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科学前沿的大量例证,深入阐述分析,进而揭示“宇宙智慧”的存在,有助于帮助人类认识世界万物在深层次上以及在根本的宇宙维度上的相干性。相干性是宇宙生命和意识出现、演化的前提条件,而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内在和谐,乃是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大到整个宇宙,小到每个事物和每个人,都需要认识到世界的真实本质,以促使每个人承担起对社会与大自然的责任。希望本书能为读者带去生存智慧的感悟,为营造一个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提供指引。
当您打开《宇宙的智慧》这本书时,您会惊喜地发现,人类丰富深邃、奇妙难测的精神世界,通过作者深入浅出的解释和多位哲学学者、社会学家、研究员们的叙述,变得浅显清晰。
欧文?拉兹洛的观点是通过心灵的沟通,去了解别人的感受,并进入他人的内心,充分地感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密不可分的精神境界;从而以纯粹自我的角度去看待、思考、感觉和欣赏事物。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彼此沟通交流,就很难超过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去进行心灵的默契交流,也就无法达到我们所追求的认知高度。
第一部分 古老的问题,崭新的答案
1 我们是谁?
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在这里?
尽管这两个问题看上去很简单,但它们很可能是有史以来最重要、最富挑战性的问题。“认识你自己”,特尔斐(Delphi)的先知这样说,而具有思维的人类在几千年间一直努力这样做。今天,在现代科学与永恒的智慧相遇的前沿,我们能够给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它们比先知与过去的人类能够给出的任何答案更加可信。
我们需要从基础开始。我们是谁?我们是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吗?或者,我们不是它的一部分,或者凌驾于这个世界之上?我们或许具有独特的品质与特点,但科学假设,我们与所有生命一样,是我们所存在于其中的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但这个世界的真实性质是什么?如果我们想要知道我们是谁,我们就需要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非常明显的是,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变得很有根据,非常可靠,尽管它与大多数人想象中的答案非常不同。
这个世界的新概念
根据当代的前沿科学,这个世界并不仅是物质的零碎片段的组合。100多年前,天体物理学家詹姆斯·金斯(James Jeans)曾说过,这个世界不像一块大石头,而更像一个伟大的思想。
在人们思索根本问题的历史开始以来,这就是一个人们熟悉的概念。今天,越来越多的哲学家、科学家以及各行各业敏悟的人们都在质疑,这个世界是不是就是呈现在我们感官里的那种样子。他们意识到,对于这个问题的经典答案——宇宙是在被动的空间与漠然推移的时间内没有感知的物质的运动舞台——不是最终的结论。旧有的概念建立在牛顿的经典力学的基础上,已经走完了自己的道路。现在有一个关于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的新概念。它不是按照机械学定律运行的相分离的微小物质的集合,而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系统,其中一切事物都以某些方式相互联系,超越了过去人们所知的空间与时间的界限。
在这个新概念中,组成世界的事物并不是物质的碎片。令人震惊的是(或许并不那么令人震惊,因为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直觉),它们本质上是振动。构成我们观察到的世界的振动并不是随机的,而是具有高度秩序的:它们是相干的。它们的秩序和相干性告诉我们,它们绝非偶然形成的。我们可以使用物理学家戴维·博姆(David Bohm)提出的一个术语,即这些振动是“内在构建”的。博姆认为,在空间与时间之外有一个深层维度(称其为“隐秩序”),他用内在构建这个术语解释了它是怎样影响了我们在空间与时间之内感觉到的维度的(即“显秩序”)。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通过一种深层维度自发地、有效地内在构建的,我们自己的大脑和思想也不例外。说到底,我们是在空间与时间中形成的内在构建的振动簇,与其他簇具有相互作用并共同进化,其中包括局域的,即此时此地的;也包括非局域的,遍及整个宇宙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