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自我边界,就是让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
自我边界是看不见的,但却真实存在。
心理学研究表明,生活的许多问题与矛盾,都是边界不清造成的。
·经常被人“带跑”,面对压力无法坚持自我。
·不懂拒绝,觉得自己必须对每个热的要求说“是”。
·大包大揽,容易对别人的感受和问题负责。
·专注于爱与无私,以至于忘记自己的底线。
以上都是自我边界不清晰的表现。
自我边界的建立能帮助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责任与权利范围,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
在本书中,心理学家乔治·戴德以边界理论为支撑,结合心理学知识与治疗实践,帮助读者放下边界不清带来的压力与情绪波动,收获将自我独立于他人之外的能力。
经常被人“带跑”,面对压力无法坚持自我。
不懂拒绝,觉得自己必须对每个热的要求说“是”。
无法区分自己的行为是一时冲动,还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专注于爱与无私,以至于忘记自己的底线。
……
以上都是自我边界不清晰的表现。心理学研究表明,生活90%的问题与矛盾,都是边界不清造成的。
确立恰当的边界,我们可以化解冲突、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自我赋能、收获可控的人生。
前 言
请想象如下场景。一个名叫詹姆斯的男人,工作到很晚,开车回家的路上,突然想要买一束鲜花送给妻子,但他不想随随便便买一束,他想要一束特别的花(很可能是下意识的广告发挥了作用)。于是,他下了车,去找他认为能够取悦妻子的花,他想通过这束花告诉她,她对他有多么重要。找了很久,才找到他想要的花,他很开心——只不过花了一大笔钱。
詹姆斯到家后,将自己精心挑选的爱的礼物送给了妻子,但是,她的反应却出乎他的意料。事实上,她的反应非常糟糕——她露出了很痛心的表情。他所期盼的可不是这样的反应。
“你知道的,我不喜欢把不同的花混在一起。我告诉过你多少次了?”她看上去很不理解的样子,“你有什么目的?为什么突然给我买花?”
这跟他所期盼的反应完全不同。
“没什么,真的!我,我只是认为你会喜欢而已,”他回答,现在他也觉得很受伤。
如果你是詹姆斯或者詹姆斯的妻子,你会有什么感受,你会不会感到沮丧、恼怒?还是有挫败感?感到被误解了?所有这些感受是不是听起来很熟悉?也许你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像詹姆斯一样,买一些特别的花送给妻子以示爱意,一到家就热切地将花束送给她,这正是他想做的。那既然他做了自己想做的事,为什么却一点也不开心呢?难道他不应该开心吗?事实上,他的感受正好与此相反。他的妻子正在电话里跟母亲哭诉,而他送的鲜花则被扔进了垃圾桶。
这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告诉我们:当没有人能“让”我们 快乐的时候,我们该怎样依靠他人获得快乐——事实上,没有人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我们每个人的感受都是由自己负责的,所以也应对我们每天遇到的事件做出的反应负责。
当我们将控制情绪的权利拱手交给他人时,我们就会感到人际关系变得紧张,这种感觉会让我们不堪重负、焦虑,甚至是抑郁。
在本书中,我将从神经心理学的角度来探索这些观念,并告诉读者们,如何理解“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也就 是说,理解“你”在哪里终止,“另一个人”在哪里结束,掌握边界的概念——可以帮助你获得对情绪的掌控感,身边人会感觉舒服,你的人际关系也会流畅。
本书重点关注那些令我们感到悲伤、感到很有压力,并让我们焦虑不安、抑郁,让我们对自己的人际关系乃至自己感到不满的状况。我将重点介绍人类需求的一个特定方面,即对幸福的渴盼——无论幸福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在本书中,我不只是解释为什么我认为“边界”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扮演了如此重要的角色,我还会依据已知的大脑结 构知识,来分析大脑各部分对我们日常活动有什么作用。了解 了这些知识,我们也就能够明白为什么我们会做出某些特定的 行为和反应——这些特定的行为和反应,会让我们及周边的人 有挫败感,感到慌张。作为一位有数年经验的心理学家,我还 利用了近百年来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成果,来与读者一起探讨。
本书一共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详细了解了心理学上“边界”的概念,并探究了其真正含义。抓住“边界这个理念也就抓住了所有人际 关系问题的元凶”自我的力量(我称之为 I-Power)与情绪释放之间的关系,是边界心理学的基础。为了阐述两者之间的关系,我将简单介绍大脑的基本构造,以及它们的组织方式。这能让你们更容易理解,为什么“边界”并不只是帮我们理解并掌控世界的哲学或心理学观念,还反映出大脑中更简单的构造 是怎样应对突如其来的外界刺激的。如果你已经熟悉了大脑边缘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应激反应机制的知识,你可以选择略过这第一部分的内容。
第二部分,我们才步入正题,探索在让我们感到不堪重负的日常情景中,心理学上“边界”的概念。这也是搞定所有人际关系问题的关键我们将利用第一部分的内容来看看我们是怎样因特定的事件而感到有压力的(在亲密关系中,在朋友关系 中,当我们想要获得幸福的时候,或者我们感到恼怒的时候),并了解一下,为什么对“边界”的理解能够减少这种压力感。我们还会认识到,我们为什么会对某些情景做出合理或情绪化 的反应,这些反应是怎样产生的。最后,我向你们提出一些能 够有效缓解负面情绪的建议。
让你们更换掉自己的陈旧观念之前,我想要先做出几点声明和解释,以免产生误解,我相信,这些新的观念能够改变你们的生活。
理智和情绪的互动是人类成长过程中的正常反应。然而,我认为,情绪化思维和理性思维是两个对立面,就像《星际迷航》中的斯波克先生一样。我们的最佳状态就是均衡利用自己的情 绪和理智。为了让读者们明白均衡利用自己的情绪和理智的作用,本书提供的都是这种平衡遭到破坏的场景,更确切地说,我们是想要通过这些场景,让读者了解一种基本情绪:恐惧。
近千年来,恐惧已经衍生出了更为复杂的表现方式,还衍生出了我们如今所经历的多种不同情绪,也有了更为复杂难辨的伪装。我认为,这些不同的称谓在本质上其实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在表达上有所不同,例如对死亡的恐惧(或者求生的意志),可以表现为恼怒、有攻击性、悲伤或其他过度的情绪反应,虽然它们听上去不尽相同,但表现都是相似的。
第一部分 所谓边界,就是让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
第1章 自我边界——“我”的心理范围有多大?
第2章 生活中90%的问题,都是自我边界不清导致的
第3章 恐惧,是我们不言放弃的动力
第4章 真正的成熟,是懂得如何与情绪为友
第5章 在边界中寻找自己,让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
第二部分 在边界中发现自我的力量
第6章 边界聚焦:确定这件事、这个人与你之间的界线
第7章 常见的“越界”行为
第8章 独立思考的能力,决定你能走多远
第9章 如何诚实地表达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第10章 亲密关系中的边界:最好的关系,是亲密有间
第11章 友谊及亲子关系中的边界:太远孤独、太近伤害
第12章 边界模糊,让人不舒服
第13章 为什么我们越努力,越焦虑
第14章 在“我的时间”里平复与疗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