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通俗文学创作著称于世的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留给后人的不仅有三言,还有不少用浅近文言文写成的名篇佳构。《智囊》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智囊》是冯梦龙搜集的子史经传与笔记丛谈中有关智慧的故事集,是一部帮助人们排忧解难和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全书共分为上智、明智、察智、胆智、术智、捷智、语智、兵智、闺智、杂智十部共计二十八个小类。全书既有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大谋略,也有士卒、漂妇、仆奴、僧道、农夫、画工等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聪明才智。这些故事汇成了中华民族古代智慧的海洋。
一本辑录了中国古代奇人智士思想智慧故事的奇书;一本表达了冯梦龙的政治见解和思谋韬略的经典,被称为中国古代智慧宝石的锦囊。碰撞智慧、呈现智谋,妙趣横生、情节生动。不论是经邦治国,高瞻远瞩,还是出奇制胜,决胜千里,抑或是轻取富贵、全身持家,古人的种种智慧韬略,几乎收揽无遗。读此书如入宝山,金玉琳琅,美不胜收。愿大家在恣情赏览之余,都有所斩获,携得几件宝贝归来。
前言
冯梦龙(15741646),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公鱼、子犹,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还有许多他使用过的笔名。
冯梦龙出生于明万历二年,这时西方世界正值文艺复兴时期,而我们这个几千年的文明古国,也出现了许多离经叛道的思想家、艺术家,如李卓吾、汤显祖、袁宏道等,他们以惊世骇俗的见解、鲜明的个性、卓绝的艺术成就,写就了我国思想史、文学史上的璀璨篇章。在这一批文人中,冯梦龙因为在小说、戏曲、民歌、笑话等通俗文学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得以在我国文学史上留名。在南明唐王隆武二年,也就是清顺治三年,冯梦龙以七十三岁的高龄去世。这个时期似乎也是当时文人的死亡高峰期,就在这一年前后,有许多著名文学家,如凌濛初、侯峒曾、黄淳耀、黄道周、吴应箕、夏允彝、祁彪佳、刘宗周、阮大钺、王思任、杨廷枢、陈子龙、夏完淳等,都在战乱中死去。可以说,一场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中国式文艺复兴,就这样在清兵的铁蹄下夭折了。
冯梦龙之所以能在文学上有所造诣,与他的家庭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冯梦龙出生于南直隶苏州府吴县籍长洲(今江苏苏州)的一个名门世家,冯氏兄弟三人因为才华出众被当时的人们称为吴下三冯。冯梦龙的兄长冯梦桂是一个画家,冯梦龙的弟弟冯梦熊是太学生(在太学读书的生员,亦是最高级的生员),曾协助冯梦龙治《春秋》,可惜这两人的作品都没有流传下来。
冯梦龙从小喜好读书,他在童年和青年时代与封建社会的
许多读书人一样,把主要精力放在诵读经史以应科举上。他曾在《麟经指月》一书的《发凡》中回忆道:不佞童年受经,逢人问道,四方之秘复,尽得疏观;廿载之苦心,亦多研悟。他的忘年交王挺则说他:上下数千年,澜翻廿一史。他的科举道路十分坎坷,屡试不中,后来在家中著书。因热恋一个叫侯慧卿的歌妓,冯梦龙与生活在苏州的茶坊酒楼之中的下层人民频繁接触,这为他熟悉民间文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他的《桂枝儿》《山歌》民歌集就是在那时创作的。
直到崇祯三年,时年五十七岁的冯梦龙才补为贡生,次年破例授丹徒训导,崇祯七年升任福建寿宁知县,四年以后就回了家乡。科举之路的挫折,让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他热爱的文学上,他不只爱写诗文,更爱写历史小说和言情小说,尽管他的诗集没有流传下来,但值得庆幸的是,由他编纂的三十种著作得以传世,为中国留下了一批不朽的文化珍宝。《智囊》就是其中的一本著作。
《智囊》共分上智、明智、察智、胆智、术智、捷智、语智、兵智、闺智、杂智十部,共计二十八个小类,其中讲述了从先秦到明代的智慧故事,辑录了一千多则,是一部反映古人运用智术计谋排忧解难、克敌制胜的奇书。本书中我们撷取了书中一些对现代社会有较高实用价值的精华故事,希望能给读者朋友以启示。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名梦龙,字犹龙,别署龙子犹,明末长洲人,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其著名作品为《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
【智 囊 目录】
见大卷一
远犹卷二
通简卷三
迎刃卷四
知微卷五
亿中卷六
剖疑卷七
威克卷八
识断卷九
灵变卷十
应卒卷十一
敏悟卷十二
善言卷十三
制胜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