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阅文学馆:巴黎圣母院》也许为中世纪艺术开辟了真正的前景;而对中世纪这一辉煌艺术,至今有些人还不甚了了,更糟糕的是还有人不屑一顾。作者甘当此任,但是他认为这一任务远远没有完成。他已有多次机会维护我们的古老艺术,高声揭发种种亵渎、毁坏和玷污的行为。今后他还要乐此不疲。他责无旁贷,要反复强调这个问题。他一定要反复强调。学院派那些主张打倒偶像的人,越是疯狂地攻击中世纪建筑艺术,他越要坚持不懈地起来捍卫。因为,中世纪的建筑艺术落入什么人手中,今天无知的工人又是如何抹灰刷浆,胡乱对待这一伟大艺术的遗迹,叫人看着实在痛心!`我们这些聪明的人,眼睁睁看着他们胡来,站在一旁仅仅嘘几声,这真是莫大的耻辱!`这里讲的情况,何止发生在外省,还天天发生在我们家门口,我们窗户下面;天天发生在巴黎,发生在这个大都市,这座文化名城,这个新闻、言论、思想自由之邦。在要结束这篇“说明”的时候,我们不禁要举出几例,来说明他们就在我们眼皮底下,就在巴黎艺术公众的眼皮底下,全然不顾别人的谴责,每天都策划、讨论、开始并继续破坏文化的行径,而且心安理得,尽量干得漂亮,简直胆大包天,令批评家们瞠目结舌。大主教府拆除了,这座邸宅并不美观,倒还不算作孽,可是一股脑儿也把主教府拆毁,殊不知这是十四世纪遗留下来的珍贵古迹,热衷于拆毁的建筑师根本不懂得加以识别。他们良莠不分,一并铲除。现在又有人议论要拆毁精美的万森小教堂,拆下的石料用来建造什么连道迈尼都不曾需要的堡垒。一方面不惜工本,加紧修复波旁宫那个破玩意儿;另一方面却任凭秋分的狂风肆虐,扫荡圣小教堂美轮美奂的彩绘玻璃窗。屠宰场圣雅各教堂的钟楼四周,前几天又搭起了脚手架,说不准哪天早晨,就要挥舞镐头了。事有凑巧,一名泥瓦匠在司法宫那两座威严的钟楼之间盖了一间小白屋。另一名泥瓦匠又去阉割圣日耳曼草地,那可是有三座钟楼的封建时代教堂。毫无疑问,还会有一名泥瓦匠,要夷平圣日耳曼-欧塞鲁瓦王家教堂。所有那些泥瓦匠都自称是建筑师,由省政府或国库来支付报酬,他们还穿上绿色礼服,而所干的事,无非是以冒牌的风格损害真正的风格。就在我们写这篇“说明”的时候,这种景象多么可悲啊!`他们当中的一个人正掌握土伊勒里宫;另一个人对着菲利贝·德洛姆劈面砍了一刀,这位先生也不知人间有羞耻事,硬让他那低矮蠢笨的建筑,横卧在文艺复兴建筑物这面挺秀的门脸之前,这当然不能说是一件无足挂齿的丑闻!
古今中外,各个知识领域中的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就是经典。可以说,进入“世界文学名著百部”的这一百部书,是经过几代编者和读者遴选的结晶,不仅具有典型的代表性,而且其受欢迎的程度也自不待言。但作为推荐书目,有两点还须说明:
其一,重要性。对人的教育,特别是在青少年时期,不仅仅来源于教师和家长的伦理说教,还来源于对社会事件和人类活动的认知和接受。作为智育和德育教化的辅助手段,优秀的文学作品能起到教育的作用。这也是教育部为中小学“语文新课标”选定百余部中外优秀文学作品作为必读书目的宗旨。文学作品是通过艺术形式和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它犹如一面镜子,对开启人的心智,选择人生取向,都具有参照价值。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能达到汲取精神力量的效果。在心灵被触动的刹那间,人的思想和品格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从而不由自主地提高了自身的道德修养,充盈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正如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
另外,作为精神享受或娱乐的一种方式,阅读也是生活的高雅选择。再则,阅读对于提升人的文化素质和语文能力的作用不容小觑。
其二,必要性。我们编选的这套书,多是译坛新秀的重译本,有人可能说,一遍遍地重译,意义不大。这种论调完全是对翻译文化发展规律和实际缺乏认识的一种偏见。众所周知,世界各民族语言之间的翻译文化活动已越千年,中国开始大量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的历史亦逾百年。各国彼此互译文学名著不仅成为翻译文化交流的重要史实,也已成为翻译文学不断繁荣的象征。一部文学名著在某种语言或几种语言的译本超过百种的,如今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尽管中国目前还没有达到这个数量,但有几种译本乃至几十种译本的现象已经不少见。随着中国翻译文化的迅速发展和时间的推移,译本愈来愈多将是大势所趋。
别说是不同语言的异域文化,就是本民族古代文化典籍的现代.语言译本不也是层出不穷吗?《论语》《老子》《庄子》等的白话文译本何止百种?
外文译本的不断推陈出新并不意味对前人翻译成果的否定或贬低,而是在前人的基础之上,用更贴近时代的语言重新表达。试问,现在的年轻读者还能去看上个世纪初的林译小说吗?五四时期用白话文翻译出版的外国文学名著,现在人们读起来也会觉得很拗口。甚至大文豪鲁迅、郭沫若的译文现在读起来,有时也令人皱眉头。
任何一种语言都会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展,而文学作品是反映时代的定型产物,它只能作为文化遗产而存续下去。对于一部外国文学作品,如果二三十年没有出现新的译本,前人的译本都会在不同程度上缺乏语言当下的时代感,就会出现翻译文化滞后于时代发展的状态。文学翻译不是一枝独秀的花坛,而是百花争妍的园圃,万紫千红应是它的本色。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第十卷
第十一卷
《众阅文学馆:巴黎圣母院》:
大早晨,男女市民不管是居民还是店主,统统锁上房门,从四面八方涌向上述这三个地点之一。有的看篝火,有的喜欢五月树,有的偏爱看圣迹剧。话说回来,巴黎的闲人们是自古以来就很有见识,大股的人流直奔篝火而去,因为眼下烤篝火正合时令。要不那就去看圣迹剧,演出圣迹剧的司法宫大厅有屋顶和墙壁门窗,足可以御寒。大家都不谋而合,让那棵可怜巴巴、着花不多的五月树在勃拉克小教堂公墓内,在一月的天空下独自瑟嗦。
老百姓们涌入通往司法宫的各条大街,因为他们都知道,前两天抵达的弗兰德使节们也打算观看圣迹剧,并且还列席了同在大厅举行的胡闹王选举。
这座大厅当时号称世界大厅之最,那一天谁要是挤进去实在是不容易。守在窗口的好奇者们望见宫前广场上那万头攒动,恰似一片汪洋。五六条大街如河流的出口,每时每刻都把后来者投入人海。形状不规则的广场如水池,四周屋宇的墙角突出却又如海峡伸入大潮大海,而人流的波涛越加汹涌澎湃,撞击着这些岬角。司法官高大的哥特式建筑中央有座大阶梯,人流分为两股,不断川流。人潮在中间的台阶底下被劈开后,又汇成壮阔的波澜沿着两侧的坡道滚滚而扩散。总而言之,大阶梯一如百丈瀑布,片刻不停地倾入广场这个大湖中。喊声,笑声,千万双脚的跺地声轰轰隆隆,惊天动地。这一片喧嚣不时加剧,涌向大阶梯的人流又不时折回来,乱成一团。这原来是一名弓箭手出头来干涉。要不就是京兆尹手下的捕快骑马冲出来要维持秩序。这差使由京兆衙门传给都督府,再由都督府传给兵马司,又由兵马司传给今日巴黎的巡警大队,这可是出色的传统。
又见成千上万安静诚实的市民们在各自的门口,窗口,天窗口,屋顶上伸头探脑,在观望司法宫和那嘈杂的人群,其实倒也别无他求。因为直至今天,巴黎许多人十分满足于观看看热闹的人群本身形成的热闹场面,而于一堵墙背后发生的什么事情,更使他们兴味。
我们生活在一八三○年的人如果有可能凭借想象混入十五世纪巴黎人的中间,与他们一起儿拉来拽去,摩肩接踵,挤入这个在一四八二年一月六日变得窄小的大厅里,我们看到的场面一定有趣,不乏魅力。我们周围的一切虽都古老,但对我们来说反而显得十分新鲜。
假如读者同意的话,我们邀请他试着想象他与我们一起挤在穿着罩衫、半截衫和短袄的嘈杂人群中,跨越大厅的门槛时,会有什么感受。
首先是耳际响起的轰鸣,眼花缭乱。在我们的头顶上是木雕的贴面,漆成天蓝的色调,饰以金色百合花图案的双行尖拱圆顶;在我们脚下是黑白两色相间的大理石地面。离我们几步远的地方,有一个巨大的柱子,稍后又是一根巨柱,一根接一根。大厅的纵向共有七根柱子,支撑着那双行尖拱在横向正中的落点。前四根柱子的周围摆设着杂货摊,出售闪闪发光的玻璃器皿和金属的饰片;后三根柱子周围放着的是橡木板凳,早就被诉讼人的短裤和代讼人的长袍给磨平蹭光。大厅的周围,缘着高高的外墙,在门与门之间,窗户之间,柱子之间,矗立着从法拉蒙起的历代法国国王的雕像,排着看不见尽头的行列,其中闭目垂臂的憾王,也有昂首朝天,高举两臂的武勇斗狠的君主。尖拱长窗上镶着的是五光十色的玻璃;宽敞的出入口装着华丽的精雕细琢的门扉。这一切,拱顶、柱子、墙壁、窗框、护板、雕像,自上至下无不涂上了辉煌的天蓝色和金色。这金碧交辉之色,比当年已有点暗淡了,后来到君主纪元一五四九年时,杜勃雷尔遵循传统依旧在大加赞美之时,其实已满面灰尘,埋在蜘蛛网之下了。
现在请诸位想象一下,在这一月份惨淡的阳光映照下,一股五颜六色、吵吵闹闹的人流一下子涌进这个宽敞的长方形大厅,沿着墙壁蠕动,围着柱子打转转。至此,诸位很可能对我们将要进一步描述其有趣细节的画面,想必已有一个笼统的印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