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原上草(话剧)》以话剧剧本这一文学载体,搭建了东北大学从建校到流亡再到复校的历史脉络,刻画了一群忧国忧民有报国之志的东大师生人物形象,帮助学生了解东大校史,培养学生的爱国、爱校情怀。
1929年,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成立,男主角顾修捷,女主角宋瑾知和他们的朋友们作为第一批学生进入了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在这里他们相识、相知、相爱,但随着硝烟战火的蔓延,他们的命运也发生了转折。他们中的一些人战死沙场,一些人为救国复校不懈奋斗,献出了无悔的青春。用白居易的这首诗来描述东大的历史与现实十分贴切,东北大学不屈不挠,历经磨难仍然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只要遇到和煦的春风就能重放异彩的离离原上草。
今年是东北大学这所饱经历史沧桑的学校95岁华诞,岁月的年轮刻印在了这棵仍然充满青春活力的大树上,也刻在了莘莘学子感恩母校的心田里。
在2013年迎接东大90岁生日的时候,文法学院领导班子讨论通过什么形式来表达师生的祝福。时任文法学院院长的我提出了编写和演出一部以东北大学的历史为背景的原创话剧,大家表示赞成。
于是我们就组建了一个以学生为主的创作团队,我提出了这部话剧的整体构思:以东北大学从建校到流亡再到复校的历史脉络为主线,以中国波澜壮阔的现代史为背景,构思一群忧国忧民、有报国之志的东大师生人物形象。其中男主人公出身寒微但才华横溢,女主人公出身国民党高官之家但有反传统的思想。他们两人在读书期间产生了感情,并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和追求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历史洪流中,最终因为国共内战而天各一方。男主人公留在了大陆,女主人公去了台湾,两人尽管互相思念却无缘相见。终于,海峡两岸的关系开始转暖,在东北大学校庆之际,学校邀请海内外校友回母校,女主人公虽然年事已高,但是仍然想方设法地回到母校,却听到了男主人公故去的噩耗。于是在树荫下,女主人公含泪为学生志愿者讲述他们的故事……人物是虚构的——这为编剧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历史是真实的——这为人物的命运提供了不平凡的大背景。我想象着把这个故事编成话剧一定很好看!
在辅导员王一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亲自操刀下,学生们日思夜想,一遍一遍地修改剧本,他们的想象力、文学功底和创新能力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想,剧本初稿很快就完成了。我为我们的学生有如此出色的文学才华、想象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感到自豪和骄傲!人物形象设计丰满,每个人的名字都寓意深刻,构思煞费苦心,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对话设计简洁生动,充满创造性和时代气息,一个个民国时代英勇抗争、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而献身的东大学子形象跃然纸上!很多对话内容令人拍案叫绝!
在认真阅读剧本后,我感觉剧本过于严肃,表演出来可能会显得枯燥。毕竟话剧作为文艺作品要有观赏性,而且东北大学的历史尽管悲壮,但是悲中也应该有欢乐,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于是我又建议在剧本中增加一个有趣味性的人物,而且建议表演时用东北方言,作为“调味料”,能够让观众在紧张、悲壮的总体感受过程中适度放松一下,发出会心的笑声。于是学生们奇迹般地创作出了一个叫作袁居辉的人物,虽语言幽默但人物性格并不滑稽,仍然是一个有理想的东大学子,最终为国捐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