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企业报告(2018)》主要对2017—2018年(含2017年全年和2018年上半年)文化企业发展状况、存在问题、趋势前景、对策思考等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案例进行剖析,是突出产业发展趋势研究和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的对策性研究,借此真正为国内文化企业及相关投资机构了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动态、把握企业发展定位、进行战略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或参考。
本报告在保持整体风格和体例相对稳定的同时,结合产业格局和企业经营面临实践问题的新变化,对内容框架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力图从产业实践的视角来关注和探讨文化企业的具体发展路径,由此形成更具问题导向且更充分反映文化企业发展实际的研究维度。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文化产业发展也面临如何在继续保持高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新跨越、新提升的问题。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进一步“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这就要求,首先,文化产业内部要加快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不断推出打动消费者的新产品或新服务。从图书到电影,从特色小镇到互联网产品,从主题公园到文化园区,都需要提升质量,由粗放走向精细,由追求数量走向追求品质,更需要奇思妙想的创意和精益求精的打磨,力求每一件产品都有文化的质地,每一个产业都有文化的内涵,尤其做大做强新兴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其次,文化产业外部要通过改革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统一开放的文化市场体系。2018年3月的国家机构改革,在文化领域的重要改革举措就是组建文化和旅游部。这将强化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从近年来的发展看,文化和旅游呈现良好的融合发展态势,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培育了新兴的市场。文化和旅游的结合,有利于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使文化产业在文化资源基础上,有了旅游的优良载体,特别是全域旅游理念和政策的出台,更让文化产业有了旅游行业发展的有效经验可以吸收借鉴,促进传统文化资源的市场转化、公共文化机构藏品及展陈展示数字化,将进一步放大文化产业的发展格局,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
从2017年到2018年上半年,新兴互联网文化产业取得重要进展,文化十科技融合应用稳步推进。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0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7.7%;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达98.3%。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4.25亿,较2017年末微增294万,用户使用率为53.0%。①随着我国在信息技术、类脑计算、AR/VR/MR、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信息领域的核心技术发展势头向好,文化十科技融合应用进一步加速。在这种背景下,2018年4月国家统计局又一次对文化产业的外延和具体分类做新的修订,主要是适应互联网时代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是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进行的修订,新标准将大类由原来的10个修订为9个、中类由50个修订为43个,小类由120个修订为146个。本次修订是在《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基础上,将原有的定义、分类原则保持不变,新增加了符合文化及相关产业定义的活动小类,重点调整了分类方法和类别结构,以适应当前我国互联网时代文化新业态不断涌现的新形势,满足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的需要,
文化产业概念具有广义和狭义的不同界定,并且其概念本身也有一个随着实践变化而动态演进的过程。如果仍然从狭义的角度把文化产业大致界定在内容产业的范围,恐怕很难有效地解释产业融合尤其是互联网文化产业飞速发展的现实实践。文化产业研究也要随着文化产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也就是说,从文化产业化和产业文化化的广义角度来界定文化产业,对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变化具有一定适应性和解释力,可能更符合文化产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及特点。正是在这种宏观发展态势之下,《中国文化企业报告》从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问题关怀相结合的视角研究文化企业经营所面对的各种新问题。
第一章 产业格局与发展态势
一、总体格局
二、新业态与新模式
三、企业并购与上市
四、发展趋势分析
五、相关对策思考
第二章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文化企业的转型升级下的IP粉丝经济
一、文化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内容
二、文化企业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
三、文化企业升级中的困境
四、转型升级的企业对策与政策建议
第三章 “互联网+”演艺产业的转型升级
一、我国“互联网+”演艺产业的发展现状
二、“互联网+”演艺产业的核心要素
三、演艺创作环节的互联网应用
四、演艺策划环节的互联网金融应用
五、剧场经营环节的互联网技术应用
六、演艺营销环节的互联网技术应用
七、演艺产品环节的互联网技术应用
八、“互联网+”演艺产业融合发展趋势
第四章 文博行业的产业化走向
一、政策环境持续利好,法律法规逐渐完善
二、博物馆文化产业与企业发展动态
三、文博行业相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第五章 文化企业投融资与并购
一、2017年文化企业投融资概况
二、2017年文化企业并购概况
三、文化企业投融资与并购典型案例
四、文化企业投融资与并购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第六章 文化企业上市
一、2017年文化产业市场概况
二、2017年文化企业上市绩效分析
三、文化企业上市典型案例
四、相关对策建议
第七章 PPP运营与文化企业发展
一、PPP与文化企业发展环境
二、我国PPP发展现状
三、文化类PPP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思考
第八章 文化特色小镇
一、2017年我国特色小镇政策环境
二、以文化产业为主导的四类文化特色小镇发展
三、文化特色小镇与文化企业发展
四、推动文化特色小镇与文化企业良性互动的对策思考
第九章 创意管理与文化产业人才培养
一、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发展与困境
二、建构文化产业学科体系的构想
三、文化产业理论的创新
四、文化产业人才分层培养模式
第十章 知乎:网络问答社区的品牌价值塑造
一、作为中文网络问答社区的知乎
二、优质化内容运营
三、商业运营策略
四、相关问题及其建议
五、知乎发展对网络问答社区的启示
第十一章 快手:社群经济背景下移动短视频应用平台的商业模式
一、快手的发展历程
二、快手的商业模式分析
三、快手发展面临的挑战
四、以快手为代表的移动短视频应用平台的发展趋势
第十二章 美盛文化:传统动漫制造企业向IP生态圈的转型
一、美盛文化的发展概况
二、美盛文化的制胜之道
三、传统动漫制造企业发展的未来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