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是建筑名家黑川雅之的日本审美文化集,是探究中日同源的审美意识,解读日本文化的精神底色,深刻凝炼东方美学,理解东西方差异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面对扑面而来的近代西方思想和美学理论,作者立足东方美学价值观,以“微、并、气、间、秘、素、假、破”八个汉字为切入点,从建筑、设计、能乐、绘画、器物、服饰、文学、社会文化、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深刻挖掘深受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影响的日本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日本文化的精神底色,理解了审美意识,就理解了日本文化背后的隐秘逻辑,及其在现代美学功能意义上的合理性。
《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是探究中日同源的审美意识,解读日本文化的精神底色,深刻凝炼东方美学,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
.以“微、并、气、间、秘、素、假、破”八个汉字为切入点,从建筑、设计、艺术、文化、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多角度呈现东方美学之魂。不仅阐释了日本设计、日本建筑、日本文化之血脉,更是我们东方人原始情感被推衍、转化为智识的珍贵美学总结,呈现出与西方世界观完全不同的东方思想。
在日本,小到服饰、器具、家居,大到宗教、建筑、绘画、能乐等,乃至社会组织及关系中,无不透露着独特的审美意识。
三宅一生将和服进行改造,仅用一块布,就体现出“素”的神髓——还原真我;惯用隔扇和移门的日本民居神似汉字“间”,同时呈现出“秘”之美感;为人钟爱百年的镶金箔屏风与漆器,其美学源流与《阴翳礼赞》相通……审美意识是日本文化的精神底色,理解了审美意识,就…..理解了日本文化背后的隐秘逻辑,及其在现代美学功能意义上的合理性。
从古至今,位于世界zui东端的岛国日本,不仅受到了中国大陆各个时代的不同影响,并且在大海的怀抱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尽管如此,这种文化始终都是被中国的思想之影深深地笼罩着。
结 语
探寻审美意识,最初源自“艺术是什么”的问题,整个过程我在这里暂且省略不议。但是,正如“艺术是内心的告白,是对外的发问”一样,这种探寻对我自己来说则是需要求得一个感觉上的结论,那就是“美究竟是什么”的自我解剖和探寻,这也是开始这项研究工作的主要目的。
没想到这项工作能够给我带来很多很多意外的发现。首先,是发现日本人并没有自己的哲学、宗教和民族风格,也缺乏西方人心中那样的、以上帝为中心的绝对价值观。日本人拥有的,是整个身体对美的敏锐感觉,并以此作为生存的基本标准。日本人不仅是用自己的脑袋,而且用自己的全身心去感觉生活秩序中的必要部分。正如我在“间”和“气”的阐述中所列举的,灵敏的身体感觉是一种能力,并且是语言表达的重要基础。特别对是美的表现,它往往是灵活多样的,需要整个身体都对美有非常敏锐的反应。
其次,日本人也绝不是对任何一种宗教都不感兴趣。不管是基督教、佛教还是道教,我们都会产生好感。但是,却无法通过宗教培育出德国那样的哲学思想。同时,日本人也没有非常顽固的信念,既没有刻骨铭心之感,又不像浮萍那样四处漂流,也许这才是日本人可以使自己的心灵处于安稳状态的原因。日本人会以非常在乎他人的感受来作为自己的生存标准。对日本人而言,在意他人的感受,由羞耻心维持的距离感和协调感是十分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如此,在绘画和音乐领域也特别重视“间”的感觉。这并不是追求绝对的价值观,而是维系平衡的感觉。
对西方人来说,这或许是难以理解的感觉,因为这毕竟是日本独有的审美意识。这种对秩序的感应、对美的敏感是生活的全部寄托。可以说,日本人为“美”甚至会自绝生命而在所不惜。这本书之所以没有把名字定为“日本的思想”,而是“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就是因为上述理由。
发现这些审美意识对我来说是人生中最感动的事情了,而且有如此清晰的结论,可以说这是包含了许多踌躇和犹豫的事实所在。但是,这一发现并不是借助书籍、资料所得到的知识归纳,而是在窥探自我深处的过程中探知到的结论,并对此逐渐予以确信。
建筑师和设计师的工作,与艺术家的工作有一定的区别,但对自我深层的质问、探究和构思之后的判断,会有很多相同之处。
审美意识的总结,是以自我解剖作为目标,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发现“日本人共有的感觉”开始的。再深入一点的话,我想能够看到“人类共有的感觉= 人类的审美意识”。或许更深层次的“生物共有的审美意识”也有可能被发掘。“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可以说是对自我潜行和探险的初步整理。期待着有一天在另一个深处寻觅到“人类的审美意识= 秩序感”的结论。
开展这项研究工作的直接契机,是受金泽美术工艺大学校长乾由明先生的点拨。名古屋工业大学教授藤冈伸子先生在百忙之中对我的想法提出了许多具有参考性的建议,是他们鼓舞了我去总结“为了活着才是日本人的审美意识”的想法。而最终能够完成这
本书的出版工作,要感谢居住在意大利的内田洋子女士的推荐。在写作和出版的过程中,这本书的责任编辑、讲谈社的北村小周先生也帮助了我许多。因为有这么多人的关心和支持,这本书顺利问世了,对此真的不胜感激。
在这本书定稿之前,实际上我已经进行了好多次相关内容的演讲,包括物学研究会的例会、北海道大学远朋学院的演讲会、金泽美术工艺大学的讲课、金泽艺术沙龙的讲座,以及众多企业的邀请演讲等。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内容不断得到充实,这本书也终于能够收笔了。
对支持这项工作的每一个人,我表示衷心的感谢。这里,还想利用《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出版的契机,简要地对下一个研究项目做一个特别推荐,即“世界11 位设计师的椅子定向设计”,以及“国际椅子设计大赛”的内容。希望这只有简短数行字的描述,能够传播给更多的人。题名为“传递日本审美意识信息的椅子”设计展,已经在世界很多地方举办。在此,对那些为布展辛劳的木工也一并致以感谢。
最后,我还想感谢更多的人!
授权书.jpg
黑川雅之,思想家、艺术家、建筑师、工业设计师、罕见的跨领域名家,被誉为“东京达?芬奇”“日本建筑与工业设计教父”。他出生于建筑世家,其家族在日本建筑界具有崇高地位。1967年早稻田大学建筑工学博士毕业,70岁时取得“艺术博士”称号。创办物学研究会,是“K”家居品牌创始人。现任日本物学研究会会长、日本文化设计论坛理事及总干事、日本设计委员会理事等要职。曾获27次德国iF设计金奖(iF Design Award)、31次日本优良设计大奖 (Good Design Award)、日本每日设计奖(Mainichi Design Awards)、日本室内设计师协会年奖等。许多系列作品被丹佛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收藏。
序 言
V 日本人是西方世界观的奴隶
VI 既并列又互补的八个关键概念
微
1 一期一会
2 细节中体现整体
7 原始的身体感觉
9 内与外的同质性
10 日本的城市是村落
15 描绘城市从室内开始
16 情感与羞耻心的关系
并
20 日本的民主主义
22 万神
26 绝对与相对
29 平面的组织
34 大脑与互联网
37 风神与雷神
II
气
42 气与气场
48 柱子是气场建筑
52 女性生殖器与男性生殖器
56 由气场营造的日本建筑
间
60 气场与间
64 阴阳
67 并列的细节
71 力学的空间
72 间的妖艳
秘
76 隐秘是花
82 秘与间,或留白
84 逆光让阴翳彰显华丽
86 “秘”中期待
素
90 还原真我
93 素材与造型
97 一张折纸
103 原型
III
假
110 对大自然的绝对信赖
112 融通无碍
116 日本的房屋不是建筑
120 转化
128 与西方完全相反的审美意识
破
130 过人的技术
133 序破急·守破离
137 破灭与秩序
总 论
144 日本的审美意识是什么
144 感觉的反衬
145 感觉的支配
147 民主的主张
148 自我也是自然的组成部分
149 无政府状态
150 女性的秩序感
151 为了美而活着
153 结 语
156 译后记
日本人是西方世界观的奴隶
我在讲述“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之前,脑海里一直在思考:在世界观方面,无论怎说么,现在的日本人都已经沦为西方世界观的奴隶了。
明治维新后的百年以来,西方的近代思想以非常可怕的气势朝着日本涌来了。我们知道,西方的近代思想是以基督教为背景的,而且受到德国日耳曼民族思想的深刻影响。然而,日本的西化速度之快,被西方思想的色彩涂抹之重,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甚至以敏锐的思考方式和感觉为切入点的日本审美意识,也有许多内容被近代西方思想和世界观替代。
作为日本传统建筑的代表作之一,桂离宫展现的审美意识是许多现代的日本建筑家所不理解的,因为日本建筑学中的柱梁空间概念已经引入了现代西方的建筑学理论和概念,所以,对日本建筑的描述往往只能用西化的思维方式去进行分析和解释。
审视过去,西方建筑学和日本建筑学之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交流,各自发展着属于自己的体系。但是纵观日本大学里的建筑专业,今天在教学中几乎都采用了西方的建筑学理论。能够关注日本自古以来的建筑,信奉传统柱梁结构模式并愿意继承的,只有极少数的人而已。以上只是日本成为西方世界观的奴隶的一个小小的例证。
作为一个日本人,我在叙述自身应有的审美意识时,也不得不基于西方的思维方式,这实在是一种悲哀。
既并列又互补的八个关键概念
有意思的是,我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恰巧是西方建筑学,其理论也成为我后来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基础。现在想来,那时的自己在心中一直都在尽量克制地去表现“日式”的建筑效果。
有一天,在我看到少年时代的故乡民居和茶室被重新修葺完工时,凝视着这些房屋的我突然发现,在日本传统空间中潜藏的现代感竟然是如此的美妙。原来在我们的过去,早就蕴藏着未来的至美。那几乎是瞬间的发现,让我感到惊讶并难以忘却。此后,我大胆地揭开了那个曾经盖住自我意识的盖子,跳跃式地实现了对自我的重新认知,重要的是,我能够以坦率的心情去直面日本的审美意识。
我自那时开始了自我解剖,以及追寻自身遗传基因的旅程,这也就是我在“日本的审美意识”中重新发现日本的第一步。请诸位注意,作为学问研究,要解释日本的文化和审美意识,仅读一本简单的书是不够的。
一方面,作为试论,这“八个审美意识”不一定能够反映出日本审美意识的全貌。因为有着宏大思维体系的日本审美意识,在本书中所体现的只不过是被切开后的一个剖面图。审美意识不可能是独立的物体,概念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是彼此互补的复合体。我力图让日本的审美意识逐渐浮出水面。
另一方面,也想谈谈个人的理解。这八个审美意识的概念应该是不分主次的,属于既并列又互补的关系。在意他人的感受是日本社会生活的传统秩序,换一种说法就是,日本人重视他人的感受,十分在意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和距离,这是一个民族十分显著的文化特征。
八个审美意识类似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影响。就像非连续的、浮游着的脑细胞,它们会根据身体的某个需求而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这八个审美意识的概念也仿佛和脑细胞的结构一样,既是漂浮着的独立体,又紧密地联结着。这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却是很重要的现实。正如在“微”和“并”的审美意识当中,存在着“间”的思想。它们的连续性,以及彼此的并列关系同时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日本审美意识的解释,就是对日本生活秩序的一种阐述。
实际上,“审美意识”这个词本身也是相当纠结的。“审美意识”是思想吗?是哲学吗?都不是。日本人很重视的价值观应该怎样表现才好呢?这确实是令人迷惑的事情。审美意识,好的心情,或者让人心灵震颤的体验,是很难用理论来说清楚的。美是使人的内心和身体感觉舒服的某种存在,有许多美的感觉实在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不过,我自己在工作中通过仔细观察后发现,日本人用生活规范去判断事物的过程,也许就是审美意识的组成部分。这种审美意识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有着信念考量的;是基于崇拜自然神的思想基础,或者说属于所谓的哲学范畴;甚至包括对善与恶的判断,以及更加依赖于身体的种种感受。比如舒适和惬意,几乎是人类都拥有的对美的感觉,这完全是出自动物野性的原始生理本能和反应。
我觉得日本人是为了美而活着的,是为了有惬意的心情而活着的……这一发现对我来说无疑是*具冲击力的一件事情。我在后面还会进行详细解说,日本人所谓的绝对价值,诸如拜神、信念和哲学,都不能成为对生活规律的约束。但抱有“对不起周围人的感觉”“羞耻心的意识”等特别顾及他人感受的心态都体现了这种价值观。不能做令人不愉快的事,似乎是日本人活着的理由。带有罪恶感的意识,由羞耻意识支配的心态和如何让他人感到舒服的想法,是这种价值观的核心。可以说,这也是日本人绝对的价值取向,聚焦在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气场,以及彼此之间对和谐的影响之中。这与其说是日本人的生活哲学观,不如说是审美意识带给人的约束。
“没有我,更没有自我”,“不能够直率地把自己的意见说出口”是日本人的自我评价。当他们面对“你需要咖啡还是红茶”的提问时,日本人只会回答“都可以”,给出的是让对方选择的答案。“如果世界上失去平等就不能生存”“没有所谓理念或信念之类的东西”等台词,从日本人口中也会经常听到,而这一类带有批评性的意见,对日本人而言,其实都只是对西方观念的盲从而已。
今天,我们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享受者,出行有汽车,有飞机,各种家用电器包围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些使一切都变得更加方便。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员,虽然不应该简单地对现代化进行批判和数落它的不是,但是对于西方世界观的影响,我相信反省自己的深层文化标识,并没有什么问题。实际上,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依然坚守着日本的审美意识,发掘这些审美意识,有利于我们更加了解自己。
世界已经进入了多维文化共存的时代,在面对不同的思想和审美观念的差异时,我们也感受到了能够求同存异的欣慰。只有对自我意识有更多的了解和把握,世界才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