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 |
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
金秋十月,丰收的田野金穗飘香,满山的红叶遍染山岗。在这丰收的季节,第十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在太原理工大学胜利召开,这是全国英语写作与教学界的一次盛会,来自美、英、德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140多所高校的60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研讨会并就当今二语写作的热点问题分享成果、展开讨论。 乘本次研讨会的东风,《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编辑人员从会议提交的大量论文中,遴选高质量的论文辑成第三辑,作为“中国英语写作与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的纪念专刊正式发行,作为一个窗口,展示国内二语写作研究的现状与盛况。 《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第三辑分不同栏目将新研究成果呈现给广大读者。 理论视角栏目介绍了认知失调理论在写作研究中的应用和互文性对英语学术素质培养的意义。国内鲜见关注写作过程中的认知失调的相关研究,对认知失调理论的关注有利于了解学习者的写作训练过程,而探讨互文性对培养中国语境下学习者的英语学术素质有诸多益处。 综述研究栏目从二语写作过程、二语学术写作文献引用与二语写作过程中的同伴协同研究等视角对相关研究进行评述。通过探讨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梳理研究重点与难点,指出研究空白和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有利于读者快速掌握相关领域的发展态势。 教学研究栏目从多个角度切入探讨课堂环境下的写作教学与研究,包括大学英语教材与教学中的写作、二语写作策略的类型与特征、写作者动态身份和写作意识等。通过分析学习者对教材中写作部分整体评价,可以看出英语教材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辅助作用,其中包含教材对学习者写作策略的培养,而学习者的写作策略也与其写作动态身份有密切关系,写作策略的培养也有利于改善学习者的写作意识。 新秀论坛为青年教师和硕、博士研究生特设栏目,为青年学者的学术发展搭建平台。该栏目本期论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中国和美国的英语硕士论文中的连接词使用情况,发现中国学习者连接词使用频率过多,倾向于句首使用连接词,而在高频词的使用上与母语使用者大致相同。 以上栏目各有侧重,各具特色,从写作理论到写作实践,从实证研究到综述研究,从写作教材研究到作者研究,多方位、多角度地切入写作研究新领域。多位文章作者为国内知名学者,对写作研究有独到的见解。他们了解写作研究新发展趋势,谙熟研究方法和研究规范,为我国二语写作研究的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文章值得品鉴。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