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伦理学史(图文版)》是我国伦理学史方面的奠基之作。蔡元培先生以独特的解读、洗练的语言勾勒出自先秦时期至清末中国伦理学发展史。介绍了我国各个历史时期伦理学界重要流派及主要代表人物,并阐述了各家学说的要点、源流及发展,亦对各时期的伦理学思想进行了褒贬不一、中肯独到的评价。
《中国伦理学史(图文版)/名家小史》分绪论、先秦创史时代、汉唐继承时代、宋明理学时代四大部分,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伦理学界重要的流派及主要代表人物,并阐述了各家学说的要点、源流及发展。该书是第一部系统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发生、发展及其变迁的学术著作,阐述了从孔子到王阳明28位思想家的伦理思想,附录中列叙了戴震、黄宗羲、俞正燮三人的道德学说。
此外,《中国伦理学史(图文版)/名家小史》还收录了《伦理学原理》。
名家撰小史神笔写春秋
百余年前,国运衰微,列强环伺,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在这种情势下,从“闭关锁国”到“睁眼看世界”,许多有识之士怀抱“借西方文明之学术以改良东方之文化,必可使此老大帝国,一变而为少年新中国”(容闳语)的理想,开始正视西学,有意识且积极全面地向西方学习,将之视为可与“中学”对等的学术思想,探讨二者之优点并有机结合以帮助国家富强。
随着新式学堂的创办,留学教育的方兴未艾,“西学东渐”的客观态势业已形成,西方学术思想在中国这块古老的东方大地上得到广泛传播,同时推动了各个学科领域的蓬勃发展。尤其是以新文化运动为起点的,以宣传民主和科学为核心的思想潮流蓬勃兴起,先进的知识分子在这场运动中。受到了新思想的洗礼。思想长期被禁锢的国人得到彻底解放,思想观念得到更新。中国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思想学术的新时代。在这场划时代的思想变革中,涌现了一批声名遐迩、学贯中西的大师级的学者。这些学者以全新的理论工具和严谨治学的态度,对传统文化加以梳理和重新阐释,为现代学术奠定了基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温故而知新,述往事而思来者。”我们出版这套丛书的意义和指归,正在于此。重印昔贤经典,接续学术传统,亦是今日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缘此,我们从浩瀚如烟的民国学术经典中遴选100部篇幅较小、雅俗共赏的史学名篇,取名《名家小史》,以丛书形式出版。这套丛书有一个共同之点,即作者都是世人所敬仰的学者,而各书均是写给普通读者的普及性读物。运笔举重若轻、文字洗练易懂,虽经岁月洗礼和时代考验,至今仍是声名远播、影响至深;是后人传承治学传统、接近经典的桥梁。
这套系列丛书,包含了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字学(包括训诂学)、自然科学等多方面学科的发展史。这些著作,在让年轻一代读者享受备受尊敬的人文学术大师的文化成果的同时,也能感知中华民族五千年不屈不挠的精神和璀璨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自豪感、荣誉感、归属感和凝聚力。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为自己生在中国倍感自豪,因为我们有着几千年的灿烂历史,我们的先人为我们创造了令人骄傲、无与伦比的文明篇章。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历史是经验、教训,是过去的沉淀,是未来的导向;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历史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学习各种历史,不仅可以从中领悟到许多人生哲理,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丰富头脑,亦可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提高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总之,学习历史可以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终身受益,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我们编辑出版这套《名家小史》,均采用民国时期的初版为底本,并进行了精心校订。校订时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将原书的繁体竖排,改为当今通行的简体横排;并对标点符号按现代汉语使用规范做了处理。
2.为了尊重作者及原著,对作者自有文风与习惯性行文遣词、概念术语,以及地名、译名等未做修改,皆仍其旧。
3.对原书中个别涉及原则性的文字,进行技术处理;同时对原书中一些因排印造成的讹误做了订正;如“日”“日”,“己”“已”“巳”等。
限于学力和经验,编校过程中难免存在错讹疏漏之处。敬请广大方家、读者斧正!
《名家小史》丛书编辑委员会
蔡元培(1868年~1940年),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浙江绍兴人,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也是我国近代民族学研究的先驱。1916年10月,四十八岁的蔡元培因教育总长范源濂电请回国就任北京大学校长。高举“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其美学思想对整个思想界和教育界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中国伦理学史
序例
绪论
第一期先秦创始时代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唐虞三代伦理思想之萌芽
(一)儒家
第三章 孔子
第四章 子思
第五章 孟子
第六章 荀子
(二)道家
第七章 老子
第八章 庄子
(三)农家
第九章 许行
(四)墨家
第十章 墨子
(五)法家
第十一章 管子
第十二章 商君
第十三章 韩非子
第一期结论
第二期汉唐继承时代
第一章 总说
第二章 淮南子
第三章 董仲舒
第四章 扬雄
第五章 王充
第六章 清谈家之人生观
第七章 韩愈
第八章 李翱
第二期结论
第三期宋明理学时代
第一章 总说
第二章 王荆公
第三章 邵康节
第四章 周濂溪
第五章 张横渠
第六章 程明道
第七章 程伊川
第八章 程门大弟子
第九章 朱晦庵
第十章 陆象山
第十一章 杨慈湖
第十二章 王阳明
第三期结论
附录
戴东原学说
黄梨洲学说
俞理初学说
伦理学原理
伦理学原理序
序论
本论
第一章 善恶正鹄论与形式论之见解
第二章 至善快乐论与势力论之见解
第三章 厌世主义
第四章 害及恶
第五章 义务及良心
第六章 利己主义及利他主义
第七章 道德及幸福
第八章 道德与宗教之关系
第九章 意志之自由
西洋伦理学家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