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翁偶虹先生亲自选定并编排的《北京忆旧》为基础,由弟子张景山适当增补删减,并为每一篇文章精心配图,更加方便阅读,也直观传递老北京之美,从而使本书成为一本图文相生的旧京文化撷萃之读物。本书以一位梨园人的视角详细描述了老北京的吃喝玩乐,既有艺术性的,如烟画、烟壶、烧砖艺术等,也有生活性的,如逛庙会、养鸟、种花、货声等。
春明,北京立都后之旧称也。生于斯,长于斯,笔墨耕耘于斯的梨园大家翁偶虹先生,以锦绣醇厚的散文笔触,倾情描述民国时期的北平市井兼及梨园风物。
翁偶虹先生的文字是不朽的。继整理出版《翁偶虹看戏六十年》之后,我陆续整理翁偶虹未刊文丛,接着出版了《梨园鸿雪录》《菊圃掇英录》《名伶歌影录》《钩奇探古话脸谱》,又发现翁先生《刺激在老年》《北京八大怪》《鸽趣》等散佚文字,尤其是长篇手稿《编剧忆旧》近四万字,这部手稿不仅对我们了解翁先生的编剧生涯,对我们研究中国戏曲理论弥足珍贵,也对于我们了解北京文化大有助益。这几篇和《北京忆旧》合并出版,便是奉献给读者的这部《春明梦忆》。《北京忆旧》本是先生自己选定并编排的,所以新版一仍其旧,仅仅删去了《钩奇探古一梦中:收藏脸谱琐记》,因为这篇文字已经收入了《钩奇探古话脸谱》一书中。修订后以《刺激在老年》代序,其余三篇文字附于后,就篇幅而言增补了四分之一。另为了阅读的便利和旧京之美的直观传递,每一篇重新精心配图,这样本书从原来的小册子一变而为目前这个图文相生的旧京文化撷萃之书,以交给读者欣赏和评判。新书题名《春明梦忆》,是恢复了翁先生本来的设想,他特别推重张恨水《春明外史》和张岱《陶庵梦忆》两本书。春明,北京立都后之旧称也。生于斯,长于斯,笔墨耕耘于斯的梨园大家翁偶虹先生,以锦绣醇厚的散文笔触,倾情描述民国时期的北平市井兼及梨园风物,亦醉亦梦,引人遐忆……另,翁先生文章字斟句酌,特注重字词的音色之美。作为经典,我们尊重其语言风格与写作习惯,尊重语言文字自身的发展规律,没有对本书进行现代汉语的规范化处理。
张景山戊戌冬于景翰堂上
翁偶虹(19081994),北京人,自幼酷爱京剧,习净行,后致力于京剧研究并创作剧本。1936年,受聘为中华戏校教师;1939年,为程砚秋编写《锁麟囊》,成为程派巅峰之作。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中国京剧院专业编剧和顾问,其编写的《野猪林》《将相和》《红灯记》等,已经成为流传广泛的经典剧目。亦是戏曲脸谱的研究、收藏和绘制大家。20世纪80年代后,相继出版《翁偶虹戏曲论文集》《翁偶虹编剧生涯》《翁偶虹剧作选》《翁偶虹看戏六十年》《梨园鸿雪录》《名伶歌影录》《菊圃掇英录》《钩奇探古话脸谱》《翁偶虹秘藏脸谱》《北京话旧》等专著。
刺激在老年(代序) [ 1 ] 烟画 [ 1 ] 烟壶 [ 15 ] 烧砖艺术 [ 31 ] 影戏 [ 37 ] 评书与戏曲 [ 46 ] 合作戏 [ 61 ] 北京戏园的变迁 [ 82 ] ??(一)戏园的分布 [ 82 ] ??(二)戏园内部的结构 [ 89 ] 逛庙会 [ 94 ] 消夏四胜 [123] ??(一)什刹海 [123] ??(二)葡萄园 [131] ??(三)菱角坑 [134] ??(四)二闸 [136] 消夏拾趣 [140] 漫话中秋节 [146] 孰谓闹市无春色 [155] ??(一)百鸟鸣春 [156] ??(二)百蝶迎春 [157] ??(三)鹤鹿同春 [157] ??(四)大地回春 [158] ??(五)万象回春 [159] ??(六)梅燕报春 [160] ??(七)麦龙舞春 [161] 春节话旧 [162] 春节杂戏 [180] ??(一)跑旱船 [180] ??(二)耍苟利子 [183] ??(三)耍耗子 [184] ??(四)耍猴儿 [185] ??(五)耍狮子 [187] ??(六)二勇摔跤 [187] 冬日话秋虫 [189] 养鸟 [196] ??(一)悦耳听叫之鸟 [197] ??(二)技艺鸟 [209] ??(三)观赏鸟 [216] 花农张老 [224] 货声 [231] ??(一)流动性的十二月货声 [235] ??(二)长年性的串巷货声 [290] ??(三)街头货声 [305] ??(四)市场、庙会的货声 [308] 北京八大怪 [313] ??(一)第一期八大怪 [313] ??(二)第二期八大怪 [315] 鸽趣 [317] 编剧忆旧 [325]
后记 [3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