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年度发展报告.2015
定 价:43 元
- 作者:孟宪生, 客洪刚主编
- 出版时间:2018/1/1
- ISBN:9787040489415
-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G641
- 页码:240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K
该报告全面、客观地反映201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全貌,为科学把握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实际,宣传、交流和推广其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主张,进一步增强教学整体水平提供了参考。基本素材主要来自于全国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教育部直属高校、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改革材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计划”入选和培育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5年度影响力人物教学方法改革的先进经验。另外,报告中也包括对部分高校实践调研和文献系统梳理的成果。
2015年是中央顶层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一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从七个方面阐述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7月,中宣部、教育部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制定并印发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指出了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重点建设内容。其中,强调要积极培育和推广优秀教学方法,选取若干所高校建立教学改革试验基地,统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建设;依托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教学方法改革建议,鼓励创新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完善项目遴选、培育和推广机制;积极推进专题教学,构建重点突出、贴近实际的教学体系;探索网络教学试点,开发在线课程,推进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建立覆盖面广、代表性强的教学方法改革信息库。9月,中宣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就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提出了总体要求和主要措施。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重要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要求,各地各高校不断总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规律,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从不同层面和角度继续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在增强教育教学实效性上取得了显著进步。
本年度报告素材除了来自各地各高校报送的“择优推广计划”、“年度影响力人物”、经验交流会议、课题组调研等方面的材料、相关媒体公开报道的信息以外,编写组还吸收了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
第一章 201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年度进展综合报告
一、2015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总体进展
(一)贯彻落实《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
(二)纵深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三)强化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四)扩展共享网络信息资源
(五)深入探索“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模式
(六)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教学方法改革成效明显
二、2015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特点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制度逐步推行
(二)学生自组织的课程参与模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果出版发行
(四)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初见成效
(五)根据各门课程特点有针对性地探索教学方法
三、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展望
(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课堂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三)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论研究
(四)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
(五)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素养建设
附录201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大事记
第二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理论研究年度发展报告
一、本年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的特点
(一)从“以学生为本”到“基于学而设计教”
(二)新媒体新技术的研究日趋深入
(三)实践教学研究异彩纷呈
(四)注重教学方法研究的系统整理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若干基础理论研究
(一)教学理念的深化和拓展
(二)教学方法创新要正确处理的若干关系
(三)教学方法创新存在的问题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一)分众(分类)教学模式
(二)研究型教学模式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四)立体课堂教学模式
(五)“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具体教学方法研究
(一)问题式教学
(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三)案例式教学
(四)情境教学法
(五)隐性教育法
(六)其他教学方法
五、新媒体新技术与教学方法融合
(一)新媒体新技术对教学方法创新的意义
(二)慕课(MOOC)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挑战和启示
(三)微信、微电影等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
(四)大数据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研究
(一)对习近平总书记语言风格的研究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话语权研究
(三)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转变
结语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年度报告
一、“择优推广计划”实施以来人选项目总体情况分析
(一)基本覆盖各类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与实践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受到更多重视
(三)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入选比例提升
(四)往年培育项目入选比例高
(五)入选项目中211、985重点建设高校所占比例较大
(六)地区覆盖越来越广,但分布相对集中
二、2015年度“择优推广计划”人选项目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与实践
(一)大理大学:“学生骨干宣讲法”教学模式
(二)浙江大学:“七个结合”教学模式
(三)西藏民族大学:民族高校“两个转化”教学模式
(四)上海海洋大学:“阶梯课堂”教学模式
(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题”返乡调研式实践教学模式
(六)河北科技大学:“5+1”主题实践教学模式
(七)昆明理工大学:“六位一体”教学模式
(八)西南财经大学:课程目标达成度教学模式
(九)泰山学院:生活化实践教学模式
(十)辽宁大学:“学生团队参讲式”教学模式
(十一)上海大学:“项链模式”教学模式
(十二)华中师范大学:“四位一体”教学模式
(十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十四)北京化工大学:“微”实践教学模式
(十五)北京科技大学:立体化教学模式
(十六)山东大学:“科技与人文面对面”教学模式
(十七)西南交通大学:“对话一反思”教学模式
(十八)石河子大学:民族地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综合改革
(十九)东北大学:“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教学方法改革
三、2015年度人选项目特点分析
(一)强调学生参与
(二)重视实践教学
(三)多课并进与单课突进相结合
(四)多有前期良好的理论探讨和实践
(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进行方法论反思
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5年度影响力人物教学特点报告
一、2013-2015年度影响力人物总体情况
(一)2013-2015年度影响力人物群体特点
(二)2013-2015年度影响力人物教学特点
二、201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人物教学特点
(一)教师人格的魅力影响
(二)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三)教学理论的实践深化
(四)网络媒介的辅助教学
(五)教学模式的多位融合
附录1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5年度影响力人物推选工作的通知
附录2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5年度影响力人物推选结果的通知
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年度报告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理论研究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概念界定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特点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功能和作用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案例
(一)信阳师范学院:“德育五个一工程”实践教学模式
(二)深圳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探索与创新
(三)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学习、学生社团、实践基地为主的实践教学
(四)北京舞蹈学院:“4+1”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取得的成绩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三)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问题的对策建议
第六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素养建设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素养的基本构成
(一)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素养的总体要求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素养构成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素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想素养
(一)职业意识素养
(二)职业精神素养
(三)职业理想素养
(四)职业理念素养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论素养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素养
(三)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素养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道德素养
(一)旗帜鲜明的政治方向素养
(二)立德树人的责任意识素养
(三)深邃的学术魅力和高雅的人格魅力
(四)严谨廉洁的教学风气
(五)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
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能力素养
(一)贯穿始终的教学教导素养
(二)高效全面的管理组织素养
(三)快速及时的预测应变素养
(四)与时俱进的科研创新素养
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展性素养
(一)信息素养
(二)心理素养
(三)审美素养
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素养的培育
(一)组织培训
(二)同行交流
(三)自主学习
附录 2015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部分文章
后记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年度发展报告(2015)》:
(五)根据各门课程特点有针对性地探索教学方法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逐步向科学化、精细化发展,各高校在总体探索教学方法改革的理念、模式和技术的同时,对每门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也逐渐增多。
第一,根据不同课程功能突出教学方法的运用。“05方案”对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进行了精准的定位。每门课程的开设有其独特的价值功能。在教学方法探索中,各高校教师能够从课程本身所承担的任务出发,通过抓好一门课程到抓好每门课程,合力促进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强调基础理论的把握,在教学方法中多注重经典原著的阅读和学生主题式研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关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价值观的塑造,教学方法多采用学生的自我分析和自主调研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历史观,在教学中抓住历史进程的主线,体验式教学更利于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注重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培养学生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多采用案例法、对比法、辩论课堂等形式。实践证明,每门课程只有紧扣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学方法改革的作用。
第二,每门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都体现了综合性。教学方法的综合改革最终是要落实到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这种综合性也要根据课程之间的差异性而有所侧重。如浙江大学根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特点,构建了以“七个结合”为主体的综合改革体系。即:一是学习主体实行学生自主学习与团队学习相结合;二是教学团队实行校内教师与校外党政干部相结合;三是教学内容实行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四是教学形式实行专题讲座与案例教学相结合;五是教学方式实行大班授课与小班讨论相结合;六是考核方式实行过程考核与目标考核相结合;七是考核主体实行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三、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展望
近年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在教育部的大力倡导下,全国各地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5年,《创新计划》的制定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了方向,也对教学方法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课堂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重中之重。各地各高校已开始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一是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行深入学习研究。教师对理论的入脑人心是夯实教学基础的重要前提。在学习中,既要注重对讲话精神理论高度的整体把握,又要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际,以及当前经济社会发展1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分析讲话精神的具体观点和重要论断。二是找准结合点是推进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核心。要把讲话精神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要把讲话精神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三是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学生们的认知特点和思想困惑相结合,呼应大学生学习生活、思想成长中的实际问题。四是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真正入脑人心。建立多个平台、多种载体,通过鲜活生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利用学生常用的传播媒介,将讲话精神扎根于学生日常生活之中。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05方案”实施的1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学科支撑。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新要求,也从多方面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内涵。2015年10月,在“学习贯彻《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座谈会”中,与会专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顾海良指出,《创新计划》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的高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提出了发挥学科“支撑”和学科“引领”作用的新要求,进一步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新视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其他学科一样,也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也要加强学科的自我规范、自我完善,保持和提升学科建设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学术性。因此,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最根本的就是要把学科自身建设好、发展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