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哲学学科的建设,促进海内外哲学界的学术交流,北京大学哲学系创办面向全国以及整个华语世界的哲学学术出版物《哲学门》。内容涉及哲学八个分支学科,并多有前言研究成果刊出。本书注重对西学和中学两个文明传统的源流演变的细致梳理与深入研究,希望能够通过考察西方文明与中国文明的种种论辩、观念和主张,而知其利弊得失所在,形成中国当代学人权衡取舍的宽广视野和文化自觉意识。自2000年出版以来,因为书中文章学术质量较高、审稿程序严谨,深受学界的好评。本次以马克思与西方哲学传统为专题,刊出聂锦芳、杨学功、陆克俭、方博等学者的专题论文。
《哲学门(总第三十六辑)》荟萃了汉语哲学界前沿的文章。
王博,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负责文科学科建设及文科科研、校友、基金会、图书、档案、校史、120周年校庆等工作;分管社会科学部、校友工作办公室、教育基金会、图书馆、档案馆、校史馆、首都发展研究院、燕京学堂、120周年校庆筹备委员会秘书处。主要著作《老子思想史官特色》、《简帛思想文献论集》、《易传通论》等。
哲学门(总第三十六辑)·目录
论坛:马克思与西方哲学传统
西方文化传统与马克思思想的起源聂锦芳/
马克思早期文本中的《精神现象学》因素
——兼论马克思社会概念的演变鲁克俭/
社会历史中生成的人的本质与自由
——关于马克思的哲学人类学的一个研究方博/
论文
早期经典中的历史叙事
——以传世文献及北大竹书《周驯》中的“大王去邠”为例崔晓姣/
“亲亲相隐”“窃负而逃”与伦理关系中的相互成就盛珂/
鬼神与祭祀及儒佛之辨
——道学派对“鬼神”问题的回答,以朱子为中心陈建美/
“勿忘勿助”与“必有事”
——湛甘泉与王阳明晚年工夫论之争马寄/
焚香与“闲赏”生活
——明代中期吴门文人的焚香雅事刘耕/
王夫之对于邵雍思想的批评检论李震/
论《大学》改本问题
——以唐君毅的重订与诠释为中心陈昊/
论柏拉图晚期思想中的混合型幸福观
——一个基于《菲丽布》的探究张波波/
“普遍复合物”在亚里士多德生成论中的功能与地位刘康/
一种“前理论的”实践概念如何可能?
——论海德格尔对实践概念的存在论化王宏健/
启蒙之后和后启蒙
——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与大拒绝理论覃诗雅/
隐定义分析性与先验辩护
——基于博格锡安进路的重构孙骞谦/
书评
陈鼓应:《庄子人性论》王玉彬/
石井刚:《齐物的哲学:章太炎与中国现代思想的东亚经验》吕存凯/
唐纪宇:《程颐〈周易程氏传〉研究》李震/
倪梁康:《胡塞尔与海德格尔》孙铁根/
书讯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著,玛格特·费莱舍尔编,
李云飞译:《被动综合分析》/
〔巴西〕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著,杨衍永、齐海燕、
毛金里、白凤森译:《帝国主义与依附》(修订版)/
〔美〕约翰·E.罗默著,张晋华、吴萍译:《分配正义论》/
〔德〕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什么叫思想?》/
〔日〕末木文美士著,涂玉盏译:《日本佛教史:思想史的探索》/
[汉]王充著:《宋本论衡》/
〔日〕汤浅邦弘著,白雨田译:《竹简学:中国古代思想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