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人口是近几年人口理论的新研究领域,人口的均衡发展也成为宏观人口的发展目标和人口实践的创新领域。基于这一理论体系的建构将有助于推进人口理论的发展特别是有助于为中国的人口实践提供新的理论支持,既为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发展模式提供新的道路选择,也为未来云南社会发展提供均衡人口新内涵。与全国人口转变形势一致,云南人口转变处在新时期、新任务和新挑战的关口,需要重新审视人口发展的长远战略与微观支持的可持续性。面向未来的云南人口实践需要从具有时代创新的理论与观念体系中得到科学与客观的解释,而人口均衡发展理论对人口行为的价值评判、逻辑思辨与机理解释突破了传统人口理论的一些本质性缺陷,将人类人口行为的认知提升到新高度,也由此获得学界与社会实践应用的积极回应。
云南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发展的进程、水平与阶段以及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性,都具有自身的特性。因此,需要在均衡人口理论的指导下对云南人口系统的内部关系、外在关联,以及问题与趋势加以客观判断和新的阐释,以期获得对云南人口发展未来走势的科学把握。因此,本研究认为人口均衡发展应该成为解决云南人口问题、推进人口发展战略选择的目标模式,以此为题具有理论创新意义和突出的实践应用针对性。这一新生的理论架构与概念体系的解释、分析与批判性思维,将有助于推进和完善我国人口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基于对均衡人口理论的梳理和总结,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
一,从人口发展历史角度简要概括了人类人口理论研究史的重要观点,综合梳理了当前均衡人口研究中的主要观点和理论,构建起了欠发达地区均衡人口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将人口与其生活的环境,所拥有的资源,所处的社会制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分析,将均衡人口发展的均衡度分为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两大部分。
二,借鉴经典的人口转变理论,从人口数量、人口素质(包括健康素质和文化素质)和人口结构(包括人口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三个方面分别阐述其理论观点。借助云南历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研究分析云南人口内部的均衡性。
第三,从人口均衡的分析框架出发,对云南均衡人口的外部关系进行比较分析。本研究分别分析了自2000年以来云南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社会方面关系的变化情况。
四,参照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本研究根据某些技术方法构建了均衡人口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涵盖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各个系统共计25个指标,并利用非主观赋权法——商权法对各个指标进行赋值。
五,构建评价模型,运用2000-2012年十三年的数据测度各年的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度,并利用协调度模型,计算云南、全国平均及广东不同发展水平均衡人口发展度E、均衡度D,以及可持续发展度SD。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各个地区各自均衡人口发展水平。
通过定性定量的比较分析,对于欠发达地区的云南得到如下结论:
一,作为欠发达地区的云南地区,人口均衡发展的过程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各个指标状况都处于“不协调一基本协调一协调”的改进过程中。
二,作为实证研究,我们同时研究了在同一政策环境下处于欠发达、中等收入以及高收入地区人口均衡发展状态。结果表明,无论云南,还是全国乃至较为发达的广东地区,人口均衡发展的程度都不高,基本都处于濒临失调的阶段,还没有达到协调的程度,所以要达到实现人口均衡型社会的目标,即便是辅以相关政策的改变,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经济发展水平并非是人口均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虽然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但其人口均衡发展度可能是一样的,欠发达地区甚至可能更高。这说明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都可以寻求人口的均衡发展,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人口均衡发展是一个动态均衡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四,较高的人口均衡发展度表明: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区域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及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匹配。虽然云南的人口均衡发展度与全国平均、广东地区差别并不大,但其体现的是一种低水平的协调,而实际发展水平包括人均收入、人口预期寿命以及平均受教育程度等这些体现人口发展水平的具体指标,它们仍然存在巨大差异,并没有脱离其欠发达的境遇。
历史表明,经济发展是一个多维度、非线性,具有路径依赖和动态特征的过程。经济的发展既取决于经济体的初始条件、经济基础、社会文化与政治历史,也取决于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产生的机会窗口的把握和利用。基于上述条件对包括资源禀赋、组织形式和制度安排等增长要素的选择、依赖和替代,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可持续性。中国经济创造了三十多年持续增长的记录,它的跌宕起伏同样也印证了长期发展过程的上述特征。要深刻理解这一过程,必须花一些精力深入研究那些重要的“发展的细节”。今天,中国经济已经从持续的高增长向新常态过渡,由周期性的需求拉动为主向结构性调整为主转换,多视角展开研究,把握典型事例和重要特征,对研究中国经济增长转型将十分有益。这就是出版本丛书的一个基本目的。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位置与变动,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必须考察的问题。经济全球化加速了要素资源在各国之间的流动,以全球价值链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网络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的基本组织范式,各国的生产者不得不在全球价值链下考虑要素在全球的资源配置,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吴明博士在对全球价值链及其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球价值链空间分布的概念,从地理和价值两个维度研究全球价值链空间分布形成机制,并利用国际投入产出模型构建全球价值链空间分布测度指标体系,测度中国参与国际分工位置的变化及趋势,分析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位置变动的原因,并就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提出了思路。资源对长期增长的约束,是发展研究中的一古老且重大的命题。早在古典经济学时代,马尔萨斯和李嘉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机制,赵鑫钺博士则从现代经济学的框架出发,研究了自然资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制约,以及如何突破资源制约瓶颈问题。他的研究拓展了一般增长模型,引入了自然资源变量,使度量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变为可能;研究设定了一个参照经济——自然资源与劳动力以相同的速度增长,并定义增长阻力概念,讨论了自然资源对中国经济的增长阻力及我国各省区经济的增长阻力。赵鑫钺研究发现,中国各省份在地域、文化、收入、教育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各个省面临的资源约束也是不同的,他以能源作为自然资源的代表,着重分析能源对各省份及全国的经济增长阻力。人口的均衡发展是宏观人口的发展目标和人口实践的新领域。基于均衡人口发展的分析框架,罗平博士构建了一个将人口与其生活其中的环境、所拥有的资源、所处的社会制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作为一个整体的分析系统,分为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两大部分。在此基础上利用指标体系、评价模型等对我国欠发达和发达地区的评均衡人口发展程度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认为,我国总体上的人口均衡发展的程度都不高,都处于“不协调一基本协调一协调”的改进过程中。并认为人口均衡发展是一个动态均衡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而经济发展水平并非是人口均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都可以寻求人口的均衡发展。因此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地区,人口发展的进程、水平与阶段以及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性,都具有自身的特性。在中国城市化浪潮中,需要人们冷静地思考城市化的相关约束条件。王婷博士的研究在厘清城市人口与资源环境内在关系的基础上,从动态视角测度城市适度人口的规模区间,挖掘制约城市适度人口的短板因素,并从实际人口出发探索达到城市适度人口上限的路径,从理论角度拓展了适度人口的内涵。伴随着我国城市人口数量激增,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城市病”也日益突显,王婷的研究从动态视角测度我国城市“适度人口”,不仅有利于合理推进我国城市化发展,更重要的是对在我国城市化发展中寻找城市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平衡关系进行理论探讨,这对我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是否融合,决定着城市劳动力市场性质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在城市的非农就业可持续性。陈瑛博士通过考察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与工资决定机制的演变历程,指出我国城市中的就业不充分现象正逐步转变为自然失业和周期失业,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推一拉机制”中的动力与阻力因素发生较大转变,而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因素作用凸现。陈瑛的研究表明,农村影子工资水平的上升减弱了城乡收入差距在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中的引力作用,人口素质上升成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重要推力,但乡土社会的强关系不利于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的融入,而新生代农民工因制度约束难以实现职业间的自由流动。因此,进一步推动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需要劳动力市场本身的制度约束:需要如教育体制、土地流转制度以及户籍制度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改善城市劳动力市场就业分割导致的农村劳动力城市融入困难问题。显然,其观点具有相当的说服力。
罗平,男、经济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以及价值评估研究,出版专著《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分析—从接触成本的视角》,另发表论文十余篇。
第一章 绪论
一、立题意义与相关研究
(一)立题意义
(二)研究意义
二、人口均衡理论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框架结构
四、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均衡人口理论及相关概念体系
一、相关概念体系
(一)人口要素
(二)资源要素
(三)经济要素
(四)环境要素
(五)社会要素
二、相关理论的发端与进展
(一)人口理论
(二)适度人口理论
(三)人口社会学理论
(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
(五)人口-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理论
(六)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 系统关系、作用机理与动态均衡
一、相关系统之间的关系
(一)人口与经济的关系
(二)人口与社会的关系
(三)人口与资源的关系
(四)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五)人口-资源-环境系统关系
二、相关系统之间的作用机制
(一)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二)人口-资源-环境系统关系的基本属性
(三)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系统相互作用机制
三、均衡人口的系统运行与协调机制分析
(一)人口发展系统的内部均衡机理
(二)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动态均衡机理
第四章 人口内部均衡状态的指标比较与分析
一、云南人口增长的均衡性比较分析
(一)云南人口自然增长的均衡性评价
(二)云南人口自然增长状况
二、云南人口素质的均衡性状况与分析
(一)人口健康素质
(二)人口文化素质
三、云南人口结构的基本状况与均衡性指向
(一)人口自然结构
(二)人口社会结构
第五章 欠发迭地区人口均衡外部指标比较分析
一、人口与经济发展
(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二)国内生产总值GDP
(三)非农就业率
(四)城镇化率
(五)失业率
(六)人均能源消费量
二、人口与资源开发
(一)矿产资源
(二)水资源
(三)森林资源
(四)人均耕地
三、人口与社会发展
(一)基尼系数
(二)万人拥有医疗病床数
(三)垃圾处理率
(四)享有清洁饮用水人口比重
四、人口与环境保持
(一)二氧化硫排放
(二)废水排放量
(三)生活垃圾处理率
第六章 均衡人口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处理
一、评价指标的选择
(一)综合评价的原则
(二)挑选评价指标的原则
(三)评价指标的定量筛选方法
二、数据的处理及赋权
三、赋权方法的选择
(一)主观赋权法
(二)客观赋权法
四、赋权结果
第七章 云南均衡人口发展的评价
一、评价模型的构建
(一)发展水平测度
(二)人口均衡发展度评价方法构建
(三)均衡人口可持续发展度构建
二、原始数据
三、结果与分析
(一)计算结果
(二)发展度分析
(三)人口行业结构比较
四、均衡人口发展分析
(一)均衡人口发展度
(二)均衡人口协调度
(三)均衡人口可持续发展度
(四)云南均衡人口综合发展度
(五)广东均衡人口综合发展度
(六)全国均衡人口综合发展度
五、研究结论
第八章 政策意义与建议
一、政策意义
二、建议与对策
(一)微调计划生育政策
(二)科学治理性别比偏高问题,加大医疗扶持力度
(三)加大教育扶持力度,提高人口素质
(四)推进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非农就业
(五)加强公共服务,降低贫富差距
(六)严格控制环境质量,加大环境治理投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