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足于新世纪,全面地梳理了20世纪少数民族诗歌研究的成果。全书分为20世纪前的民族诗歌研究、萌动阶段、崛起阶段、深入阶段,具体阐述了史诗搜集研究、民族民间诗歌的研究、民族诗歌的大规模搜集翻译整理、诗歌专题研究、学会诗歌史研究、少数民族文学刊物诗歌史研究、研究机构的诗歌史研究、高校诗歌史研究、民族诗歌史编写等专题,全面反思了20世纪少数民族诗歌研究的历史,对于促进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意义。
“中国诗歌研究史”丛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左东岭主编,由李炳海、赵敏俐、钱志熙、吴相洲、王培友、查洪德、左东岭、王小舒、梁庭望等学者共同撰写的学术史著作,共9卷,系统地反思了20世纪各个时期中国先秦诗歌研究、汉代诗歌研究、魏晋南北朝诗歌研究、隋唐五代诗歌研究、宋代诗歌研究、金元诗歌研究、明代诗歌研究、清代诗歌研究、少数民族诗歌研究的理论方法、学术贡献和经验教训。丛书不仅系统地总结了20世纪中国诗歌研究的优劣得失,而且指出了未来中国诗歌研究的新的增长点,是一部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的学术史著作。“中国诗歌研究史”丛书是教育部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点项目成果,与已出版的“中国诗歌通史”丛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成果,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和即将出版的“中国诗歌研究资料汇编”丛书(教育部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点项目)相辅相成。
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诗歌研究综论
20世纪是中国少数民族诗歌研究得以长足进步的世纪。回顾20世纪之前的2000多年,对少数民族诗歌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处于零散的状态。从总体上看,少数民族文学没有得到相应的地位,诗歌自然也就不会得到相应的重视。对于少数民族诗人及其作品的评介,一般都不涉及他们的民族身份和反映在诗歌中的民族情结。这是由于历史上少数民族的边缘化,加上还没有“少数民族”这样的整体提法和概念,有时将少数民族泛称为东夷西戎,北狄南蛮,《尔雅·释地》云:“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或简称为“夷”,如《尚书·旅獒》云:“四夷咸宾。”所以少数民族诗歌虽然从汉代开始就有过研究,但都没有明确的少数民族诗歌意识,而是就具体诗人及其作品进行评介。 虽然如此,史籍上存留的少数研究史料,还是非常珍贵的,一些评介也很中肯,给后人留下了可供借鉴的品味空间。
根据民族诗歌研究历史的演化,本小史将20世纪少数民族诗歌研究分为前50年和后50年两个大阶段。第一阶段前50年,即1900—1949年,对民族诗歌的研究属于“自发”阶段。虽然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首次提出“少数民族”这一概念,1926年中国共产党在对西北工作的指示中正式使用“少数民族”,但还没有“少数民族文学”这样的概念。虽然如此,“五·四运动”以后,学术界开始关注少数民族的诗歌。特别是1922年12月17日创办的《歌谣周刊》,刊登了来自20多个省的2226首民间歌谣,其中就有来自广西、云南、四川等地的少数民族民歌。1927年创刊的《民俗》周刊,刊登了来自20多个省的200多组歌谣,其中也有少数民族民歌。最大的亮点是1927年到1937年,学术界掀起了《粤风》的研讨高潮,涉及到广西的壮族和瑶族民歌,顾颉刚、钟敬文等众多名家发表了研究文章,成绩斐然。可惜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研究被迫中断。
第二阶段是新中国成立至今的50多年,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不久出版的《人民文学》的前言中首次提出“少数民族文学”这一概念。此后对少数民族诗歌的研究勃兴,取得了许多开创性的成果。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少数民族诗歌的研究经历了三个小阶段:
一、单一民族诗歌研究阶段
这个阶段为上世纪50、60年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任务主要是蒙古族、藏族、壮族、维吾尔族、苗族等各少数民族文学史或文学概况的编写,其中诗歌是最重要的部分。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各单一民族文学史编写组组织力量,对各该民族民歌和诗人的作品进行搜集、识别、翻译、研究,成果卓著。改革开放以后,单一民族诗歌研究继续前行,到9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出版了《中国史诗研究》丛书,包括《玛纳斯轮》、《格萨尔论》、《江格尔论》、《蒙古英雄史诗源流》、《南方史诗论》等多部论著,将民族诗歌研究推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