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文学大师典藏:夜颂》:诺瓦利斯是德国18—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抒情诗代表作有《夜之赞歌》(1800),《圣歌》(1799)等。他还写过长篇小说《亨利希·封·奥弗特丁根》,书中以蓝花作为浪漫主义的憧憬的象征,所以他又被称为“蓝花诗人”。《夜颂》收录了作者的诗歌和断片。断片是诺瓦利斯作品中的精华,集中体现了他惊人的、与众不同的哲思妙语。这些内同涉猎数学与自然科学、医学与灵魂学、语言学与艺术、国家学与人类学、宇宙学与宗教等。诺瓦利斯关于以上诸领域的思考,是他留给世人zui宝贵的精神财富。
“德国文学大师典藏”收录德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五位作家的作品,包括里尔克唯yi的小说《布里格手记》、代表作《新诗集》;特拉克尔的代表作《梦中的塞巴斯蒂安》,荷尔德林zui重要的作品《追忆》;德国浪漫派代表人物诺瓦利斯的《夜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唯yi能够代表“古老的、真正的、纯粹的、精神上的德国”作家黑塞的诗集《黑塞诗选》等。
作者:(德)诺瓦利斯,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著有长篇小说《亨利希·封·奥弗特丁根》,书中以蓝花作为浪漫主义的憧憬的象征,因此诺瓦利斯也被称为“蓝花诗人”。其抒情诗代表作有《夜之赞歌》(1800),《圣歌》(1799)等。
译者:林克,1958年4月生于四川南充。先后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法德语系和北京大学西语系。主要从事德语诗歌翻译。主要译著有:《死论》《爱的秩序》《杜伊诺哀歌》《梦中的塞巴斯蒂安》《追忆》。
花粉
朋友,这是一片贫瘠的土地,我们
必须广撒种籽,却只有平常的收获。
001
我们到处寻找绝对物(dasUnbedingte),却始终只找到常物(Dinge)。
002
用声音和笔画命名是一种令人惊叹的抽象。四个字母为我标明上帝(Gott);几笔就能表示百万事物。以此驾驭宇宙何等容易,灵的世界的同心性又何等直观!语法乃是灵的王国的动力学。一个祈使语可以调动千军万马;“自由”一词可以驱策各个民族。
003
世界之国是躯体,美的世界、愉悦的世界赋予它灵魂。前者是后者的必要的器官。
004
学徒期适合于诗的学子,研修期则适合于哲学的学子。科学院应该是一个纯哲学机构:只有一个学科;整个机构的功能在于激活并有目的地训练思维能力。
005
在首要意义上,学徒期就是学习生活的艺术。人们通过循序渐进的尝试,去了解这门艺术的原则,掌握按这些原则随意操作的技巧。
006
我们永远不会完全相互理解,但是我们将会并能够远远超过相互理解。
007
某些阻碍好比吹笛者的指法,他时而按住这个笛孔,时而按住那个笛孔,以便奏出不同的音符,他仿佛随心所欲地串通了发音和不发音的笛孔。
008
幻想与真理的区别在于二者生命功能的差异。幻想靠真理存活;真理则存活于自身之中。人们像消除疾病一样消除幻想,所以,幻想无非是逻辑上的失火或熄火、狂热或平庸。前者通常导致思维能力的明显欠缺,只有靠一系列强度递减的兴奋剂和强制手段,才能弥补这种欠缺。后者则往往转化为一种虚张声势,其危险的革命倾向,只能用一系列越来越强硬的暴力手段加以扼制。只有经过长期的、严格的治疗才能改变这两种症状。
009
我们的整个感知能力类似于眼睛。客体必须通过完全不同的媒质,才能完好地出现在眼球上。
010
经验是对理性的检验,反之亦然。实践家常常批评纯理论在应用上的不足,但这种不足反而出现在对纯经验的理性应用上,对此,真正的哲学家已有足够清楚的认识,不过他们明白这种结果的必然性。实践家因此全面抨击纯粹的理论,却未料到下面这个问题恐怕绞尽脑汁也难以回答:“是理论为了应用,还是应用为了理论?”
011
最高的即最易懂的、最近的、最必要的。
012
奇迹与自然规律的作用是相互交替的:它们互相制约并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它们通过相互取消而合而为一。没有自然事件就没有奇迹,反之亦然。
013
自然是永久占有之敌。它按既定的法则摧毁一切产权标记,消除一切所属记号。地球属于每一代人;每个人都拥有对一切的权利。先辈不能因这种偶然的长子继承权而享受优先——所有权将在特定的时代消失。导致改良和恶化的条件是不可改变的。但如果身体是一种财产,我只能靠它获得做一个积极的地球公民的权利,那我就不能以损失这个财产来损害自己。现在我不过失去了这所贵族学校的学籍,我将进入一个更高的团体,我喜爱的同学会随我而去。生命是死亡的开端。
014
生命是为着死亡的。死亡同时是终结和开端,同时是分离及更亲近的与自我结合。还原靠死亡来完成。
015
哲学也会开花,那便是思想,人们从不知道,思想该称作美还是机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