京直隶省徽州府歙县新安卫塘越村人氏。”“于大明洪武二年调戍贵州都司普定卫军。予始祖福宝来守此土,素裕堪舆,观风问俗于黔中,得一邑焉。询其名。则曰:杨柳湾筲箕凹。其所由来者旧矣。览其形则地极壮丽,脉甚丰饶,狮象把门,螺星塞水,文峰玉案,森然排列。人之杰者地亦灵,于是乎得其所哉。越我清太祖膺命四方来,王因而改卫设县,置堡安屯,故先取名日永安屯……宗族子姓群相聚集,又更地名日鲍家屯焉……时在道光十年,岁在庚寅忙月下浣,裔孙成贤希圣手著。民国十九年在庚外午,蒲月中旬十八世孙文阑故书。”①
材料2:《续修安顺府志·安顺志》第四卷《氏族志》:“鲍姓原籍江南徽州府歙县新安卫唐越村太和舍。明洪武二年(1369),始迁祖鲍福宝因调北征南入黔。封振威将军。卜居安顺永安屯,即今鲍家屯。”②
材料3:《鲍家屯村简介》(2007年8月13日):“鲍屯村始建于大明洪武二年(1369),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拉开了‘调北征南’的军事行动序幕,当时,鲍屯村的鲍氏始祖鲍福宝系军官职都司,奉命随征南将军傅友德率所部官兵与江、汪、许几姓始祖所部一同征南,征讨南方诸蛮,历时十余载,以诸蛮败降而结束征南战争……由于鲍屯村鲍氏始祖鲍福宝善于观风水宝地,就此繁衍子孙后代,并在鲍屯创建了军转农的基地。”
材料4:清安顺知府常恩纂《安顺府志》(咸丰元年刊行),在记录普定县辖屯堡时说:“县附郭,旧卫管五十军屯。今分四里,永丰、江靖、奠安、忠兴是也。又有定上、定下,共六里。”其中“江靖里”又分为上、中、下,在“江靖里下”所辖九屯中就有“鲍家屯”。
材料5:《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第一章第二节“建置”中说:“清康熙二十六年(1671)改安顺军民府为安顺府,其建置一直延续到清末。”“中所屯、鲍家屯、水桥屯(今大西桥)……属江靖里下。”“民国六年(1917)全县分为9个区。梁简屯(今小屯)、鲍家屯、水桥屯……均属第一区所管辖。”“民国二十一年(1932)省政府调整区划,设十个区。第十区区公所设在永兴镇(今石板房),下辖麒麟乡(今中所)……永安镇(今鲍屯)……”①
材料6:课题进展中进行的鲍屯田野访谈:“鲍屯村也就是明清两代形成起来的,五六百年的历史。当时来的时候有四姓,排序是江汪许鲍,根据当时的人口、势力、经济力量、家族力量等等来排的,许姓后来搬到吉昌屯去了,过去还曾有‘江家江大户’之说。后来经过一些历史变迁,人口比例出现了变化,有消有长,就形成了现在的差别,现在是鲍姓占主要了。”(被访人之二汪正礼)
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发现,因为《续修安顺府志》是20世纪30年代编撰的,材料2、3指认鲍屯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应都源自材料1即道光十年所修的《鲍氏家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