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总报告和专题报告两部分,总报告系统地、集中地展现与分析了2019年度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与趋势、基本矛盾问题,同时提出了若干政策设计和工作建议;专题报告包括:长江经济带旅游业发展评价、2018年湖北省游客满意度研究两篇报告。
浓浓的初冬,满满的收获!由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基金支持,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课题组(以下称课题组)承担的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系列研究成果《2019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以下称《报告》)与大家见面了!
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自2012年以来,每年定期编制、出版年度研究报告,今年已是第八个年头。一年来,课题组密切关注中国旅游业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从世界、区域、行业等不同视角,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进行全面梳理和审视;在突出《报告》系列研究特色的同时,延续成熟的评价框架,并对具体的指标体系进行微调以匹配当前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凸显研究的时效性与科学性;课题组既透视全国旅游业发展的概貌,又立足团队研究优势,聚焦区域旅游发展问题。
《报告》由“总报告”和“专题报告”两大部分组成。“总报告”沿用“盘点分析一综合评价一对策建议”的逻辑路线,基于全国、省域、副省级城市三个不同空间尺度,从旅游发展的供需双方、旅游支撑环境等方面,综合、深度、动态地盘点与评价旅游业发展的现实水平、潜在能力、环境条件,继续发挥《报告》为观察全国旅游发展提供的“放大镜”和“望远镜”功能。“专题报告”立足于区域旅游发展问题,开展了两项专题研究:“专题一”聚焦“一带一路”中的区域旅游发展问题,从旅游需求、旅游供给、旅游支撑三个层面综合评价长江经济带旅游业发展水平;“专题二”聚焦旅游满意度问题,从旅游环境、旅游公共服务和旅游要素三个方面评价湖北省的游客满意度。
《报告》撰写采用开放型的合作研究模式,以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研究人员为主体,广泛凝聚各方研究力量,由多名长期从事旅游研究的专家学者、中青年学术骨干历时近一年共同完成。《报告》在胡静和谢双玉教授指导下,由王晓芳老师统筹负责及统稿,各部分负责人员分别为:王晓芳老师负责总论、省域旅游业发展评价和副省级城市旅游业发展评价,谢双玉教授负责全国旅游业发展盘点,郑文升教授负责中国旅游业发展对策,张祥老师负责专题一,龚箭老师负责专题二。在《报告》研究和撰写工作中,得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乔花芳、冯娟、程绍文、李艳、李亚娟、卢雯等多位老师的大力支持。多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参与工作,王娟、贾矗焱、阴姣姣、李琳、郭艳、王胜鹏、吕振华全过程参与了部分章节的撰写,程晓宇、全柯铮、张雯、张祝、周晨路、张明月、周梦、马晨娇、王昭辉、潘园园、谭亚菲、王紫阳、兰伟、邓华等参与部分章节的初稿撰写和图表制作,万令轩、李琳、郭艳、吕振华、王胜鹏、谭辉丽等参与数据收集,韩磊、郭艳协助完成《报告》中的空间分析制图。
《报告》的完成也得益于相关机构、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关心、指导和帮助,使我们的研究报告得以顺利完成并不断完善。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始终鼎力支持本系列报告的研究工作,在本《报告》的撰写中,蒋大国院长一日既往地亲自提出指导意见和修改建议,关心支持《报告》的发布和出版,课题组深表感谢。同时,感谢中国旅游出版社李冉冉编辑多年来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感谢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科学学院刘会敏老师给予的图书资料支持。《报告》即将付梓,难免有不成熟和疏漏之处,敬请大家斧正。我们一直在努力,也衷心地希望在来年的《报告》撰写中,能继续得到大家的不吝赐教!
王晓芳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旅游地理、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纵向项目及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和企业委托横向项目多项,在《地理学报》《地理科学》《城市规划》《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等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参编教材1部,参编著作6部。
胡静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院长,首席专家;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SCI),等多家期刊编委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旅游与区域发展、旅游资源与环境等。主持和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以及国家部委等委托的科研课题40余项;近5年来在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人文地理》《经济地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管理》《中国环境科学》《资源科学》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40篇;先后出版学术著作10部,其中包含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
谢双玉博士(2006年3月于日本广岛大学生物圈科学研究科获得),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1995年7月进入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从教至今,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获美国富布莱特国际教育交流项目资助于肯恩大学任教1年。现任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副院长、武汉市旅游协会教育与培训分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兴趣为旅游地理、区域旅游与环境等。已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经费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2项、湖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武汉市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或参与政府部门和企业委托课题近50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5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等著作3部,参编教材等著作6部
总报告
总论
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特征
(一)机构改革全面实施,文旅融合发展成效初显
(二)系列支持监管政策出台,促进旅游业转型提质增效
(三)产业运行持续向好,国内旅游增速趋缓
(四)旅游品质化消费诉求凸显,技术创新引领旅游业发展
(五)文旅投资热潮涌动,投资规模持续增长
(六)综合贡献增速放缓,贡献率尚有提升空间
二、中国旅游业的世界地位
(一)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国,市场规模与旅游消费持续扩大
(二)世界第四大入境旅游国:市场规模持续平稳增长,但增速放缓旅游收入排名下降
(三)世界第一大国内旅游市场:市场规模持续稳定增长,增速略微减缓
(四)总就业贡献领跑世界,GDP和投资贡献位居世界第二
三、中国旅游业的热点事件
(一)机构改革顺利推进,各省市自治区掀起文旅融合新浪潮
(二)“一带一路”旅游合作再升级,形成区域旅游新格局
(三)全域旅游示范区首批认定,全域旅游发展进入新阶段
(四)国内景区门票下调,为旅游发展注入新动力
(五)研学旅游热度持续,亟待国家标准新规范
(六)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与旅游扶贫新抓手
(七)交通进步引领旅游发展新潮流
(八)大数据时代“网红”景点成为目的地营销新模式
(九)酒店信息安全卫生问题触发全民旅游住宿新思考
(十)境外旅游安全事件敲响“出境热”新警钟
第一章 全国旅游业发展盘点
一、旅游供给盘点
(一)住宿设施供给
(二)旅游景区供给
(三)旅行社供给
二、旅游需求盘点
(一)旅游接待规模及其变化
(二)旅游总收入及其变化
(三)人均消费及其变化__
三、旅游业发展环境盘点
(一)自然环境
(二)社会经济环境
第二章 省域旅游业发展评价
一、旅游供给评价
(一)旅游供给现状
(二)旅游供给潜力
(三)旅游供给综合评价
二、旅游需求分析
(一)旅游需求现状__
(二)旅游需求潜力
(三)旅游需求综合评价
三、发展环境评价
(一)自然环境评价
(二)社会经济环境评价
四、省域旅游业发展综合评价
(一)综合竞争力评价结果
(二)现实竞争力评价结果
(三)潜在竞争力评价结果
(四)发展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第三章 重点城市旅游业发展评价
一、旅游供给评价
(一)旅游供给现状
(二)旅游供给潜力
(三)旅游供给评价
二、旅游需求分析
(一)旅游需求现状
(二)旅游需求潜力
(三)旅游需求综合评价
三、发展环境评价
(一)自然环境评价
(二)社会经济环境评价
四、副省级城市旅游业发展综合评价
(一)综合竞争力评价结果
(二)现实竞争力评价结果
(三)潜在竞争力评价结果
(四)发展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
第四章 中国旅游业发展对策
一、宏观调控策略
(一)理念创新,释放旅游新活力
(二)产业融合,促进行业新增长
(三)市场融合,打造市场新环境
(四)服务融合,顺应时代新需求
二、部门管理策略
(一)推进部门职能深度整合
(二)推动文旅产业创新发展
(三)推进出入境文旅协同发展
三、行业经营对策
(一)住宿接待业
(二)旅游目的地
(三)旅行社业
(四)在线旅游业
专题研究
专题一 长江经济带旅游业发展评价
一、引言
二、长江经济带旅游业发展概况
(一)长江经济带旅游业规模
(二)长江经济带旅游业在全国的整体地位
(三)长江经济带区域内主要旅游企业规模与效益
三、长江经济带旅游业发展水平评价
(一)评价指标体系
(二)评价方法
(三)评价结果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启示
专题二 2018年湖北省游客满意度研究
一、引言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二)评价指标体系
(三)数据分析方法
(四)数学模型
三、评价结果
(一)湖北游客画像
(二)全省及市州满意度评价
(三)全省及市州游客满意度分项评价
(四)区域满意度评价
(五)重点县域发展评价
(六)5A级景区发展评价
四、评价分析
(一)优势
(二)不足
五、发展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旅游产业发展布局
(二)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网络体系
(三)进一步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四)进一步提升智慧旅游服务能力
(五)进一步推进旅游市场综合整治
附表一 2017年中国31个省域旅游竞争力分指标的评价结果
附表二 2017年中国31个省域旅游竞争力分省域评价结果
附表三 2017年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旅游竞争力分指标的评价结果
附表四 2017年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旅游竞争力分城市的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