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素描》的设计素描训练形式是根据系统论原理,从设计教育的整体观念出发,围绕不同视觉要素的基本能力的培养而拟定的。它在原有的聚合思维训练基础上,倡导开展扩散思维训练,分阶段,分层次的编排练习内容。这些素描训练都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性质、不同的层次的观察为起点,力求在自然规律和形式美学规律的普遍认识中实现教学目的,让读者多方位地接近自然,多角度地思考造型和空间的课题,建立符合需要的思维方式和各种基本能力。在强化能力训练的同时,体现各环节间的内外联系。
《设计素描》可供大专院校艺术设计、视觉传达、美术基础、美术教育及相关设计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艺术、设计机构、设计师学习参考。
素描作为造型艺术基础训练的主要方式,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它最初专指绘画素材和草图。随着当代艺术的迅猛发展和创作活动的拓展和演变,素描的材料和形式日趋丰富,人们对素描的认识也日趋深化,如果仅从素描的材料和形式的外在特征来认识素描,那么无疑是对素描的一种偏见。
素描是造型的基础。在最初的绘画中,绘画的工匠们先用单色勾勒出物体的外轮廓,之后在填充颜色直至形成一幅完整的绘画。从文艺复兴开始的绘画就更重视素描的作用,在进行巨幅尺寸创作前,画家们常常用木炭勾勒出要表现物体的草图。这就是早期用于创作前的素描。到如今,大部分初学者们通过素描的“用单色画画”的形式和过程获得对自然形态的明确、强烈的体验,并协调观察(眼)与表现(手)的一致性,从而形成对造型要素的初步认识。素描又可以是一种艺术形式,人们利用这种形式组成画面、寄托情感、表达思想。因此,素描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立、鲜明的审美性质。
以上概括了素描的功能,使我们从素描的目的、意义的角度上把握到它的一些实质。但素描在艺术创作活动中到底起着怎样的作用?从整个造型活动的宏观角度着眼,上述解释易于将素描的作用界定在“实用”的范畴中。所谓的“实用”,指这些解释较乡地强调了素描的“画面”的性质,即强调素描对于绘画的显性作用,从而使初学者忽略了素描的观察和认识上的意义。就整个造型活动而言,尤其在复杂多变的艺术设计领域中,很多艺术品的创造都不是平面性的,而是实物的、环境的、流动的,素描为这些艺术创造起到更多的是隐性的作用,是关于形体和空间认识与表现的基本素质,是个人对于视觉信息反应和处理的基本方式。
国内的素描教学经历了学习西方造型艺术在认识和表达上的逐步掘深和拓宽的过程。从对物体的表现模拟、光影表现到透视、解剖的掌握和运用,再到进一步对内部构造的理解和把握,从自然形态研究到人工形态研究,从二维的平面构成到创意素描的升华,成了我们从各个侧面对造型规律、造型语言理解、学习的全过程。
把客观实物作为造型艺术研究之本,这一直是我对素描教学的主导思想,也是基础教学的重要内容。无论我们从光影和明暗中显现物体的形状,还是从其内部体块穿插的结构关系解释形体,用体面、线条等的各种方法以及各种研究造型的系统学习,都是力图展现物体的新面貌,而不是企图接近一个大一统的真理。这一理念跟设计素描的教学理念是一致的。
德加认为,“素描画的不是形体,而是对形体的观察”可见,素描代表着艺术家对造型的观察、对造型的思考、对视觉信息的反应和处理的方式。所谓“观察”就是一种思考的方式,是对自然物象的数率、构造、机能、明暗等造型现象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方式。特定的素描教学正是在特定观察形式的传授和培养过程中,以特定的对待自然的态度、特定的造型思维方式影响着学生。特定的素描样式也正是以特定的观察、特定的思考导向不同的造型活动。这些都要求我们从视觉思维性质的角度去认识素描。
从视觉思维特质着眼,素描是个人对于视觉信息最直接的反应和处理,并因一定的情感或理念的指向而趋于深化的一种视觉演化过程。素描一方面构成艺术家特有的造型思维方式,另一方面造就了造型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它涉及从观察、洞悉、想象乃至个人审美反映的整个造型过程。当这种源于自然的认识渐渐凝聚为各种能量,便使主体生成新的感受机制,从而迈入新的认识过程,潜移默化地开拓主体的内在素质和创造潜能,为工艺、建筑、雕塑、绘画、实用美术等多种样式、多种形态的艺术创作奠定起牢固的基础。因此,素描以其特定的视觉性质形成艺术家基本的造型思维方式,而素描的过程正是通过一定手段将视觉信息和思维方式进行视觉演化的过程,同时也是艺术家思维结构不断构建的过程。
总之,艺术设计赖以素描训练所要达到的目的,从宏观角度看,旨在培养四种能力:④培养视觉的敏锐反应,增强接受视觉信息的能力;②培养分析、洞悉、理解的心智思维,形成对事物特征的深刻把握;⑧培养应用和开发想象的能动性,形成对未知领域的自觉探求;④培养技能的熟练掌握,达到对于视觉信息的有效表达。简言之,主要是使读者掌握写实素描中最基本的造型规律,培养立体的、空间的观察和认识物体的方法,具备初步的作画步骤和构图能力,能够具有较准确深入的表现形体解构特征的能力,并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
本书的设计素描训练形式是根据系统论原理,从设计教育的整体观念出发,围绕不同视觉要素的基本能力的培养而拟定的。它在原有的聚合思维训练基础上,倡导开展扩散思维训练,分阶段.分层次地编排练习内容。这些素描训练都以不同角度、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观察为起点,力求在自然规律和形式美学规律的普遍认识中实现教学目的,让读者多方位地接近自然,多角度地思考造型和空间的课题,建立符合需要的思维方式和各种基本能力,在强化能力训练的同时,体现各环节间的内外联系。
吕昊霖,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讲师。本科及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版画系。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2013年3月赴比利时安特卫普市麦绥菜勒版画工作窒交流学习。一直从事版画创作与版画基础教学的工作,教学评价名列前茅。多次在省级期刊发表论文,版画作品若干入选国际、全国版画展。
张庆,牡丹江师范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发表论文《传统纹样在手编艺术中的装饰应用》、《传统手工艺品的图案艺术形式应用》、《高校开展刺绣课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结合与研究》。
张玲,牡丹江师范学院讲师。2008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环境艺术设计系,景观设计方向研究生。编著有《新80后一代》、《艺术美学》、《印象笔迹》。
前言
上篇 设计素描理论篇
第一章 结构分析
第一节 认知结构
第二节 结构的类型与分析
一、结构的类型
二、结构的分析
第三节 结构素描的训练方法
一、由简入繁
二、巧用线条
三、把握比例、透视与空间
第二章 明暗研究
第一节 理解明暗
一、明暗的原理
二、绘画中明暗的表现
第二节 光影表现
一、光与影
二、光影的表现
第三节 黑白表现
一、绘画中的黑与白
二、黑白在设计里的表现
三、黑白的正负同构
第三章 发现细节
第一节 眼光与观察
一、会“看”的双眼
二、善于观察
第二节 细节的观察
一、细节的整体观察
二、宏观与微观的观察
三、细节的肌理观察
第三节 细节的魅力
第四章 空间构筑
第一节 认识空间
第二节 绘画里的空间
一、正空间
二、负空间
三、正负空间转换
第三节 自然里的空间
一、自然空间的性质
二、界面与围合
第四节 矛盾空间
一、矛盾空间的概念以及产生背景
二、矛盾空间的表现
三、矛盾空间的总结
下篇 设计素描方法篇
第五章 基础材料与训练
第一节 工具与纸张
一、绘画基本材料
二、创新材料及思路
第二节 造型元素表现
一、人物为元素的造型表现
二、动物为元素的造型表现
三、植物为元素的造型表现
第三节 直线、弧线、曲线
一、线条的魅力
二、线条的训练与应用
第六章 创意素描学习
第一节 在写生中提取元素
一、形态元素的收集
二、形态元素的表达
三、材质媒介肌理表现
第二节 创意联想的训练
一、创意的训练
二、联想的训练
第三节 解构和重构
一、解构与重构的方法
二、分割与线性解构
三、平面、立体相结合的解构
四、秩序化的解构与重构
第四节 元素替换创意
一、元素替代方法
二、元素的变换
三、蒙太奇设计思维
第七章 设计素描在设计领域的应用
第一节 在服装设计、视觉传达专业中的应用
一、服装设计中装饰形式美的应用
二、服装设计中结构特征的应用
三、服装设计与设计素描的联系
四、视觉传达专业与设计素描的应用
第二节 在建筑、室内、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一、室内设计与设计素描的应用
二、室外景观设计与设计素描的应用
第三节 在家具、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一、工业造型的形态设计
二、产品设计与结构设计素描的关系
三、家具设计的人性设计
四、家具设计与设计素描的关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