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足于业、财、税一体化的理念,系统介绍了增值税的基本原理和目前法规的具体规定,重点结合企业的真实经济业务,讲述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增值税的征收范围,税率和征收率,应纳税额计算,出口货物、劳务和跨境应税行为增值税政策,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和纳税地点,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等。内容涉及增值税的税基计算、申报以及相关的增值税会计处理,同时对于发票管理做了专题说明和处理,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性。每章附有引导资料、小结、关键词和阅读性材料,扩充相关的国内、国际比较知识,有助于财税专业学生和专业人士系统学习和掌握增值税的知识体系。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税务、财政、会计、管理、法学等专业教学,也可以作为财税研究人员、税务实务工作者、税收法律与实务工作者的学习用书。本书所涉增值税相关政策截至2019年4月。
税收相关专业知识已经成为我国高等院校财经专业学生,尤其是税务、财政、会计、经济法等专业学生学习的主干课程,也是从事财经实务工作者,尤其是财税实务工作者在接受继续教育中最希望学习提升的重要知识内容之一。随着国家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税收将与政府、企业和个人更加密切联系,社会各界对税收专业知识的现实需求将进一步提高。
本套丛书从纳税需求出发,将税收理论与税收应用相结合,侧重为税收实务操作提供有效指引,计划包括按税种划分的《中国税制》(共四种)、《企业税务管理》、《企业税务案例分析》等六册。丛书编写的目的是更加方便财经类专业学生和广大财税实务工作者系统理解和掌握税收实务知识,尤其是纳税实务知识。
中国税制是我国高等院校税收、财政、会计专业的必修课,也被其他财经专业广泛作为选修课(在一些高校的相关专业,把与中国税制内容高度相似的税法也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目前,中国税制还被全国税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定为税务专业硕士课程体系中的核心专业课程。中国税制的教学内容涉及我国现行税收法律、部门税收规章、地方税收法规和部门规章等,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我国现行各个开征税种的原理、税制要素构成及法律法规,从而了解我们国家的税收体系,掌握我国各个税种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的具体应用,尤其是具备准确计算税款和及时申报缴纳税款的能力。中国税制课程自设立以来的三十多年里,对财经专业人才的培养,尤其是财税专业人才的培养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这门课程历来受到广大财经专业师生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与其他税务专业课程相比,中国税制课程的教学内容直接来源于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其架构和体系较为稳定和统一,教学内容和方法也相对成熟,但在课程建设上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同做法,难以形成统一认识。比如,教学内容的层次性问题。虽然国内高校的相关专业在本科生和研究生阶段都开设这门课程,但在教学内容上如何区分,目前各个学校做法不一。再比如,与税法课程的差异性问题。众所周知,我国高校法学院已经普遍开设税法课程,国家注册会计师或税务师考试科目中有税法考试科目,中国税制与税法在内容上如何异同,理论上没有完全说清楚,在教学实践中的区别也不是很清晰。还有就是教学内容的时效性问题。税收制度同其他法律制度一样,处于动态变化中,尤其在当下税制改革频繁时期,内容变化较快而且较多,教学内容如何能及时反映不断变化的税收法律规定,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了解到新的而不是已修改或过时的税收法律规定等等,都是教学中要面临的问题。此外,还有与税收其他课程的编排顺序问题等。
上述认识和做法上的差异,客观上是由于我国税务学科发展及专业设置的特殊历史原因所造成,主观上可能是我们对这门课程所需涵盖的知识体系在系统性、科学性方面还存在认识偏差,需要进一步探索。考虑到上面所述,我们在中国税制这门课程的教材编写中,区别于其他同名教材,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改变和努力以强化课程建设,但效果如何还需实践检验。
第一,细分中国税制内容,聚焦主要税种,将主要税种写细、写全。对主要税种从基本理论、国内外实践和法条的具体规定等进行系统详尽的介绍,这有助于财税专业学生和专业人士系统学习和掌握单独一个税种的全部知识体系(更高层次的专业知识要求),而不是碎片化、局部性的知识片段,更不是枯燥的税收法条堆积。结合我国税务实践,本套丛书中的中国税制对目前纳税人涉及的普遍、主要的税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财产与行为税分别编写,即《中国税制增值税》《中国税制企业所得税》《中国税制个人所得税》《中国税制财产与行为税》,这样可以不受篇幅和字数的限制,较完整地将各税种从理论、实践再到现行具体法条规定进行全面介绍和讲解。
第二,将政策法规与纳税实务紧密结合。本套丛书涉及的税收法规内容普遍采用脚注方式注明出处(发文单位及文号),以方便读者查找、引用,引导读者学习时关注内容的时效性和制订背景。我国现行税收制度法律渊源较多,除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车船税等少数几个税种是以正式法律形式存在外,其他税种的法律规定都以国务院发布的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大量的部门规章和地方的行政性规章、解释性文件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读者学习和掌握中国税收制度的难度,通过详细标注教学内容的出处,可以让读者树立税收法律意识,践行依法纳税和依法征税的法治理念。
第三,丰富教材编写形式,在重要的知识点中增加思考栏、资料栏、计算举例等。这些专栏的设计可以补充理论与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拓宽学习内容的广度和前瞻性。读者通过对专栏的阅读学习,可以提高自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同时训练自己的比较与分析能力,激发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同时这样还能体现教材所应有的特点,避免单一的税收法条汇编文本对读者形成的枯燥、乏味之感。
增值税是我国第一大税种,在我国税法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往往是各类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中国税制增值税》全书共9章,是一本全面、系统介绍我国增值税制度与管理规定的教材。第1章介绍了增值税的基本原理和欧盟、OECD成员国、我国周边国家(地区)以及我国增值税的实践情况,是后续章节内容的知识准备,为读者更好地理解我国增值税的各项法律规定提供基础,也是区别于同类书籍的特色内容。第2~9章为我国现行增值税制度的全部主要内容,各章节中引用的法条均标注出处,以便于读者检索和关注内容的时效性。另外,各章节均有较多的思考(问题)专栏,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探究,将引导读者深刻理解我国营改增过程中的变化和操作实务。
本书提供教学配套课件,读者可从http://wwwtdpresscom/51eds下载获得。
本书由樊勇、赵金梅主编,在编写过程中,韩文杰、哈丽玛、朱玥、孟昭、居璐等参与了书中资料栏与思考栏的整理和编写等工作,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书中不足和错误之处,恳请各位同行、读者指正。
樊勇
2019年5月
樊勇,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税务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中央财经大学企业税务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财税理论与政策、税务管理。曾在税务和财政部门工作,在《世界经济》、《税务研究》、《中国财政》、《当代财经》、《上海金融》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3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多项。主要承担税收学、中国税制、税收管理、税务筹划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赵金梅,北京元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税务共享产品中心咨询总监、西安欧亚学院会计学院学术顾问、资深财税咨询顾问,财务学博士、税收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互联网 税务,税务共享中心、业财税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