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以新时代中国社会历史方位为叙事背景研究青少年道德信仰的观念演进和基本指向,深刻阐释青少年道德信仰的认同模式和生成规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全景展现青少年发展任务与新时代道德建设的内在耦合性,深刻揭示青少年道德信仰认同与生成的复杂境遇和实践路向;从家庭、学校、社会、个人四个维度梳理青少年道德信仰实践生成的默化路径、教化路径、强化路径和内化路径。
前 言
青少年道德信仰在本质上是青少年道德生活的价值导向,关乎个人成长、社会兴衰、国家存亡,是新时代道德建设和青少年发展任务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当前,后现代主义的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取向对青少年道德信仰教育产生了很大冲击,特别是功利主义浸染、虚无主义盛行、主知主义滥觞,更是让青少年道德教育呈现“去信仰化”倾向。青少年道德信仰生成问题既表现为一种“理论”智慧,又表现为一种“实践”智慧。新时代青少年道德信仰培育需要从社会、历史和实践的战略全局上,对当代中国青少年道德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重新审视和深刻把握。青少年道德信仰认同模式与生成路向研究是基于青少年发展任务与新时代道德建设的内在耦合性,从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个人与社会、理性与感性多向度阐释青少年道德信仰的必然性和可行性,从应然性、实然性的维度来审视青少年道德信仰的规律性与独特性,从方向性和前瞻性的高度来思考青少年道德信仰的体系性和实效性,深刻揭示青少年道德信仰认同与生成的观念演进、认同模式、基本指向、发展向度和实践路向,在反思青少年道德信仰危机深层原因的基础上,使青少年道德信仰实现从“实然” 描述到“应然”设计再到“适然”生成。
道德信仰认同有赖于一种为他人和共同利益而行动的思维方式,从善良意志、利益诉求和价值关系三个维度去剖析“自我与他人的对称性”内涵,有助于我们理解道德社会化的发生机制。一个恰当的道德信仰和道德原则应具有“自我与他者的对称性”的理论品质和实践智慧,当它成为指导我们生活的普遍原则的时候,道德信仰才能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共生性价值尺度,并在生活实践中为人们所外化于行为方式、内化于心灵深处、固化于制度规范。道德信仰随着伦理学理论主题的不断转换和研究视角的不断更新,相应地历经了“从形上学为主题的道德本体论到语言哲学为主题的道德认识论再到行动哲学为主题的道德实践论”的形态转换和“从综合性思维到分析性思维再到反思性思维”的范式转型。道德语言是人们的道德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思维工具,兼具“描述性意义”和“评价性意义”。一种道德原则与规范能否最终为人们所接受,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它能否正确反映道德关系的本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与此同时,这种道德原则与规范究竟能在何种程度上为人们所认同接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语言能否被熟练巧妙使用。在行为问题日益复杂而令人烦恼的现实生活中,由于道德语言的混乱,不仅导致道德理论上的纠缠不清,而且也会导致青少年道德实践中不必要的选择困惑。对道德语言表达的澄清,有助于避免和消除道德教育中因语言模糊和表达不当所造成的道德认知分歧、道德观念曲解谬传。
我们在思考和表达道德何以信仰时,会发现概念隐喻被广泛地使用,正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经验引发了道德隐喻。道德信仰与人们关于利益、幸福和责任的基本经验有关,由义利关系、德福关系和群己关系的隐喻而触发的一系列因果关系的概念化,为我们全景式、链条化地展示了道德信仰是如何由概念隐喻的复杂系统建构而成的。道德隐喻映射关系的互动策略——对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相应进行方位隐喻、本体隐喻、结构隐喻,是分别基于物理、生理、伦理三个维度的感知相似性,映射到道德客体的“可信之信”、道德主体的“确信之信”、道德主客体之间的“信信与共”。这是一个“听话(被动)→说话(主动)→对话(互动)”道德话语模式,三个维度的相似性在隐喻建构中相应地发生着从本体到喻体的转移、转换和转化。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成长的黄金时期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青春期是一个成长期,也是一个抉择期,这一时期由于生理日益成熟、心理日趋敏感,原有的朦胧不清的、未分化的、不成熟的自我被否定后又尚未找到新的自我,为此常常陷入需要自由与压抑冲动的冲突中。面对纷繁的变化与纷乱的选择,青少年往往会对之前所建立起来的一致性与连续性表示怀疑,感到手足无措、惘然而迷惑,陷入一种内心与外界之间的不平衡与不稳定之中,进而遭遇“自我同一性危机”。从年龄阶段和心理状况的一般特征来看,青少年的主导需要是社会交往需要和尊重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他们更需要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更需要他人及群体的关注、关心、关爱、理解、尊重、友谊。青少年最大的成长烦恼就主要集中在尊重得不到满足、爱的匮乏和归属感缺失。青少年道德信仰生成必须结合其主导需要和一般需要、区分其正当需要和不当需要、把握其潜在需要和显性需要,使青少年的道德需要既符合年龄与身心特征又符合教育和认知规律。从实践的角度来说,道德信仰是人存在的标志,正是道德信仰才使人成为道德行为的真正主体。在当今社会转型期和信息网络时代,人们的自由度和自主性越来越大,社会他律的控制力有所减弱,所以,当今社会对道德自律的要求就越来越高,道德信仰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来说,尽管自我观念蓬勃发展、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但道德人格尚存在自主性、矛盾性和发展性错综交织之中。就青少年主体性建构而言,道德信仰是青少年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青少年道德活动不可忽视的重要形式。
长期以来,道德发展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大都是围绕着青少年对道德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种成分展开的,存在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的理论取向,不同的道德发展理论强调各自不同的道德成分。认知发展理论强调道德的认知成分,认为青少年的是非判断是随着其成长成熟而发生急剧变化的。精神分析理论强调道德的情感成分,认为青少年是为了体验自豪和自信等积极情感、避免羞耻和愧疚等消极情感,而遵照道德原则去采取行动的。社会角色理论强调道德的意志成分,认为青少年社会化是一个通过“泛化他人”而进行强化互动的“角色扮演”的演进过程。社会学习理论强调道德的行为成分,有助于理解青少年怎样学会抵制欺骗、说谎和盗窃等违反道德规则的行为诱惑和最终采取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机制。考察这些道德发展理论及其相应研究的互动关系,有助于我们对青少年道德信仰认同模式的深刻思考和深入讨论。如果把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这四个方面作为青少年道德信仰认同的刺激因素,那么社会发展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符号互动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这四种理论就对青少年道德信仰的认同模式提供了一些理论解释和实证支持。基于青少年发展任务和身心特点,青少年道德信仰的认同模式可以分为“智慧认同模式——道德观察者(基于合理性与共惠取向)”“情感认同模式——道德依恋者(基于合情性与他惠取向)”“偶像认同模式——道德模仿者(基于合意性与普惠取向)”“契约认同模式——道德缔约者(基于合法性与互惠取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提供了思想根基、价值引领、道德指针和行动遵循;充分彰显了真理的力量、时代的价值、文化的自信、道德的引领,成为指引为人类谋发展、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思想之旗、精神之魂、文化之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人类命运共同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整合了古今中外的伦理思想精华,其在体系化基础上更加注重观念化,在理论性基础上更加注重实践性,在先进性基础上更加注重广泛性,对坚定理想信念这个灵魂、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青少年道德信仰的生成规律需要分析“应然”与“实然”互动关系,从道德信仰客体的可信之信、道德信仰主体的确信之信、道德信仰主客体之间的信信与共三个方面探讨青少年道德信仰认同与生成的条件创设:青少年道德信仰生成的认知递进规律——“规范→情感→理性”;青少年道德信仰生成的能力递进规律——“自选择能力→自组织能力→自控制能力→自超越能力”;青少年道德信仰生成的境界递进规律——“自发→自觉→自由”。当今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在面对道德信仰选择时,应以“幸福、至善、自由、和谐”为指向,保持自利与互利、底线与高蹈、个人与集体、德性与规范之间的适度张力,以精神之我超越物质之我、社会之我超越个人之我、应然之我超越实然之我、理性之我超越感性之我,才能使自己心有所系、身有所适、魂有所归。
青少年道德信仰生成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综合发力、良性互动。家庭作为一种亲缘性的生活共同体,是青少年道德信仰生成的首要场所。青少年不仅要在家庭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好帮手”,更要从家庭特别是父母身上观察学习家庭美德方面的规范。家庭教育主要是靠“寓道于爱”“寓德于情”“寓教于养”的自然式、生活化的模式,需要关注家庭功能构建和家庭教养关系,在亲情教育、性别教育、和睦教育和勤俭教育等生活化教育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完成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学校作为一种学缘性的生活共同体,是对青少年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和主要渠道。学校道德教育是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其内容主要是爱国荣校、勤学好问、遵规守纪、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树立认真的学习态度、发挥最好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道德,在学校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好学生。学校道德教育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彼此在心理上的互信、情感上的共鸣、认知上的同步,这在现实上要求其必须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并举,需要在爱国教育、学习教育、纪律教育和同伴教育中培育“有效学校”的道德氛围。社会(社区)作为一种地缘性的生活共同体,是进行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大熔炉。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其目标指向是鼓励青少年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社会公德反映了人们公共社会的共同需要和公共利益,规定的是最基本的公共生活规范。社会教育主要是通过道德观念的利他强化、道德行为的制度强化、道德信仰的榜样强化来突出道德他律的作用,通过青少年文化的未来塑造、青少年成长的媒体责任、青少年教育的社区参与来优化道德环境,需要在法制教育、环境教育、礼仪教育、奉献教育中培养社会公德。个人品德修养是青少年道德信仰生成的必要条件,要解决的是“应该如何做人和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个人品德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勤学好问、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志存高远、慎独力行,其目标指向是鼓励人们在心目中塑造一个好形象。青少年个人品德养成是一个道德同一性建构过程,需要在自我、个体和社会的“存在状态”上保持内在张力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空维度”上保持自我存在的一致性和连续性。青少年个人品德的内化养成是一个身心和谐、群己共进、知行合一的互动联动过程。青少年前期需要思考的是道德智慧、归属的需要和被认可、被支持的感觉,青少年中期开始考虑道德勇气、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问题,青少年后期重点关注道德责任及有意义的自我表达、社会承认的方式。青少年道德信仰认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成长过程。在少年期,个体道德行为逐步摆脱童年期的桎梏,同情心、责任感、荣辱感开始有强烈的表现。道德行为规范不再是直接学习父母和家庭而是更多地遵从学校和老师;道德行为表现不再是直观了解和学习道德榜样而是开始模仿和设计崇拜对象;道德行为判断不再是单纯从自我角度来识别对错,而是开始从家庭、团队、班级、学校的整体利益和集体荣誉来判别是非。少年期是个体道德行为培养的打基础阶段,个体道德品质的缺陷和败坏往往肇始于少年期的不良社会风气和恶劣家校环境。在青年期,个体开始自我发现、自我反省,想方设法摆脱对父母和家庭的依赖性,对友谊、爱情和社会交往活动的需求和向往与日俱增,对人生价值、生活意义无限憧憬和遐想,对荣誉、成就、良好人际关系充满渴望。青年期的发展需求客观上要求个体对道德关系进行积极探索和理性思考。个体道德行为在青年期将不再满足于对道德模范的一味崇拜,而是开始依据社会道德关系把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进而使自己的道德信仰具备现实而又真诚的道德意义。成长过程中的两难道德困境是每个青少年都必然要经历的,它会迫使青少年去掌握一种道德同一性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尽管它以不成熟的方式满足欲望,而且拥有的渴望还会与现实世界相抵触,但他们还是会积极地接受、欣然地享受这个过程。作为一种反思能力,道德同一性与自我的各种经验有关,道德同一性的自我生成使得个体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和意志力不断提升,促使道德行为的自主性和倾向性日益理性化和明朗化。
本书是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少年道德信仰认同模式与生成路向研究”的前期研究基础上而撰写而成,主要由魏雷东、白鑫刚主笔撰写,孙田参与第五章第二节第二部分“有效学校”道德教育的撰写工作(约9000字)。基于问题意识和系统性、规律性、实证性的研究构想,本书内容以新时代中国社会历史方位为叙事背景研究青少年道德信仰的观念演进和基本指向,深刻阐释青少年道德信仰的认同模式和生成规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全景展现青少年发展任务与新时代道德建设的内在耦合性,深刻揭示青少年道德信仰认同与生成的复杂境遇和实践路向;从家庭、学校、社会、个人四个维度梳理青少年道德信仰实践生成的默化路径、教化路径、强化路径和内化路径。
魏雷东,河南省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软科学研究基地主任、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白鑫刚,河南师范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孙田,河南师范大学社会事业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农村文化教育研究。
绪论
第一章 道德信仰的认同逻辑
一 道德信仰的思维逻辑与形态演进
(一)道德信仰的思维方式
(二)道德信仰的思维逻辑
(三)道德信仰的思维特征
(四)道德信仰的形态演进
二 道德信仰的承认关系与认同模式
(一)道德信仰的承认理论
(二)道德信仰的承认关系
(三)道德信仰的认同模式
三 道德信仰的思维工具与概念隐喻
(一)道德语言:道德信仰的思维工具
(二)道德隐喻:道德信仰的概念隐喻
第二章 青少年道德信仰的基本内涵
一 青少年道德信仰的基本含义
(一)青少年善良意志的主观需要
(二)青少年认以为真的思维方式
(三)青少年观察世界的理性法则
二 青少年道德信仰的结构模式
(一)青少年——确信之信的主体
(二)道德信仰——可信之信的客体
(三)青少年与道德信仰——信信与共的主客体关系
三 青少年道德信仰的主要功能
(一)定向功能——明德治国
(二)调节功能——崇德齐家
(三)教育功能——立德树人
(四)自律功能——习德修身
第三章 青少年道德信仰的认同模式
一 青少年道德信仰的认同维度
(一)青少年道德认知
(二)青少年道德情感
(三)青少年道德意志
(四)青少年道德行为
二 青少年道德信仰的认同理论
(一)思维能力说:认知发展理论
(二)重要他人说:精神分析理论
(三)角色扮演说:符号互动理论
(四)观察学习说:社会学习理论
三 青少年道德信仰的认同模式
(一)道德观察者——智慧认同模式
(二)道德依恋者——情感认同模式
(三)道德模仿者——偶像认同模式
(四)道德缔约者——契约认同模式
第四章 青少年道德信仰的发展向度
一 青少年道德信仰生成的时代理据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公民道德建设
(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二 青少年道德信仰生成的当代指向
(一)幸福:在自利与互利之间
(二)至善:在底线与高蹈之间
(三)自由:在个人与集体之间
(四)和谐:在德性与规范之间
三 青少年道德信仰生成的内在规律
(一)认知发展规律——规范→情感→理性
(二)能力递进规律——自选择→自组织→自控制
(三)境界提升规律——自发→自觉→自由
(四)价值演进规律——利害→是非→善恶
第五章 青少年道德信仰的生成路径
一 家庭之维——自然式的默化路径
(一)家庭功能建构
(二)家庭教养关系
(三)家庭美德默化路径
二 学校之维——应然式的教化路径
(一)学校道德教育
(二)“有效学校”道德教育
(三)学校道德教化路径
三 社会之维——使然式的强化路径
(一)社会道德规范
(二)社会道德环境
(三)社会公德强化路径
四 个人之维——释然式的内化路径
(一)道德同一性建构
(二)道德信仰生成
(三)个人品德内化路径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