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迄今为止中国学者撰写的*一部禅宗通史著作,全面叙述从印度禅学到清末禅宗的流变历史,时间跨度两千多年。本书以系统阐述众多禅思潮、派系、典籍和人物为主,深入分析禅学与戒律学、般若学、唯识学、华严学、天台学、净土、密教的多方面交流和整合,记述了禅学与道教、儒教为主体的中国固有思想文化的冲突、融合和互动过程。本书还注重揭示制约禅宗兴衰的政治、经济、民族和文化等因素,考察禅宗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和对外传播中的作用。同时,本书在探讨诸多重要历史和理论问题方面,提出了不少新观点。
杜继文,1930年生。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科学与无神论》杂志主编。曾任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佛教与无神论的研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主要著作有《佛教史》(主编)、《中国禅宗通史》(合著)、《中国佛教史》(合著)等。
魏道儒,1955年10月出生。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室主任。学术专长为佛教史、佛教思想史,主要著作有《中国华严宗通史》、《中华佛教史·宋元明清史卷》、《华严学与禅学》、《宋代禅宗文化》、《禅宗无门关》、《佛教史话》、《坛经译注》等。
导言
章 禅宗前史禅学和禅僧团
节 禅的性质和作用
一、禅的原始含义
二、中国古典哲学中的禅类观念
三、禅与禅宗
第二节 早期禅法
一、小乘禅数学
二、大乘三昧
第三节 禅学的独立化运动(东晋十六国)
一、北方诸国与佛教神异的流行
二、鸠摩罗什和觉贤的禅籍译介与慧远禅林
三、慧观与南朝宋的禅业建设
四、早期的禅法宗系
第四节 禅僧团的出现和北朝的官禅
一、玄高禅僧团
二、跋(佛)陀和慧光
三、僧稠与僧实
第五节 下层禅众和菩提达摩禅系
一、北朝流民与下层禅众
二、菩提达摩及其禅系
三、传说中的达摩著作和达摩禅
四、慧可的禅理及其意义
第六节 楞伽师与南天竺一乘宗
一、《楞伽经》与楞伽师
二、僧粲和法冲
三、南天竺一乘宗人物
第二章 禅宗的形成及其分布(隋与唐代初期)
节 形成期的历史特点
一、北朝和隋唐的佛教政策与禅僧队伍的变化
二、《起信论》与禅的理论模式
三、初唐定学诸相和禅僧南流
第二节 禅宗 的里程碑黄梅禅系的形成
一、双峰山道信与禅众定居
二、东山弘忍的山居禅学与坐作并重的禅行
第三节 牛头禅系和润州僧群
一、法融和牛头禅的建立
二、牛头传承和润州籍僧群
第四节 弘忍门徒之一嵩山禅系
一、法如禅门
二、老安禅门
第五节 弘忍门徒之二京师楞伽禅系
一、玄赜与净觉
二、《楞伽师资记》中的禅宗诸祖和禅说
1.求那跋陀罗的安心说和禅理学
2.从菩提达摩到粲禅师的安心说与禅理学
3.道信的是心是佛和安心念佛
第六节 弘忍门徒之三京师神秀禅系
一、禅宗的合法化与神秀禅要
二、神秀语录与语录体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