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保护是各国证券市场建设中的焦点问题,对于正处于“新兴+转轨”的双重属性的中国证券市场而言,投资者保护问题关系到未来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因而显得尤为重要。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对投资者保护的有效性研究》基于我国转轨经济背景,在建立信息披露机制对投资者保护效用的内在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下,系统梳理了我国股票市场20余年来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的变迁,分别运用事件研究法、混合截面多元回归、面板数据回归等分析方法实证考察了自2001至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状况及其对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功能及其有效性,从内部人动机、公司治理机制为切入点实证分析了影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对投资者保护效用的重要因素,并据此提出建设性建议。在可公开检索的国内研究文献中,尚未发现类似的针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对投资者保护效用的长时间跨度的系统研究。
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保护一直是各国证券市场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为标志,我国证券市场已经历了20余年的迅猛发展,尤其是2005年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进一步助推了证券市场的深化。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变迁中,一系列信息披露制度相继颁布与实施,目的是加强证券监管,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有序运行。但是,对于具有“新兴+转轨”双重属性的中国股市而言,证券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暴露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操纵,信息披露失真、不及时、不充分等违规问题严重,这表明解决投资者保护中的信息披露问题仍然艰巨,尤其是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我国资本市场逐渐走向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大股东、高管人员、机构投资者等成为拥有流通股份优势、资金优势和信息优势的新主体,其利益驱动促使我国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内幕交易的情况更加突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显得更加重要。在这样的转轨经济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机制对中小投资者保护的有效性究竟怎样?随着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日益完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是否达到了对投资者保护的预期效果?影响这种效果的制约因素是什么?股权分置改革对市场参与者的行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监管制度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怎样进一步完善制度并促进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功能?这些问题是投资者保护工作中亟待回答和解决的关键问题,也直接关系到完善与健全我国的证券市场。
对于现有的信息披露机制对投资者保护效用问题的文献成果,至少存在以下局限可待进一步研究:(1)基于信息披露各要素与信息披露整体水平的对投资者保护效果的研究往往是分裂的,没有系统的内在逻辑将二者统一起来;(2)以股价、资本成本、市场流动性等指标反映市场信息不对称或者公司信息披露水平对投资者保护影响的效果,但除信息披露问题外,实际上对上述指标影响的原因很多,很难将其中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对投资者保护的作用有效地分离出来;(3)在事件研究中,大都意在事后证实信息泄露的存在及其表现特征,没有有效区分信息在披露前后的分布以及信息是否被提前泄漏,因而鲜有文献针对上市公司信息泄露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但这却是监管者分类监督并控制信息泄露、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重要钥匙;(4)缺乏针对约束信息披露机制的投资者保护效果的内外因素的延伸分析,导致研究缺乏完整性,影响政策参考实用性;(5)由于数据收集与处理的巨大工作量,国内目前相关文献将研究样本仅局限于研究年份附近的3年左右,研究很难细化和深入,这对于观察制度的变迁及其有效性作用非常有限。据此,作者在努力对这些局限寻求突破的基础上,致力于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与回答。
本书首先基于信息经济学、企业理论,分析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对投资者保护中的功能定位,并探析了信息披露各要素以及信息披露整体水平影响投资者保护效能的机理,从理论上构建了信息披露机制发挥对投资者保护效能的内在机理的分析框架。其次,梳理与总结了我国股票市场20余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变迁历程与现状,从制度上分析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
张程睿(1973- ),女,四川泸县人,管理学(会计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现代财务会计与资本市场,重点致力于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公司治理与投资者保护方面的研究,已主持***、省级项目三项,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省、部级研究项目多项。已在《会计研究》、《中国会计评论》、《审计研究》、《经济管理》、《财经问题研究》等**和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多篇,在***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研究生教材一部《财务会计研究前沿》,译著一部《财务报告与分析》。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5 研究方法
1.6 本书贡献
第2章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对投资者保护效用的理论分析
2.1 信息不对称与资本市场
2.2 信息披露机制与投资者保护
2.3 信息披露质量与投资者保护效用的衡量
第3章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变迁
3.1 引言
3.2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变迁过程及现状
3.3 定期报告披露制度的变迁
3.4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变迁特点
3.5 我国现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问题
3.6 本章附表
第4章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对投资者保护的现状分析
4.1 引言
4.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3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状况
4.4 年报信息披露的泄露效应
4.5 财务重述披露的投资者保护状况
4.6 并购信息披露的投资者保护状况
4.7 首发限售股原股东减持信息披露与投资者保护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年报披露对投资者保护效用的实证分析
5.1 研究设计
5.2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关系
5.3 回归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并购交易中信息披露的投资者保护效用分析
6.1 研究设计
6.2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关系
6.3 多元回归分析
6.4 稳健性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内部人动机、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质量
7.1 引言
7.2 文献研究与理论分析
7.3 研究设计
7.4 样本、数据与实证结果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启示
8.3 后续研究方向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译名对照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