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主要内容:1.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2.车辆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3.车辆工程专业的岗位面向;4.汽车的初步认识;5.工科大学生学习方法与时间管理;6. 科学研究与创新素质培养;7.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等几个方面。 汽车产业目前处于转型发展阶段,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变革,汽车行业人才的培养也需要与时俱进。本书主要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汽车人才培养,内容中包含了当前时代下的汽车新技术,*新的车辆工程人才培养理念,岗位需求,以及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指导,具有时效性强、实用性高的特点。
本书将包含当前时代下的汽车新技术,*新的车辆工程人才培养理念,岗位需求,以及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指导,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出版价值。
在普通高等教育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车辆工程专业导论是学生接触专业知识的第一门课,在整个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编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了解车辆工程领域的全貌,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以充分满足从事汽车产品研发及生产制造领域工程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结构要求为依据来进行内容的取舍。同时,还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旨在为后续车辆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创业素质,为学生今后从事汽车行业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本书共分七章,紧紧围绕车辆工程专业,在对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车辆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汽车的初步认识、车辆工程专业人才类型和岗位需求等内容,同时对工科大学生学习方法与时间管理、科学研究与实践创新素质培养、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等相关知识也做了详细的介绍。本书既可作为本科车辆工程专业教材,也可作为汽车行业相关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或自学用书。
本书由武汉商学院郑拓任主编,由罗浩、吴先焕、刘乐生任副主编。参加本书编写的还有武汉商学院姚层林、邢晓娟、沈聪。同时,在姚层林教授的指导下,郑拓对全书进行了认真的审阅,并进行了全书的统稿工作。在书稿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相关文献,同时得到了相关汽车企业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或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郑拓,武汉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现任武汉商学院车辆工程教研室主任。工作经历1.2006年7月-2009年7月 神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中心工艺工程师2.2012年7月-2015年7月 武汉商学院机电工程与汽车服务学院 教师主持的科研课题包括:1.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基于WPF的纯电动汽车专家故障诊断系统模型设计》;2.武汉市产学研项目《基于LabVIEW的电动汽车核心部件多参数自动检测系统研究与设计》;3.校级科研项目《电动汽车整车线束信号采集工具的设计研究》。发表EI科研论文2篇,其他科研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