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前,新技术、新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激烈竞争的制高点,其实质是国家之间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竞争。为在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我国正加快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着力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粗放式发展方式,尽快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双创”是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是培育产业发展新动力的重要途径,是深化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自2014年李克强总理首提“双创”以来,“双创”成为打造中国经济的新引擎。李克强总理明确要求中央企业要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开展“双创”工作紧密结合,与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等国家创新部署紧密结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文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动创新创业。随后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双创”升级版,使创新创业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蔚然成风。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鼓励更多社会主体创新创业,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加强全方位服务,发挥“双创”示范基地带动作用,进一步将“双创”引向深入。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号召中央企业切实担负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历史使命,结合“双创”进一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动力活力,大力推动协同创新、自主创新和人才机制创新三个方面的创新。202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印发《关于开展社会服务领域双创带动就业示范工作的通知》,聚焦“互联网平台+创业单元”等新模式,围绕家政服务、养老托育、乡村旅游、家电回收等就业潜力大、社会亟需的服务领域,启动社会服务领域“双创”带动就业示范工作。
国家出台一系列配套支持政策,旨在通过结构性改革、体制机制创新,消除不利于创业创新发展的各种制度束缚和桎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不断开办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培育新兴产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务院分别于2016年和2018年发布首批“双创”示范基地(28个)和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92个)。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双创示范基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双创模式和典型经验,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发展新引擎。
“双创”打开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各类市场主体的成长、创投资本的涌入、示范基地的建设、支撑平台体系的完善,为扩大就业提供了丰富的可能。从2014年至2019年年底,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日均新成立企业由5 000多户增加到2万多户,建成全国“双创”示范基地120个,新设14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带动形成一批区域创新高地。
2020年年初,全球爆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作为全球著名的口罩生产厂家,3M公司再次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3M公司是全球著名的产品多元化跨国企业,素以勇于创新、产品繁多著称于世,在其一百多年历史中开发了上万种高品质产品。百年来,3M的产品已深入人们的生活,涉及化工、电子、电气、通信、运输、汽车、航空、医疗、安全、建筑、文教办公、消费品等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有“创新之王”美誉的3M公司从成立那天起就开展“双创”。3M公司特别注重“人人创新”,支持、鼓励所有员工、管理层进行产品、技术、组织、工艺、流程等方面的创新,力求做到人人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为了鼓励、支持创新,公司推出了著名的“15%规则”,即允许每个技术人员甚至普通员工最多可用15%的工作时间去“干私活”,搞个人感兴趣的创意。“15%规则”使员工有权利将自己的一部分时间不是用于公司布置的任务,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去构思、改进;制度上的保证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每个员工的创造力,在组织内部形成“人人创新”的环境与氛围。正是得益于这种良好的管理理念与做法,3M公司的即时贴、隔离胶带等著名产品以及无纺布等技术被源源不断地被开发出来,既使员工获得创新的乐趣与奖励,也为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
大量政策的出台、3M公司的创新创业经验以及我国广大企业的创新实践,为理论的提炼和实践总结提供了丰富素材,为开展研究奠定了基础。本书分为3篇(共11章),对全球创新创业实践进行研究,力图明晰创新创业的概念内涵,总结创新创业的经验,为管理部门决策、广大企业创新创业实践以及科研院所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为军工行业乃至中央企业各级领导干部、科技管理人员、一线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提供借鉴与参考,有力支撑“双创”业务的开展与实践的探索。
本书由北京航天情报与信息研究所组织编写,是集体劳动的结晶。王庆国承担了本书的组织、第8~10章的编写以及全书的统稿工作;东玲负责编写第1章、第2章;丁洁负责编写第3章;谭立忠、赵天负责编写第4~7章;臧雪静负责编写第11章。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赵军、常贺、韩靖等领导的指导,相关研究得到了航天科工软科学研究计划的支持。北京航天情报与信息研究所相关领导与专家为本书编写提供了充分的支持和帮助,航天科工出版基金为本书出版提供了资助,中国宇航出版社为本书的出版提供了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此外,本书参考和引用的相关论文、论著等,均列于最后的参考文献中,但并未在文中一一标注,在此谨向相关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尽管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编写人员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进行了认真整理、分析和研究,但由于时间与能力限制,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20年6月
目录
目录
第1篇创新创业研究篇
第1章基本概念与内涵3
11何为“创新”3
111创新的基本概念3
112创新的类型4
12何为“创业”5
121“双创”的理论基础6
122创新理论的变迁8
123创新与创业的关系16
第2章全球创新发展态势18
21创新的五个发展趋势18
211科技全球化发展进程进一步加速18
212科技与社会、经济、生态一体化发展日趋显著18
213科技创新、转化和产业化的速度不断加快18
214科技交叉融合发展孕育新的产业革命19
215空天、海洋等未知领域的科技发展将日益深入19
22当代五大关键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0
221无所不在的信息网络技术影响人类社会方方面面20
222跨越式发展的生物技术催化21世纪人类生活
变革21
223新能源技术优化能源结构、控制生态环境污染源22
224先进的新材料技术提升生活品质、改善人居环境22
225高端制造技术提升生产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23
23未来七大战略性科技将推动社会取得突破性进步24
2313D打印技术25
232量子信息技术26
233太赫兹技术27
234大数据应用技术28
235分布式能源29
236认知技术30
237空间技术32
24全球百强创新机构反映全球创新格局33
第3章国防领域创新政策35
31美国创新政策35
311以国家战略牵引国防科技创新发展36
312制定军民两用技术发展政策,推动军民创新融合36
313重视国防安全,注重对国防科研的持续投入38
314举办多样化创新活动,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39
32俄罗斯创新政策40
321出台国家政策文件及先进技术战略规划,促进国防
科技创新41
322打造军民一体化创新工业基础41
323以军品贸易带动国防科技创新42
324促进国防工业改革,提升创新能力43
33英国创新政策44
331制定国防技术创新战略,引领国防创新45
332支持小企业创新,有效补充国防科研实力46
333加大对关键武器装备的投入,提升关键能力46
34德国创新政策47
341重点发展关键技术领域,保护核心工业能力48
342促进军工企业的整合,加强装备发展的国际合作48
343积极推进国防科技的军民一体化发展,为创新提供
资金支持49
第4章创新能力与效果评价51
41我国创新创业政策环境及发展现状51
411我国“双创”政策体系持续健全51
412我国“双创”改革举措不断深化52
413我国“双创”进入升级版新阶段55
42创新能力与效果评价相关研究成果57
421创新评价的研究层面和构建方法57
422我国对创新创业活动的最新研究成果58
43央企“双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61
431构建原则61
432构建思路62
433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65
434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的确定66
第2篇3M公司创新创业实践
第5章从百强创新企业谈起75
51以创新之王的美誉连年入选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75
52创新成就源于美国创新政策环境这一沃土75
第6章3M公司——工业领域的百货公司78
61公司发展历程78
62发展现状81
63业务领域83
631安全和工业业务部门83
632运输和电子业务部门85
633医疗业务部门86
634消费品业务部门87
第7章3M公司的技术创新89
713M公司技术创新里程碑89
723M公司技术创新类型与模式91
733M公司创新创业平台92
7313M公司技术创新平台92
7323M公司技术创新论坛103
7333M公司客户创新中心104
第8章3M公司的国际化创新105
813M公司国际化创新的历史发展105
811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105
81220世纪五六十年代106
81320世纪70年代以后107
82支持国际化创新的管理举措108
821以一套顶层战略进行属地化差异执行108
822采用员工本土化和海外派驻相结合的策略促进
创新109
823采用多种形式的沟通与交流挖掘知识110
第9章3M公司的创新机制112
91对创新充分授权,赋予支持112
92形成了独特的创新支撑机制113
921支持创新的组织结构提升了员工的创新自主权113
922对官僚主义的抵制进一步推动了员工的创新
活动114
923对创新给予物质支持及精神激励115
924激发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是其创新机制的
内在动力116
925创新无处不在但并非刻意追求117
93引入两大创新“秘诀”117
931逆向战略计划法117
932先导用户法118
94以创新文化厚植创新沃土119
941支持设想、注重行动120
942尊重个性、知识共享120
943鼓励尝试、宽容失败121
944开展竞争、倡导合作122
第10章3M公司创新人才培养123
101为员工提供多种培训计划123
102实行双阶梯制人才发展模式124
103激发员工创新热情125
104营造创新氛围126
105以知识共享平台促进人才培养127
第3篇企业“双创”探索与实践
第11章企业“双创”探索与实践131
111中国宝武:探索“双创”容错纠错机制,促进科技
成果转移转化131
1111积极探索“双创”协同模式,建成三层融合创新
体系131
1112积极探索“双创”容错纠错机制,允许试错宽容
失败132
1113注重整合内外部资金,充分发挥产业龙头优势133
1114成立“双创”成果孵化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
转化133
1115营造“双创”氛围,鼓励内部创新创业134
112招商局:支持在岗创新待岗创业,打造中央企业员工
“双创”机制范本134
1121夯实创新体制机制保障,释放“双创”活力
源泉135
1122探索构建员工“双创”机制,激发内部员
工“双创”活力135
1123建立创新容错机制,完善“双创”约束激励
机制136
1124完善内外部“双创”孵化平台,促进“双创”
成果转移转化136
1125探索离岸孵化基地建设,积极拓展海外市场137
113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打造
三位一体协同创新138
1131借助优势筑巢引凤,加大高端人才引进139
1132创业创新多措并举,加强“双创”人才流动139
1133制定配套政策护航,推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140
114浪潮集团:推进大数据“双创”工作,打造大数据
产业生态链141
1141大数据助推产业发展,打造区域经济生态142
1142推动大数据流通交易,充分释放大数据价值143
1143完善大数据金融服务,解决企业融资难题144
115中国电科: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激励145
1151聚焦关键科技短板,组建核心科研团队145
1152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确定核心团队激励政策146
1153举办“熠星”创新创意大赛,探索“双创”资本
对接新模式146
116航天科工:服务国家安全战略,聚焦实体产业
发展能力147
1161将“双创”提升至战略层面,推动落细落小
落实148
1162狠抓“双创”成果落地,打造产业发展新动能149
1163夯实“双创”管理基础,助力“双创”长远
发展151
结语153
参考文献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