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说明
从2017年9月开始,在国家统一部署下,全国中小学陆续启用了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统编教材加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的内容,更加注重立德树人,鼓励学生通过大量阅读提升语文素养、涵养人文精神。人民文学出版社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大型文学专业出版机构,长期坚持以传播优秀文化为己任,立足经典,注重创新,在中外文学出版方面积累了丰厚的资源。为配合国家部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广大学生课外阅读提供服务,我社在总结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出版经验的基础上,邀请专家名师,经过认真讨论、深入调研,推出了这套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丛书收入图书百余种,均为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书目,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主要的文学经典,完全能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阅读需要,对增强孩子的语文能力,提升写作水平,都有帮助。本丛书依据的都是我社多年积累的优秀版本,品种齐全,编校精良。每书的卷首配导读文字,介绍作者生平、写作背景、作品成就与特点;卷末附知识链接,提示知识要点。
在丛书编辑出版过程中,教育部统编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教授,给予了去课程化和帮助学生建立阅读契约的指导性意见,即尊重孩子的个性化阅读感受,引导他们把阅读变成一种兴趣。所以本丛书严格保证作品内容的完整性和结构的连续性,既不随意删改作品内容,也不破坏作品结构,随文安插干扰阅读的多余元素。相信这套丛书会成为广大中小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家庭必备藏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2018年3月
导 读
都德是最卓越、最有魅力、最不朽的文学家;他具有妙趣横生的极为独特的风格,他对生活有着天赋的敏感,他描绘的生活是如此有个性,如此惟妙惟肖,即使他信笔写上几页,也会使他心灵的震响与我们的语言共存。
摘自左拉在都德葬礼上的讲话
阿尔封斯·都德于一八四○年出生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省一个丝绸批发商的家庭。由于父亲破产,他不得不在十五岁时去一所中学担任辅导教师。后来,得到他哥哥,历史学家艾尔乃斯特·都德的帮助来到巴黎,在贫困中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起初,他曾尝试写过诗歌、戏剧和短篇小说,却并没有引起文学界的注意。一八六六年,他发表了《磨坊信札》,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两年以后,他又发表了被誉为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姊妹篇的长篇小说《小东西》,使他一举成名。普法战争时期,都德曾在军队里服役。战后,根据他对战争的认识和体验,他写下了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短篇小说集《月曜日故事集》,其中的《最后一课》是中国读者熟悉的名篇。
普法战争以后,他走上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主要致力于长篇小说的创作。在《小东西》之后,他于一八七二年发表了《塔拉斯贡的塔塔兰》,之后又发表了另一名著《小弗乐蒙与大里斯勒》。此后,他在写作上乘风破浪,几乎一年一部长篇。如《雅克》(1876)、《富豪》(1877)、《国王蒙尘》(1879)、《努马·卢梅斯当》(1880)、《福音传教士》(1883)、《不朽者》(1888)等。此外,他还出版了一些戏剧集、散文集以及回忆录等等。作为左拉的挚友,都德参与了一些自然主义文学流派的活动。在这个流派形成的时候,他是此流派五人聚餐会的成员。尽管他在创作实践中并没有完全遵循自然主义的原则,他在当时的文学青年中却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他在一八九七年病逝于自己的乡间住宅。
都德的短篇小说不算多(一百篇左右),数量上虽然逊于莫泊桑的创作,但他的短篇却具有极其鲜明的独特之处。在结构与情节布局的巧妙上,他的某些短篇完全可与莫泊桑的某些脍炙人口之作媲美,而在描写手法上却与自然主义客观冷峻的风格大相径庭。他的作品无论是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篇章,还是抒发怀旧柔情的乡土文学佳作,都能让读者在陶然恻然的阅读与欣赏中,情不自禁地与作者一起不是流下感伤、欣喜、惆怅的眼泪,便是发出嘲讽、包融、会心的微笑。
这个集子里选自《磨坊信札》和《月曜日故事集》的短篇都是作者乡土文学和爱国主义篇什的精品。都德出生在南方,他对家乡的如画景色和乡民们性格中的独特魅力与弱点怀着深厚的感情。在他的笔下,普罗旺斯的山峦和草地是那样辽阔,柔美,充满醉人的芳香。那里的农人、牧羊人、磨坊主……是那样淳朴、憨厚、热烈、执着。他们热爱家乡的生活方式,热爱自由、珍惜自己的历史。磨坊主科尔尼在面粉里滚了六十年,美妙的风车转动声陪伴了他一辈子。当新的生产方式出现在他的面前时,愤怒促使他不惜手段维持着风车的转动声。在他的小把戏败露后,老乡们非但不责怪他,反而纷纷前来请他磨面以表示支持。多么倔强的老头!多么宽厚的乡亲!在那片迷人的土地上,不仅人,连山羊都热爱自由。一向被塞甘先生认为温顺规矩的小山羊,一旦期盼到山里去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便不顾主人的警告,偷跑到山间尽情品尝了一整天甜蜜的自由,最后在狼的血盆大口威胁下英勇战斗到生命结束而毫不后悔,大有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雄风。青年农民让爱上了邻村阿尔勒的一个娇小迷人的姑娘。在家里准备为他举办婚礼的前夕,一个男人前来出示信件,说明这个姑娘曾与他同居两年。事实证明了此前关于这个姑娘生活浪荡的传闻,增强了父母原来就反对这门婚事的决心。但眼见儿子在如此沉重的打击下一蹶不振,二老并没有坚持己见。最后,无论母亲如何防范,儿子仍然走上了不归路。好一个执着而又痴情的普罗旺斯汉子!其他如《繁星》等都是洋溢着诗情画意的绝美篇章,里面对人物情感细致入微的描写无不折射出作者温和、真挚、宽厚、热烈的人格魅力。
使都德蜚声海内外的作品倒也不是他的长篇或中篇,而是他那些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短篇佳作。普法战争时期,都德曾在军队服役,对战争,尤其对后来的反侵略战争比较熟悉,这样的经历使他得以写出那些脍炙人口的经典篇章。无论法国还是中国,被列入中小学教材的《最后一课》使都德这个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作者没有正面描写普鲁士入侵者如何残酷压迫战败国的老百姓,而是从一个爱逃学的小学生的自叙再现出拿破仑三世腐朽统治下阿尔萨斯人民沦为亡国奴的悲哀场景。通常,一堂国语课也许是调皮学生逃课的对象,但在被侵略者禁止学习自己的语言时,这一节课便成了一种神圣的告别仪式,成为忏悔、反省、自责的场所。不仅是阿迈尔老师讲课时神情悲愤,连顽童自己和坐满教室后排的老人如前村长霍赛以及邮差等听课时也都悲愤不已,恨不得把过去对国语的怠慢一下子全都补偿过来。多么悲怆的最后一课!
爱国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国家出现之后的一种普世价值观。普法战争爆发之后,一位老拿破仑时代的上校为了观看法军凯旋,去凯旋门附近租住了一套带阳台的房子。当他听到法军在威森堡失利的消息时,一下子中风倒下。这位八十高龄身材魁梧的重骑兵半身不遂,意识模糊,身边只有他美丽的孙女和医生守护着他。这时,传来了一则错误的消息,说麦克马洪元帅在雷茨霍芬大败普鲁士军队。出乎医生和孙女的意料,这则消息竟使老人起死回生,连眼睛也明亮起来,嘴里喊了两次:胜……利!老人得救了,但真实的战报却使姑娘不敢面对现实。于是,为了拯救老人,医生和姑娘决定撒谎。他们编造了法军挺进柏林的路线图,每天向老人报喜,老人也掐着指头计算包围柏林的日子,身体逐渐好了起来。一天,外面的动静让老人浮想联翩,他相信是法军胜利回师即将行进在凯旋门下。不知是什么样神奇的力量使他戴着头盔,挎着军刀,穿着重骑兵的全副武装出现在阳台上!可是他看见的却是家家户户门窗紧闭,一队普鲁士士兵胆怯地走在大道上。于是,在广场死一般的寂静里,人们听见一声吼叫:拿起武器!……拿起武器!……普鲁士人来了。只见一位魁梧的老人挥舞着两臂,摇摇晃晃倒在地上,他死了。作者用简练的笔触勾画出老军人爱国到最后一口气的令人震撼的场景。如此构思新颖、布局奇巧、文笔简约的短篇给后人的审美遐思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都德中篇小说的代表作当然首推《塔拉斯贡人氏塔塔兰之惊险奇遇记》。法国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南方人不骗人,他们总是搞错;他们常常不讲真话,但他们却相信自己讲了真话。出生于南方普罗旺斯省的都德对自己家乡人的了解、爱、恨和理解,真可谓已深入骨髓。他热爱他们的淳朴、热情、宽厚、敢担当;又恨他们的浮夸、虚荣、不靠谱的英雄主义。如此复杂的心情促使他写下了塔拉斯贡的塔塔兰系列。他以幽默的笔触漫画式地描写了塔拉斯贡人性格的代表塔塔兰经历的各种奇闻异事,勾勒出一个虚荣浮夸、贪图享受、知识贫乏、鼠目寸光而又梦想当英雄的小人物滑稽可笑的典型形象。都德曾和他的表兄弟一道去北非小住,所以小说里对非洲风土人情的描绘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方
知识链接
【文学常识】
一、作家介绍
阿尔封斯·都德(Alphonse Daudet,18401897),法国作家,其作品包括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剧本和回忆录。二十六岁时以散文故事集《磨坊信札》成名。都德出生于法国南部的尼姆市,他热爱故乡,普罗旺斯的人情风物、掌故传说也自然成了他小说的重要题材。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后,都德应征入伍,之后普法战争也成了其小说的另一重要内容。都德善于描写自己熟悉的小人物,从生活中挖掘有独特意味的东西,其作品既充满散文的诗情和韵味,又不乏幽默。
二、作家评价
都德的魅力在于他赋予每个句子细微之处的独特韵味。他在法国当代文学的重要地位也源于此。他以辛辣的讽刺和美好的温情介绍人物,讲述故事。
左拉:《作品全集》第31卷,1906年
都德是法国文学史上在短篇小说创作上取得了较高成就的作家之一,相对而言,他的短篇小说的数量并不大,四个短篇集总共不到一百篇,远不能与莫泊桑相比。在他的四个结集中,较为重要的是《磨坊文札》(1869)与《月曜日故事集》(1873),为读者所传诵的名作,几乎都收在这两个集子里,为数不过十余篇,但它们以风格、情韵与艺术性取胜,足以奠定都德在法国短篇小说创作中的显著地位。
柳鸣九主编:《法国文学史》(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你以卓越的才华解决了这个难题:作为普罗旺斯人来写法文。因此你从此以后可以不必在书上署上你的大名:人人都能够根据铸造的印记认出它们,正如有着马西利亚头像的那些了不起的希腊钱币一样。
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法国南方诗人)1869年12月12日给都德的一封信
三、作品评价
都德短篇小说的风格是他热烈的气质、温和的人生态度、敏锐的感受方式与自己特定的艺术方法所综合决定的产物。他这种散文化但充满了感情与诗意的小说风格,在文学发展过程中具有某种示范意义,它与莫泊桑式的短篇小说相对,提供了另一种小说类型的样本。
柳鸣九主编:《法国文学史》(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都德的风格是一个讲故事能手的风格,既轻松,又灵活,文笔流畅,有时叙述者做一个手势或者露一个微笑,故事便讲完了。
法国作家、文学评论家法朗士
四、关于小说
小说为四大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之一,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它通过描写环境、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
小说的基本特征有:一、深入细致地刻画人物。二、有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三、有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是衬托人物性格、展示故事情节的重要手段。
小说按篇幅长短和容量大小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篇幅长,能容纳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人物众多,以一个或多个主要矛盾为主线多角度地展开故事,情节复杂。而中篇小说能够反映出一定广度的生活面,它的人物的多寡,情节的繁简介于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之间。中篇小说的篇幅和容量最适合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并将其完全舒展开来,即使出现其他故事,其中的主要故事都比较清晰。短篇小说顾名思义,篇幅短,容量小,人物也较少,抓住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来刻画人物,选取生活的片断或侧面,挖掘其典型意义,集中反映广阔现实生活的某一点。
都德一生共写了十三部长篇小说和四部短篇小说集。1866年发表的短篇小说集《磨坊信札》奠定了都德在法国文坛上的地位,而1868年问世的《小东西》是都德的第一部半自传式的长篇小说,为他赢得了整个法国的同情和赞赏。
五、自然主义文学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自然主义文学产生于十九世纪下半叶的法国,是现实主义文学吸收了实证主义、遗传学说和决定论的观点而发生演变的结果。龚古尔兄弟是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的先驱。左拉把自然主义的概念引入文学,用来倡导追求纯粹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从生理学和遗传学角度去理解人的行动的创作理念。自然主义文学力图事无巨细地描绘现实,给人一种实录生活和照相式的印象。都德是福楼拜聚餐会的常客,因此自然主义的先驱和主要代表人物左拉和龚古尔对他的创作有非常深刻的影响,于是左拉和不少文史学家都认为都德属于自然主义文学作家。
十九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社会矛盾激化,人们不得不冷静观察,客观剖析社会,现实主义因而逐渐成为文学的主要潮流。现实主义文学按事实描写生活,对现存秩序强烈批判,因此又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都德力求反映他所观察到的生活现象和那些让人们焦虑不安的问题,刻画出明显的时代特征,也表明了他对资产阶级现实的批判态度,因此有人认为他是批判现实主义的继承者,他自己也声称其作品为当代历史小说。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都德的作品具有自然主义文学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双重特点。
【要点提示】
都德一生主要致力于创作长篇小说,其短篇小说从数量上无法与莫泊桑相比,但在风格方面,两位作家各有千秋,莫泊桑是叙述性的短篇小说大师,而都德则是散文化短篇小说的开拓者,他赋予短篇小说更多的诗情和韵味,使读者总是能在他那淡雅的风格、深远的韵味中得到美的享受。
都德的中短篇小说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描写故乡普罗旺斯为内容,二是关于普法战争。但最值得重视的是以后者为题材的作品。《最后一课》《柏林之围》《保卫塔拉斯贡》《旗手》等作品堪称法国文学中的杰作,而随着它们的广泛流传,也成为世界短篇小说文库中的瑰宝。《最后一课》是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典范。都德利用短篇小说的特点,采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方式,在不到三千字的有限篇幅内容纳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社会题材。
无论是他儿时父亲最终破产的痛苦经历还是他在普罗旺斯的美好回忆,无论是他担任公职后到法国南部各地的旅行还是普法战争后入伍,都德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获得了大量真实的写作素材,并且运用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塑造出一个又一个风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表达着他对美好的风土人情的怀念,总结道德教义,揭露批判残酷现实。
【学习思考】
一、仔细阅读小说,在作品中找出体现都德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之处。
二、都德的小说都体现了哪些当时的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
三、请你自己写一篇短篇小说。
(曲国艳编写)
都德(18401897),法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写了十三部长篇小说,四部短篇小说集,以及一些剧本和诗作。善于用简洁的笔触描绘复杂的政治事件,其柔和幽默的风格、嘲讽现实的眼光和亲切动人的艺术力量为不少读者所喜爱。他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