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历代序跋题识辑证》包括以下诸方面内容:一、公序本、明道本系统的版本特征;二、明道本、公序本学术价值和版本价值估测;三、明道本抄本的流传递藏;四、黄刊明道本的价值及学术意义;五、张一鲍本的版本特征及其校勘者;六、许宗鲁本的版本特征;七、清人递相校宋的学术活动及其依据;八、金李本的基本特征及其校勘;九、《国语补音》的版本源流;十、递修本的时代标识及其主要特征;十一、诗礼堂刊本的价值及其影响;十二、《国语》和《左传》的关系;十三、《国语》具体版本的校勘;十四、《国语》的文章风格;十五、《国语》论着的基本内容、学术价值、校勘。
作为一种文体,序跋自然有其风格韵致,古今文章家多有妙论,兹不具引。从学术文献角度而言,序跋的价值不容小觊。今检王国强《中国古籍序跋史》一书全部七章,用了四章的篇幅来谈古籍序跋的文献价值,可见序跋的重要性。
《国语》专书有序,现存最早的是韦昭《国语解叙》,韦叙也是目前可知现存最早的较有系统的《国语》研究文献。韦昭《国语解叙》所言涉及四个方面:一、左丘明及其与《国语》的关系;二、《国语》的性质、内容及其功能;三、《国语》的考校及其研究脉络;四、《国语解》的撰作动机、撰作方式及其发明。就韦昭《国语解叙》所述而言,其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此后则是柳宗元的《非国语序》,该序文字数较少,扼要阐述了《国语》的文章风格、思想特点以及作者撰作《非国语》的缘由。
宋代学者论述《国语》的文字较多,散见在书信、笔记、语录中,唯一的一部着作是宋庠的《国语补音》。宋庠在《国语补音叙录》中对《国语》学术史进行了梳理,同时也说明自己撰作《国语补音》的缘起、校订《国语》所依据的传本等。
明代是《国语》刊刻昌盛的时代,刻书者往往撰写有刻书序,对《国语》的传本特征、内容、学术价值、社会功能以及刊刻缘起等多有交待。且从明代开始,已经有他人撰序置于《国语》传本或《国语》论着书端。
清代是继明代之后《国语》刊刻的第二个繁荣期,也是《国语》研究着述较多的时期,故而《国语》序跋也比较丰富。由于去今未远,清人的《国语》批校本大部分都保留到了今天,这些批校本上多有题跋。题跋的题写比较灵活随机,又提供了不少史料。大致包括以下诸方面内容:一、公序本、明道本系统的版本特征;二、明道本、公序本学术价值和版本价值估测;三、明道本抄本的流传递藏;四、黄刊明道本的价值及学术意义;五、张一鲍本的版本特征及其校勘者;六、许宗鲁本的版本特征;七、清人递相校宋的学术活动及其依据;八、金李本的基本特征及其校勘;九、《国语补音》的版本源流;十、递修本的时代标识及其主要特征;十一、诗礼堂刊本的价值及其影响;十二、《国语》和《左传》的关系;十三、《国语》具体版本的校勘;十四、《国语》的文章风格;十五、《国语》论着的基本内容、学术价值、校勘。概括言之,这些序跋题识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价值:一、为后世留下了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国语》传本与刻本资料;二、为研究明清时期《国语》刻本底本以及各本渊源提供了证据;三、正式确立了《国语》的两大版本系统。此外,日本江户后期的《国语》传本和《国语》论着多有序跋,交代该论着的撰述缘起、刊刻情况等,且日本学者在序跋中对《国语》的教化功能多有揭示,这是中国本土学者极少涉及的。 日本学者的序跋题识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国语》研究史料。
晚近以来,《国语》出现了好几种注本、译本和句读本,还有旧刊影印等,其书前也多有他序、自序和例言,对《国语》的学术价值、研究脉络等多有探讨。
因此,对《国语》序跋题识的历时整理,实际上就是对《国语》研究历时脉络的梳理,既可以推动《国语》研究史的深入,也可以促进《国谙》本体研究。
序言
凡例
《经义考·国语》
《国语解》序
《非国语》序
《国语补音》叙录
答刘壮舆论《国语》书
正《国语》说
题《国语》
读《国语》二首
读《国语》
《春秋传类编》序
朝鲜集贤殿校本《国语》识语
《释(国语)》序
《释(国语)》跋
古本《国语》
《国语》戴锈识语
《国语》二十一卷《补音》三卷
重刊《国语》序
刻《国语》序
《国语,国语补音叙录》后案
《国语,诸国世系说》后案
《国语古文音释》识语
许宗鲁本《国语》蛾术老人跋
《国语》序
《国语》后序
刊《国语》序
《左国腴词》叙
合集《国风》《国语》《国策》三书
《檀弓国语评林》序
《国语》童思泉识语
刻《国语》序
校补《国语》凡例
跋《国语》后
《国语钞评》序
孙司马《左国选评》题辞
《左氏内外传异同》序
《国语抄评》序
刻《国语抄评》序
叙《国语抄评》后
镌《左氏春秋内外传类选》序
《国语髓析》序
《国语髓析》后序
《国语髓析》序
《国语裁注》按语
《国语裁注》跋
《国语》叙
《国策》《国语》选评序
《国语》序
……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