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79 元
丛书名: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双一流学科群专项资助
当前图书已被 26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英)阿什利·弗劳利(Ashley Frawley)著
- 出版时间:2019/10/1
- ISBN:9787520142649
-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H0
- 页码:247页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K
本书将“幸福”(及其各种相关术语)的兴起视为一种社会和政治符号学,探索其起源于美国,随后传播到英国和全球的过程。通过深入分析有关幸福的讨论中有影响的“发声者”的书写和视觉修辞及其后续活动,本书认为,幸福成为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是因为那些有影响的、热心的“知情人”在一个情感术语极易产生影响的文化时刻开始讨论这个问题,暗含着对人类情感“脆弱性”模式的肯定,鼓励了一种低期望值的道德观,非常适合(对资本主义)“别无选择”的时代。
前 言
政治家、决策者、专家、文化企业家和媒体认为幸福的价值越来越重要,是21世纪西方社会□有趣的发展之一。在世纪之交,很难想象政党和□□会如此热衷于这样的政策,把幸福作为我们时代的伟大思想加以推进。然而,正如阿什利·弗劳利(Ashley Frawley)博士在本书中所言,幸福经常被作为20世纪旧政策一个真正进步的选择加以呈现。
从历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看,真正引人注目的是,幸福概念为何如此少地受到质疑。偶尔,个别人会遇到定义幸福或进一步阐明幸福概念的要求。决策者所谓幸福可以被有效测量的观点,一些人对之表示怀疑。另一些人则从技术层面和适用工具方面对其进行质疑。然而,就连许多幸福批评家,也含蓄地接受了推进幸福目标背后的假设。的确,把幸福理想化的道德斗士几乎不必辩解,因为幸福已经被当作一个理所当然的概念。
然而,正如弗劳利雄辩地指出的那样,现在,幸福成为一个问题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幸福成为一个问题,令人深感不安,它不断传达着这样一个观点——除非某些政策和治疗技术被采纳,我们大多数人不太可能健康幸福。它让我们相信,如果没有政治或治疗手段干预,我们就注定要陷入不幸福的状态。因此,幸福的神圣化是与人类主体情感和智力资源贬值的趋势相平行的。在社会问题不断被重塑为个人心理缺陷的世界中,幸福目标获得了救赎品格。但是,救赎只能通过专家干预才能实现。
幸福——或幸福的缺席——转变为一个社会问题,是推动政策和技术的前奏,这些政策和技术以人们的行为和情感为管理对象。以前,各种各样的道德家都主动承担起教导人们行善的责任。在当今时代,这一目标已经被让我们幸福的目标取代了。大多数的改革运动——就像推进以幸福为代表的改革运动——有一种将自己转变成狂热的,甚至是武断固执的运动之倾向。那些想让我们所有人幸福的人相信他们是在履行公共职责,不管我们喜不喜欢。然而,赫胥黎(Huxley)《美妙的新世界》里......
1 幸福的“问题”/1
2 一个适宜发声的语境/17
3 社会问题的修辞/38
4 发声者与新闻/55
5 幸福:从前历史到悖论/69
6 内心问题/88
7 拥有幸福/106
8 幸福专业知识/123
9 幸福修辞/141
10 问题清单/166
注释/190
参考文献/202
译后记/248
Ashley Frawl, 威尔士斯旺西大学(Swansea University)高级讲师,主要从事社会学研究。
谭光辉,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符号学与叙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