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爆发,全球突发性危机,让大量企业大量创新创业企业陷入经营困境,考验着创业者的生存能力。多数创业者将目光聚焦于如何成功,却忽略了企业行进途中隐藏的危机,对于创业者来说,更应该了解的是如何避免失败。
本书基于新的经济形势下出现的大量企业倒闭现象,发掘过去几十年间在企业经营中被经营者、管理者忽视的潜在危机,从财务、竞争、周期、创新四个方向,细数17种导致企业经营危机的因素,总结企业经营中容易被忽视的潜在问题。
选取有巨大影响力、冲击力的案例佐证观点,比如,以“美国挑战者宇宙飞船失事”解读企业视而不见的危机,以“黑天鹅事件”“泰坦尼克号的沉没”解读企业运行中突发性危机,尤其是这次新冠疫情的爆发,全球企业几乎无一幸免,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冲击,而一些行业的企业,这种冲击是致命的。通过这些典型的案例,剖析如何识别危机、预测危机,并给出可能的建设性的应对策略。
新的经济形势下,大量创新创业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多数创业者将目光聚焦于如何成功,却忽略了企业行进途中隐藏的危机,对于创业者来说,更应该了解的是如何避免失败。
本书基于2017年、2018年新的经济形势下出现的大量企业倒闭现象,发掘过去几十年间在企业经营中被经营者、管理者忽视的潜在危机,从财务、竞争、周期、创新四个方向,细数17种导致企业经营危机的因素,总结企业经营中容易被忽视的潜在问题。结合近两年企业的典型案例,剖析如何识别危机、预测危机,并给出可能的建设性的应对策略。
风险社会常态化 中国的周期经济学家周金涛曾经在 2016 年指出,经济将在 2019 年达到谷底,他分析预测了第五次大周期的尾声。但是新周期开启的黎明,2020 年却留给人们一个很大的谜团。无独有偶,美国的经济学家丹特在2013 年他的《2014-2019 人口峭壁》中同样指出,经济将伴随人口在 2019年跌入峭壁深渊。很多人以为,挺过 2019 年,活着就是胜利。第二年庚子鼠年,就发生了三件黑天鹅事件:澳洲大火、非洲蝗灾、全球新冠。随后美股熔断,国际原油价格跳水,市场哀鸿遍野。美国经济学家大卫?斯托克曼指出,美国长达 30 年的虚假经济繁荣即将结束,未来是“动荡的2020 年”,经济将陷入衰退,而这种衰退动荡或将持续 10 年。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但我始终相信: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有学者把疫情看成是中国进入现代风险社会的“成人礼”a。2008 年
后,我们对金融风险的感知愈加敏锐,但对于现代社会中风险的内在本质尚缺乏认识。实际上,风险存在于现代社会的每个角落。过去以自然风险为主,现在随着文明进步,技术风险和制度性风险陡然增加,这两者由人类决策和行为导致。比起自然风险,技术风险和制度性风险因为具有内性、泛在性、系统性三个特点,会导致更频繁、更严重的伤害。 至于创业者,我们的风险权衡早已开始:冒一次风险能得来什么收益?为此应付出多少代价?我们一边在权衡成本与收益,一边为了消除某种风险而催生另一种风险,一旦摁压不住,危机就降临了。 所以,对于创业者来说,了解宏观环境是极其重要的。当我们所有人在共同的环境中生存时,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未来,保持审时度势 , 从信息洪流中捕捉风险征兆的异象,将成为生存的必备能力。
杨中春 北京渡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海绵城市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科技小组成员;北京市光彩事业促进会理事,北京市丰台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民进北京市委“企联会”副会长,北京市监察委员会第一届特约监察员,北京市政府特约人员,北京循环经济促进会副会长。
2013年12 月,入选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榜”。
2015年12 月,被北京影响力组委会评选办公室评为“北京十大影响力企业家”。
目录
上篇 视而不见
第一章 与危机共存
第一节 企业危机是常态
第二节 “灰犀牛”就在身边
第三节 识别危机的五个阶段
第二章 历史循环
第一节 宏观周期:经济萧条的轮回
第二节 行业更迭:没有永远的“朝阳”
第三节 企业兴衰:被另一个自己打败
7
第三章 谁能预测
第一节 聪明与知识不是必要条件
第二节 领导者的“鼻尖”
第三节 谁能预测
第四章 时刻警惕
第一节 诞生于危机中
第二节 转危为机
下篇 危机降临
第五章 断裂浪潮
第一节 房地产:高周转的陷落
第二节 环保行业:三分之一的“水”没了
第三节 制造业:从 PMI 指数看行业晴雨表
第四节 金融业:社融增速见顶
第五节 头部企业:未能幸免
第六章 财务黑洞
危机一 扩张陷阱
危机二 融资障碍
危机三 债务囚徒
危机四 信誉崩塌
85
119
145
第七章 致命竞争
危机五 选错赛道
危机六 遭遇黑公关
危机七 产品经理缺位
危机八 失去聚焦
危机九 夹缝中求生
第八章 未老先衰
危机十 壮年短暂
危机十一 停止生长
危机十二 过度集权
危机十三 后继无人
第九章 创新幻象
危机十四 合理投资不一定“合理” 148
危机十五 被击溃的创新者
危机十六 研发导向偏差
危机十七 在极限上挣扎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上篇 视而不见 “看见”不等于“看到” 1986 年 1 月 28 日,美国挑战者号 51-L 航天飞机,在发射后 73 秒时 发生了爆炸,飞机在空中解体,乘员舱以每小时 322 千米速度坠入大西洋,7 名宇航员全部遇难。整个过程通过美国电视台向全世界转播,数十亿人的惊骇停留在那一刻。事后调查,发现引起爆炸的原因,是其中一个固体燃料火箭推进器发生故障,致使推动器失灵,是一个小小的 O 型密封环的设计缺陷。 挑战者号全身 600 万个零件,美国宇航局的专家们,给出的挑战者号的失败率是十万分之一。然而,空难就这么猝不及防地发生了。 这场灾难发生之前并非是全无征兆的,在挑战者号发射的前一天,NASA 工程师和负责焊接密封的塞奥科公司的工程师,曾经对低气温会导致橡胶材料失去弹性、导致密封不完全的情况召开过紧急会议,建议推迟发射时间。然而仅仅用了 5 分钟时间就被管理层驳回,认为没有表面证据证明 O 型密封环会对低温发射产生影响。 结果,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上升到 14 600 米高空时,随着火箭推进器燃料箱的密封失灵,固体推进器内的高压高热气体泄漏,飞机偏离了正常飞行姿态,气流冲击下引发高空解体。 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电视里重复播放着挑战者号爆炸的画面与 7 名航天员上飞机之前的笑脸。惶恐和悲痛致使美国航天局的航天飞机计划暂停了 3 年的时间,最终在 2013 年计划彻底停止,美国航天局启用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 关于事故的责任众说纷纭,只是那 7 条鲜活的生命,以及美国对航空科研的信心,很难再找回来了。 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危机的征兆很明显,概率也不算低,但是,美国航天局依然选择视而不见,这是为什么?答案显而易见,决策者没有做出正确的决定,原因就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把危机的征兆当成一回事。即使有那么明显的、大概率的问题摆在眼前,他们仍然相信,不足以发生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