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的新要求、新改革、新亮点,但也是实操中的盲点和难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模式创新研究》从课程化、整合性、立体式的原则论证出发,分析了国外“服务学习”实践教学模式的借鉴意义,重点提出和论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3“L”新模式及其三大实操方法论,指出在管理上要着眼于课程性(Lesson)、研究性(Learned)、持续性(Lasting)的3“L”改革理念;在内容上要着力于3“L”实践教学场所的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优化、以及实践教学效果的深化;在运作上要立足于实现课堂、校内、社会的“三位一体”,课内、课外、课后的“三课一线”,调动、调研、调演的“三调一抓”,以及自评、互评、点评的“三评一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模式创新研究》还从实践育人的基础性理论到实践育人的有效性路径再到实践育人的实践性例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改革发展做了积极和有益探索。
刘社欣,博士,教授,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院长。兼任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秘书长、广州市哲学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小学德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评审委委员,曾任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本科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硕士和博士分别毕业于武汉大学与中山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文理素养兼蓄,专业基础扎实;走访过美国、俄罗斯、印度、新加坡、越南、匈牙利、西班牙、台湾、斯里兰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较宽广的国际视野。长期致力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研究,在对大学生思想特点、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的现代思辨、德育合力以及文化软实力建设等方面有一定的研究特长。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大众心理学》《中国教育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著有《孔子思想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信息德育论》《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研究》等著作多部。主持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多项;还主持完成过广州市市长招标课题、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等协同创新课题。曾获省级“优秀政工干部”“优秀团干部”“两课”优秀教师称号和华南理工大学优秀教学最高奖“南光奖”等荣誉。
前言
第一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的基础性分析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的研究概述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的研究述评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的概念界定
第四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模式创新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的基本特点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的内涵分析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的理论渊源
第三节 实践育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第四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的现状分析
第二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的改革性思维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改革的原则性要求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根本性原则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要凸显“五情”教育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优化规范建设
第四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强化机制建设
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改革的有效性路径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现条件与改革路径
第二节 五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与途径
第三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3“L”创新性模式
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3“L”新模式的价值思考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3“L”新模式的问题诊断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3“L”新模式的意义追寻
第六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3“L”新模式的理论创新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3“L”新模式的原则创新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3“L”新模式的内涵创新
第三节 西方“服务学习”实践教学理念的借鉴思考
第七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3“L”新模式的实施创新
第一节 立足课程、校内、社会的“三位一体”
第二节 坚持课内、课外、课后的“三课一线”
第三节 实现调动、调研、调演的“三调一一抓”
第四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的实践性例案
第八章 大学生视阈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的认识与建议
第一节 大学生视阈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必要性
第二节 大学生视阈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进性
第九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的践行性案例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改革的学生评述案例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大学生团队实践报告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3“L”新模式的实操手册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