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年)生于广州(今属广东)。祖籍渤海千乘(今山东高青),自十世祖晋欧阳质避祸南迁,遂为潭州豪族。欧阳询祖父欧阳琯正以克定岭南之功,出任广州刺史。其后晋升为开府仪同三司、征南将军,封爵山阳郡公,天嘉四年(563年)卒于任上,由欧阳询之父欧阳纥承继爵位。欧阳纥曾随父平定岭南,其后继任广州刺史,都督交、广等十九州诸军事十余年,颇具政绩,史称“威惠著于百越”。至陈宣帝陈顼因纥久在外郡,疑其怀有二心,征召人朝拜为左卫将军。纥惧,乃据广州起兵反叛。翌年,兵败伏诛,家口籍没,惟欧阳询因隐匿独免于难。时为太建二年(570年)正月,欧阳询年14岁,由其父友陈尚书令江总收养。
开皇九年(589年)陈亡,欧阳询随养父江总入隋,客居长安。仕太常博士,虽与同僚褚亮等人奉诏参修《魏书》,但文名未起,仅以善书名重长安。隋亡,欧阳询与虞世南并为窦建德的东夏王朝所留用,欧阳询任太常卿为朝廷礼仪方面最高执行长官。两年之后,夏王朝被秦王李世民讨平,欧阳询作为降臣人唐。因欧阳询是唐高祖李渊的旧友,遂为五品给事中,是集谏、宪、注于一身的门下省常务长官。奉诏参修《陈书》,领修《艺文类聚》,尤其以《艺文类聚》最为著称。
欧阳询人唐官至银青光禄大夫,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勃海县男。楷书严谨峻拔,森严险厉,用笔瘦硬劲健,结体取纵势,气息内敛,世称“欧体”。传世楷书代表作有《皇甫诞碑》、《化度寺邕禅师塔铭》、贞观五年三月立于山东章丘的《房彦谦碑》、贞观六年(632年)四月所刻的《九成宫醴泉铭》、贞观十一年(637年)十月立的《虞恭公温彦博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