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影响因素风险形成机理融资前风险静态评价融资后动态风险监控和预警风险共担与化解机制为研究主线,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从系统视角分析了融资风险的影响因素,运用系统动力学定性剖析风险涌现机理;构建数学模型,结合数据挖掘技术对融资前后的风险进行评价、监控和预警,并提出建立风险共担与化解机制的相关建议。
知识产权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引领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近几年,我国知识产权申请量和授权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专利领域相继实现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和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两个100万件。与之相对,科技型企业缺少资金及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已经制约其正常发展,缓解企业资金困境迫在眉睫。运用企业优质知识产权资源解决企业资金困境既能激活沉睡的知识产权,又能满足企业发展所需资金,是一个一石二鸟的策略。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深入实施,国家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加快促进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源融合,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涉及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企业、中介结构(资产评估事务所、担保机构和律师事务所等)以及政府部门等多主体参与,其风险的复杂性导致银行及中介机构一直保持谨慎态度,从而增加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推广的难度。如何有效地识别风险、筛选风险、度量风险并监控风险,提出降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的措施成为当务之急。因此,作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系列丛书之一,专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管理》作为丛书的重要构成部分即将付梓出版。
本书以质押融资风险影响因素风险形成机理融资前风险静态评价融资后动态风险监控和预警风险共担与化解机制为研究主线,构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研究框架。本书的特点如下所述:首先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涉及的多主体作为一个整体工程,从系统视阈结合典型融资模式对融资风险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运用系统动力学定性研究各风险子系统的风险形成路径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涌现的机理;其次运用模糊评价方法,结合数据挖掘技术,对融资前风险进行静态评价,实现质押融资企业的优选;进而运用Kalman滤波方法对融资后的动态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最后以不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为背景,提出了建立风险共担与化解机制的相关建议。
本书丰富的内容得益于作者多年来对科技金融服务于企业发展的关注以及对科研工作的热爱。全书由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尹夏楠副教授和鲍新中教授共同完成,其中,第八章由鲍新中撰写,其他章节由尹夏楠撰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参阅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许多研究成果,同时,鲍新中教授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朱莲美教授为本书的撰写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需要银行、企业、中介结构及政府部门等多主体的协同合作,不同主体之间存在利益共享与竞争的动态博弈关系,风险也将随着质押融资模式的创新不断变化,针对融资风险的研究也将是一个持续探索和优化防控的过程。本书的贡献在于构建了完整的质押融资风险理论研究框架和崭新的分析视角,希望借此能够为丰富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指导融资业务进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价值。
2018年8月18日
鲍新中,博士,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会计学科带头人,创新企业财务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北京市长城学者培养计划入选者,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国际会计前言》杂志编委。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省部级课题、北京市教委教改课题、以及企业委托课题数十项。在SCI、SSCI国际期刊及《中国管理科学》《系统管理学报》《科学学研究》《管理学报》等国内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主编或参编著作及译著十余本,2005年和2011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两次在美国德克萨斯阿灵顿大学(UniversityofTexasatAlington,UTA)进修并从事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企业财务管理、知识产权运营等。E-mail:xinzhongbao@vip.sina.com。
尹夏楠,博士,北京联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会计专业负责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高级国际财务管理师。近年来主持并参与北京市社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及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在《华东经济管理》《科技管理研究》等国内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和参编著作、教材十余部。E-mail:gltxianan@buu.edu.cn
第一篇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第一章引言3
1.1研究背景3
1.2研究问题的提出6
1.3研究目的和意义8
第二章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10
2.1基本概念界定10
2.1.1知识产权的概念界定10
2.1.2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概念界定11
2.1.3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的概念界定12
2.2知识产权融资风险研究综述12
2.2.1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相关研究13
2.2.2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影响因素相关研究15
2.2.3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形成机理相关研究15
2.2.4知识产权价值估值风险相关研究16
2.2.5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监控和预警相关研究18
2.3研究述评19
第二篇风险形成机理篇
第三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流程与风险影响因素分析25
3.1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典型流程分析25
3.1.1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典型模式25
3.1.2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典型运行流程26
3.2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影响因素分析28
3.2.1外部环境影响因素28
3.2.2内部系统影响因素30
3.3本章小结34
第四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形成机理分析35
4.1系统动力学在风险分析中的优势及建模基础35
4.1.1系统动力学原理35
4.1.2系统动力学引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析中的优势36
4.1.3系统动力学建模目标和系统边界37
4.2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子系统及其形成路径分析37
4.2.1政府与产业风险子系统及其形成路径38
4.2.2信用风险子系统及其形成路径38
4.2.3知识产权自身风险子系统及其形成路径39
4.2.4操作风险子系统及其形成路径39
4.2.5主体间关系风险子系统及其形成路径41
4.3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传导与涌现机理分析41
4.3.1质押融资风险的传导路径41
4.3.2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的涌现46
4.4本章小结48
第三篇风险评价与预警篇
第五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前风险的静态评价51
5.1Vague集和TOPSIS方法在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现状52
5.2基于Vague集TOPSIS方法的基本理论52
5.2.1Vague集理论53
5.2.2TOPSIS方法的原理55
5.2.3基于Vague集的TOPSIS方法的理论57
5.3构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静态评价指标体系60
5.3.1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60
5.3.2构建风险静态评价指标体系61
5.4基于Vague集TOPSIS方法的质押融资风险静态评价64
5.4.1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64
5.4.2评价指标的量化分析65
5.4.3构造评价指标Vague集的评判矩阵68
5.4.4构建适合度矩阵SM70
5.4.5确定VPIS和VNIS71
5.4.6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72
5.4.7计算欧式距离d i和d-i及贴近度(Ai)74
5.4.8按贴近度值的大小进行排序及结果分析76
5.5本章小结78
第六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后风险的动态预警79
6.1Kalman滤波在质押融资风险预警中的适用性79
6.2Kalman滤波方法原理81
6.2.1Kalman滤波算法82
6.2.2质押融资风险预警空间状态模型的建立85
6.2.3预警空间状态模型参数的计算87
6.3融资风险动态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样本的选择88
6.3.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88
6.3.2样本公司的选择90
6.4质押融资风险预警动态数据分析与处理92
6.4.1动态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92
6.4.2动态数据的全局主成分分析94
6.5基于Kalman滤波的质押融资风险预警99
6.5.1不同预警程度的划分99
6.5.2预警阈值的确定101
6.6Kalman滤波模型结果及其动态分析102
6.6.1检验样本的质押融资风险状态结果102
6.6.2检验样本的质押融资风险预测结果102
6.6.3模型结果的动态预警分析109
6.7总体判别准确率分析111
6.7.1总体预测精度分析111
6.7.2模型分类识别精度分析111
6.8本章小结113
第四篇风险共担与化解机制篇
第七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共担与化解机制117
7.1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共担机制117
7.1.1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所面临的风险117
7.1.2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共担机制的类型119
7.2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北京模式中的风险共担机制123
7.2.1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北京模式简介123
7.2.2以银行视角分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北京模式风险共担与
化解机制124
7.2.3以政府视角分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北京模式风险共担与
化解机制125
7.3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浦东模式中的风险共担机制127
7.3.1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浦东模式简介127
7.3.2以银行视角分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浦东模式风险共担与
化解机制128
7.3.3以政府视角分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浦东模式风险共担与
化解机制129
7.4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武汉模式中的风险共担机制131
7.4.1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武汉模式简介131
7.4.2以银行视角分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武汉模式风险共担与
化解机制133
7.4.3以政府视角分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武汉模式风险共担与
化解机制134
7.5本章小结136
第八章基于集群信用互助和保证资产价格收购的风险共担机制137
8.1基于中小企业集群信用互助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共担
机制137
8.1.1产业集群与集群信用互助中小企业融资138
8.1.2知识产权集群信用互助担保的特征139
8.1.3知识产权信用互助的信用重新分配过程140
8.1.4集群信用互助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140
8.1.5基于集群信用互助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共担机制
评析142
8.2基于保证资产价格收购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共担
机制143
8.2.1保证资产价格收购机制143
8.2.2保证资产收购价格机制的特点144
8.2.3基于保证资产价格收购机制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146
8.2.4基于保证资产价格收购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共担机制
评析146
8.3本章小结147
第九章结论、建议与展望149
9.1研究结论149
9.2建议151
9.3研究局限与工作展望153
附录155
附录1155
附录2融资风险预警阈值主程序160
参考文献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