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一个以快代慢的大加速时代。网络从业者讲求自我颠覆,否则就会被颠覆。马克·扎克伯格、拉里·佩奇、杰夫·贝佐斯,这三位Facebook、谷歌、亚马逊老板的共通点是:不仅心怀远大,而且惊恐万分。他们担心更快的事物随时出现,夺走他们的用户;担心自己的步伐还不够快,快不过大众的喜新厌旧。
英国资深互联网记者、剑桥政治学者科尔维尔调研了互联网、技术、政治、经济、新闻、社交、物流和未来发展等领域不断加速的趋势。他认为,当前人们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建设一个*伟大、富足的社会,要么继续自私贪婪,迎来惨痛的结果。选择哪条路,要看我们是甘于沦为大加速的奴隶,还是积极成为引导大加速的主人。
1.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从不懈怠,他坚信快的事物必将取代慢的事物。颠覆自己,否则你将被颠覆。
2.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一个速度狂,一个极简主义者。如果不够快,那就死定了!
3.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相信,他们不过是顾客的奴隶,更快的事物随时会出现,只有彻夜无休的编程马拉松才能让人心安。
4.英国*新闻记者、剑桥大学国际关系硕士、21世纪项目全球研究员罗伯特·科尔维尔为你历数这世界加速狂奔的方方面面。剖开混乱繁杂的事物表面,带你看清全球趋势。
一切物体皆在运动、奔跑、急速变化。
未来主义画派的技巧宣言
下次你走在街道上,请留意行人的脚步。不消片刻,你便会发现,无论你身在何处,周围的行人是多是少,他们都是一个紧跟着一个地向前行进。你可以想办法打破这种模式,刻意加快或放慢脚步;可稍有懈怠,你就会发现,自己只有步幅大小有所变化,步速
依然和周围人一致。
仔细想想,你可能会感到不可思议。我们对节奏与生俱来的感知是如此之强烈,内在的节拍是如此之强劲,以至连意念都无法与之抗衡。即使你耳朵里插着耳机,听着音乐,情况也不会有什么变化。也许你的手机正放着舒伯特的曲子,而在一侧行走的人正在听Jay-Z的饶舌歌曲,但你们的步伐还是会完全保持一致。
我们之所以会不自觉同步,是因为一种叫作节律同步(entrainment)的生物学现象。在其影响下,生物体的生理节奏无意识地相互调节,达成一致。正是因为这股神奇的力量,燕子整齐划一地在天上盘旋或俯冲;狨猴加快或放慢交流的速度,去适应同伴们的节奏。于是我们很自然地认为,我们之所以会在步行时不自觉地和周围人同步,是因为在我们体内有某种像心跳那样的原始生理节奏。但其实,真正的原因在于我们所处的环境。人们所处的地
点不同,步速也会有所不同:有时我们的步子像蜗牛一样缓慢,有时我们的步子像野兔一样飞快。
决定我们步速最关键的因素是我们所处环境的特征。而城镇越大,居民走路越快。有人曾说,19世纪普通纽约人走路时,总像是前有可口的晚餐在等着他,后有警察在追赶他。如今,在城市长大的孩子逛超市的速度,是小城镇长大的孩子的两倍,后者花在和超市工作人员沟通或查看商品上的时间,要比前者多出许多。不仅如此,如果你让人们注意一定时长的声音停顿,来自人口逾百万城市的人声称停顿的长度,是那些来自农村的人所感受到的两倍。
但是,这种差异的形成因素并不只是取决于社群大小,还取决于社群文化。一位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心理学家罗伯特·V. 莱文(Robert V. Levine)来到巴西休假。在休假期间,他发现美国人对守时的重视与当地悠闲的文化格格不入。于是他决定集中研究世界各地生活节奏的差异。20世纪90年代初,他和他的学生历时三年,前往31座不同的城市,测量了各种与生活节奏相关的差异。
他们的研究显示,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工业化程度越高,文化越倾向个人主义,这个国家的生活节奏就越快。西欧和日本忙忙碌碌,而非洲和拉丁美洲却悠闲散漫。美国范围内,东海岸节奏最快,西海岸次之,而中部地区则慢悠悠地跟在后面。
然而,文化会随着时间改变,与此同时,生活节奏也会跟着发生变化。2006年,一位来自英国的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Richard Wiseman)在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的协助下,再次进行了莱文的实验。该协会在全世界32个城市的职员在8月的一天走上街头,像十年前莱文的团队所做的那样,他们在各自城市的中心地带标出一段60英尺(约18米)的无障碍人行道,然后端杯咖啡,开始用秒表计时。
这项实验发现,世界各地的行人走过同一段路所花的时间,整体上比20世纪90年代初减少了10%。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亚洲的城市也不幸中了这种叫作速度的传染病。莱文当年曾惊奇地发现,虽然东方繁荣喧闹的城市一直以匆忙著称,但那里的生活节奏远没有僵化的旧欧洲快(他提出的解释是因为东方城市的气温更高)。不过,在两项实验中间的那些年里,新加坡和广州的生活节奏从排不上名次,到和最匆忙的西方首都不相上下这种趋势正如亚洲经济先是学习西方高度活跃的气质,然后将这种气质变得更强一样。发展中国家在美国和欧洲的大规模文化帝国主义影响下,似乎不仅学到了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文化特色,还被传染了忙碌感。
罗伯特·科尔维尔(Robert Colvile),英国政治学者、专栏作家、资深互联网媒体人,硕士毕业于剑桥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现为SKY新闻台常驻学者,21世纪研究项目(PS21)全球研究员。他曾任门户网站BuzzFeed英国区新闻主任,《每日电讯报》时评编辑、首席作者,文章曾刊于《金融时报》《旁观者报》等主流媒体。他的研究报告《互联网如何影响英国政治》被原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赞誉有加。
引 言
大加速
本书的七个主题
第一章 永不停息的革新
芯片改变一切
颠覆简史
创造性破坏的继承者
顾客永远是对的
越庞大,越幸运
今天的硅谷,明天的世界
第二章 大脑的反应速度
欲罢不能的愉悦感
注意力碎片化
现代社会压力山大
被钉在办公桌前的人
无眠的漫漫长夜
学会自我调整
第三章 方便快捷的交友套餐
少女塞尔达的故事
塞尔达的青春期
坦诚相待之祸
欲求加速,欲壑难填
右滑喜欢与婚外情
性爱机器人为您服务
这样的社会并不存在?
第四章 速度裹挟艺术
轻浮的艺术快餐
深沉的艺术享受
音乐行业的赢家通吃
市场趋势:随大流
茁壮生长的草根
游戏市场的两极分化
谁还需要人类呢?
第五章 今天的明日要闻
新闻跑的比记者快
新闻越快,质量越烂?
电视新闻的困境
新闻消费的新途径
前所未有的深度新闻
未来新闻自动化
第六章 狼狈的政治速度
生命不息,竞选不止
政府VS 新闻与网络
发胖的政治家
民主政治与看脸的时代
反复无常的民意
不知所措的政府改良
信息化政府的代价
注定不完美的未来
第七章 时间就是金钱
目光短浅的金融市场
混乱中的赌博心理
福祸相依的金融速度
所向披靡的股市网虫
贸易的光速赛跑
正义的高频交易
拔电源也无法拯救的闪电崩盘
股市风险控制
第八章 特快星球的人类
堵车导致大减速
脆弱的货物链条
亚洲走向全球
更繁华的城市
第九章 加速奔向毁灭?
人类的毁灭性胃口
全球夏季与单调口味
富足星球的错觉
从盛宴到饥荒
地球已到达极限?
农业新技术,不止转基因
未来是光明的
结 论
衰老的星球居民
充满可能的未来世界
人类的最后一项发明
致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