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地方财税体制改革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定 价:62 元
丛书名: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 作者:钟晓敏 等 著
- 出版时间:2016/12/1
- ISBN:9787514174540
- 出 版 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812.422
- 页码:374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地方财税体制改革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地方财税体制改革研究》的最终成果。地方财税体制作为处理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制度安排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方式。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地方财税体制改革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从规范和实证的角度剖析了地方财税体制与经济发展方式之间的内在机理,并分别从地方财政的收入管理体制、支出管理体制和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等方面阐述了地方财税体制在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本书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地方财税体制改革研究》的最终成果。
地方财税体制作为处理地方各级政府问财政关系的制度安排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方式。本书从规范和实证的角度剖析了地方财税体制与经济发展方式之间的内在机理,并分别从地方财政的收入管理体制、支出管理体制和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等方面阐述了地方财税体制在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本书的观点是,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式向集约式方式转变,必须重构地方财税体制及相关配套改革的推进。既要完善各级政府间的支出责任和财政事权相匹配的纵向财政体制,也要构建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的横向治理结构;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要从维持经济稳定的短期化目标转向促进社会福利长远发展的长期目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教育和科技的支出;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的设计要有利于地方政府完善治理行为。就配套改革而言,要建立多元化的、以公平为导向的考核体系,加强对地方政府权力的监督和制衡。
钟晓敏,男,1963年生,浙江平湖人。经济学博士,浙江财经大学教授,浙江省教学名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先后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层次(重点资助)、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获国家有特殊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和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荣誉称号。长期从事财政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政府间财政关系、地方财税体制、财税理论和政策等。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地方财政体制之间的机理分析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提出背景及其目标方向
第二节 地方财政体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假设
第三章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地方财政收入体制改革
第一节 现行地方财政收入管理体制的构造特征
第二节 现行地方财政收入管理体制弊端的解析及其根源
第三节 基于经济发展方式视角的地方财政收入管理体制改革路径与政策建议
第四章 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地方财政支出体制改革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财政支出与粗放式经济发展:典型事实
第三节 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模式的关系:两个理论框架
第四节 财政支出体制与经济发展模式:分权的视角
第五节 地方财政支出与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
第六节 地方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实证研究
第七节 改革地方财政支出体制,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一些建议
第五章 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治理行为
第一节 转移支付与相邻县财政竞争策略
第二节 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
第三节 生态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激励效应
第六章 省对下财政体制改革的地方经验及其比较研究
第一节 浙江省、广东省、湖北省和宁夏财政体制及其比较研究
第二节 不同体制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地区差异:简单对比与定量分析
第三节 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经验启示
第七章 重构地方财政体制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配套改革
第一节 影响地方政府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制度安排
第二节 干部考核机制与地方财税体制的相互强化
第三节 预算管理体制与地方财税体制的相互强化
第四节 相关配套改革的大致方向和具体路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