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系列:杨华山》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系列,《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系列:杨华山》精选杨华山近年创作的中国画作品50余幅,是艺术家杨华山多年艺术创作的阶段性呈现。同时《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系列:杨华山》还收录了杨华山个人简介、艺术经历等内容。《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系列:杨华山》的出版,反映了杨华山近年的艺术创作动态,可作为绘画爱好者、学习者以及艺术理论研究者进行美术创作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系列:杨华山》为中国著名书法绘画家杨华山的作品集。收录了杨华山个人简介、从艺自述、艺术思考等艺术理论性文章,并收入杨华山代表作品50余幅。反映了杨华山近年的艺术创作动态以及成就,是当代书法绘画爱好者、研究者研习当代中国一流书法绘画作品的必备参考画册。
今日之时代,艺术作品不仅体现精湛技艺,更凝聚着艺术家充沛深挚的精神力量和睿智持久的理论反思。这套《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系列》丛书的出版,正是符合这一要义之硕果,是我院近年来艺术创作阵容和创作成果的高水准集中展现,是一件令人振奋、欢欣鼓舞的事情。
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国内唯一一所国家级艺术研究机构,凭借深厚的学术研究底蕴,多年来立足于以科研推动学术研究,形成了崇尚史、论、评相结合的学风,展开了许多具有全、通、精、新的学术探究,一批批学者孜孜以求,铸就了一系列奠基之作、典范之作。我院学者凭借自身的学术影响力,立足时代、关切实践,在引领、促进艺术创作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彰显出理论的巨大力量,塑造出我院“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传统。
中国艺术研究院又是国内艺术创作的重要机构之一,注重艺术学科理性思考与创造能力的融合,以艺术创作与艺术理论研究成果的最大化来服务社会。近十余年来,我院相继成立了中国画院、中国油画院、中国书法院、中国篆刻艺术院、中国雕塑院、T笔画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等一系列专业创作机构,集聚了以田黎明、杨飞云、何家英、赵建成、谭平、朱乐耕、管峻、骆芃芃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技艺精湛、成就斐然的优秀艺术家,形成了门类齐全、老中青梯队完整、在编和聘用兼有的创作人才队伍。这些机构依托中国艺术研究院雄厚的艺术学科平台,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在广泛而高层次的世界文化交流中,博采众长,以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和根植于心的人文情怀,实现艺术创作“艺精于理、术化于道”的宗旨,厚植文化自信之根。
近年来,我院在努力建设艺术研究、艺术教育、艺术创作、“非遗”保护和文化智库“五位一体”战略格局进程中,艺术创作和研究更上层楼,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艺术家们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开展了一系列有质量、有引领作用的创作实践活动,推出了一系列有影响的艺术精品和扬正气、接地气、聚人气的艺术展览,建立了以艺术创作指导委员会为主体的艺术指导和评价体系。同时,我院着力引进艺术创作人才,加强艺术创作力量,既是发扬这一传统,也是尊重艺术发展规律,力图通过学风熏陶、情感联系、机制激励,将研究与创作实践有机融合起来,促进研究与创作的共同繁荣。
我们坚持正确导向与尊重艺术规律相结合,鼓励艺术家抒写家国情怀、突出艺术个性,倡导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把艺术立意与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将浓厚的民族情怀、强烈的文化担当和高标准的创作要求凝练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面貌、中国气派的精品力作。我们将“深人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当作艺术创作的中心工作,广泛动员、精心筹划、保障到位、锐意创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建立了常态化的创作机制。艺术家们也通过这样的活动,打开了视野,丰富了内心,提升了境界,找到了融合艺术感受与理论反思的契合点。我们也通过很多主题活动、艺术展览来推动或者反映艺术家在这个愿景引领下的付出和成果。
苏轼曾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系列》丛书也是在这样的艺术创作观念下应运而生的。丛书所收录涵盖了中国画、书法、篆刻、油画、雕塑、手工艺等在内的各艺术创作门类优秀艺术家的重要代表作品,扼要收录了艺术家的创作体会和理论思考。收录的艺术家不仅有从事专业创作的,还有从事研究、教学、编辑和行政管理工作的,也包括少量我院聘任的艺术家。艺术家们各擅其长,艺术表现形式各异,但整套丛书却能够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艺术家们在时代感召下对艺术的追求和思考,可谓蔚为大观。
今后,艺术家们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历次全会的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特别是《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用艺术家的文化自觉,深切体验时代和社会的真善美,以艺术的方式融化在作品中,以艺术家对国家和人民的赤诚之心,创作出更多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待的精品力作!
杨华山,1959年生,山西省万荣县人。曾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书法院,获硕士学位。
现为中同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委员会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美术创作中心主任、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同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协会理事。
曾在美国、日本等同家举办书画展览。应邀为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毛主席纪念堂等创作巨幅画作。作品被同内外博物馆等文化机构收藏。出版有《杨华山诗书画作品集》《学院派精英杨华山》等。
艺术自述艺术感悟\\2艺术作品徐文长造像\\10子猷赏竹图\\12望梅图\\14踏雪寻梅\\16玄武龟蛇\\18庄生梦蝶\\20闲居图\\22蒲团翻书图\\24深谷幽兰\\26携友访梅图\\28观松图\\30孔子授学图\\32泽畔高士\\34慈航普渡\\36《爱莲说》诗意\\38松荫高士图\\40关云长夜读春秋图\\42宋人笔意\\44人文渊薮\\46庄周悟道\\48罗汉图\\50京剧人物条屏之马连良\\52京剧人物条屏之周信芳\\52京剧人物条屏之奚啸伯\\53京剧人物条屏之程砚秋\\53京剧人物条屏之杜近芳\\54京剧人物条屏之谭元寿\\54京剧人物条屏之张君秋\\55京剧人物条屏之裘盛戎\\55诸葛亮造像\\56庐山高士图\\58枯木尊者\\60安得图\\62水岸啜茶图\\64渡水图\\66松院品古图\\68泽畔行吟图\\70松荫闻道图\\72清院雅集图\\74春风杨柳图\\76松荫高士图\\78夷惠圣尊图\\80应真图之二\\82孑立秋风图\\84松涛山色\\86游艺维虔见画图\\88桃源仙凡图\\90应真图之一\\92祥龙献瑞\\94郭熙《早春》笔意\\96《爱莲说》诗意\\98东坡幽居图\\100罗浮仙子\\102双清图\\104玉骨雪肌\\106暗香浮动\\108暗香疏影\\110石生古干意自奇\\112铁骨冰肌\\114繁枝双雀\\116创作思考“金石入画”与我的人物画创作\\120临摹?写生?创作谈\\121拙墨堂随笔\\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