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制造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成果与制造范式转型的现实需求相融合的产物。本书在对可持续制造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把生态创新作为制造业从传统范式向可持续范式转型的重要手段,以重庆为例,从工艺生态创新、产品生态创新、组织生态创新、商业模式生态创新4个方面研究制造业转型的整体状况、采取的主要措施及面临的核心问题。
从工艺、产品、组织、商业模式等层次,提出制造业实施生态创新的步骤及内容,可为企业提供向可持续制造转型的行动路线图;为政府制定相应的激励和调控政策提供制度设计图;并为制造企业创造性解决自身转型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可持续制造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成果与制造范式转型的现实需求相融合的产物。传统制造范式无法通过渐进改良而消除的弊端和全球制造业在21世纪面临的严峻挑战,使可持续制造成为世界各国制造业转型的共同取向。本书在对可持续制造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构建出评价制造业可持续性的指标体系,以重庆为例,对制造业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把生态创新作为制造业从传统范式向可持续范式转型的重要手段,从工艺生态创新、产品生态创新、组织生态创新、商业模式生态创新4个方面研究重庆制造业转型的整体状况、采取的主要措施及面临的核心问题。力图在丰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为制造业转型提供总体行动框架,并为政府制定转型的政策支撑体系提供需求侧实证依据。
可持续制造是一种能使制造业在减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经济绩效,带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同时改善雇员、消费者、社区居民等利益相关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最终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新制造范式。制造业可持续性的提高是在不减少生态、经济、社会任何一方资本存量的同时实现三种资本总和增加的帕累托改进。
本书按照基于主题的框架,建立起涵盖生态、经济、社会3个维度,包括自然资源使用、废物排放、企业经济绩效、行业竞争力、促进社会发展和内部公正6个主题的地方制造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具体指标评价自2004年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后重庆制造业的可持续性变化情况。发现:虽然重庆制造业自2004年实施战略调整后,总体上实现了经济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的提升,但未来的发展存在众多隐忧。按照生态创新的层级模式,重庆制造业已普遍进入以效果为导向的工艺生态创新阶段;产品生态创新尚未成为企业的普遍取向;虽然大部分企业已经在实际运营活动中实施了一些零散的组织生态创新行为,但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大都不健全,企业间围绕产品价值链的合作率较低,工业共生网络生长缓慢;商业模式生态创新开展较少,主要的倾向是实施产业链纵向延伸策略。
研究发现,企业规模和所有权性质这两个组织特征与生态创新的开展有一定相关关系。企业规模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社会影响力和资源拥有量,所有权性质则对组织文化特征和管理模式有较大影响。除此之外,生态创新还受其它因素的影响。较之工艺生态创新,产品生态创新更强调市场导向、更重视内外协同、更需要先进企业文化的催化及温和竞争环境的涵养。在众多影响商业模式生态创新的因素中,新技术的诞生和企业家的战略眼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态创新比起一般创新更需要公共政策的驱动。但针对不同类型的生态创新,政策发挥作用的着力点有所不同。推动工艺生态创新,政策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创新动机、再分配创新资源、扩散创新成果、保护创新收益;推动产品生态创新的政策应主要作用于市场及营销、内外协同、企业文化、竞争环境4个影响因素,促使企业将环保认知转化为产品生态创新行为;推动组织生态创新的政策重点应放在促进工业共生网络,尤其是生态产业链的构建上,围绕产业链规划、企业的选择和匹配、建立共生机制、环境评估和监控这4个核心要素开展;推动商业模式生态创新,政策主要是促进环境价值观的植入、搭建工业互联网、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并在价值网络中发挥元治理作用。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和补充而成,我要衷心感谢所有对本书的写作给予了帮忙的人们。感谢我的导师钟书华教授,从论文选题、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到论文每一章的撰写,老师都倾注了无数的精力和心血。我常常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位真正能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好老师,也暗暗要求自己以钟老师为榜样在教师岗位上默默耕耘。感谢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邬建国教授为我提供了赴美访学一年的机会,邬老师的敬业精神和爱国热忱深深感染着实验室的每一位访问学者。邬老师的严格要求使我不负光阴,在一年的时间里不仅学习了两门可持续性科学的专业课程,而且完成了博士论文初稿。感谢重庆两江新区党工委的朋友,以及梁海卫、曾鸿斌、张育英、余福康、冯水和、钟兴、李勋华等同学和校友在我开展调研期间提供的大力支持。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不可能完成数百份问卷,也不可能顺利地走访数十家企业。感谢知识产权出版社的石红华女士,在她的帮助下本书才得以顺利面世。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求学和科研中遇到挫折时,爱人的安慰、鼓励和支持是我屡败屡战的坚实后盾;给孩子树立一个积极进取、坚强乐观的榜样,是我坚持学习的不竭动力;年迈的父母多年来毫无怨言地帮我照顾孩子,是我安心学业的重要保障。谢谢所有在我事业上和生活中曾给予帮助的人们!你们让我感受到做科研既是一件有价值的事,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何岚
2018年7月
何岚(1974-),女,湖北黄冈人,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博士,西南大学讲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外可持续制造研究述评 5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14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可持续制造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17
2.2 生态创新理论及其与可持续制造的关联 35
2.3 向可持续制造转型的总体行动框架 41
3 重庆制造业发展概况及可持续性评价
3.1 重庆制造业发展概况 45
3.2重庆制造业可持续性评价 51
3.3 重庆制造业生态创新研究数据的获取 64
4 制造业工艺生态创新分析
4.1 重庆制造业工艺生态创新概况 68
4.2 组织特征对工艺生态创新的影响 71
4.3组织特征影响工艺生态创新的作用机理 83
4.4 政策启示 88
5 制造业产品生态创新分析
5.1 重庆制造业产品生态创新概况 90
5.2 组织特征对产品生态创新的影响 93
5.3 产品生态创新的特异性影响因素 101
5.4政策启示 108
6 制造业组织生态创新分析
6.1 重庆制造业组织生态创新概况 112
6.2 组织特征与组织生态创新的关联 119
6.3 工业共生案例分析 137
6.4 政策启示 141
7 制造业商业模式生态创新分析
7.1 商业模式生态创新的内涵 144
7.2 重庆制造业商业模式生态创新现状 149
7.3 商业模式生态创新的机理 151
7.4 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和未来趋势 154
7.5 政策启示 159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162
8.2 研究的不足之处 167
8.3 未来研究展望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