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时期马克思恩格斯重要著作编纂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定 价:65 元
丛书名: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 作者:姚颖 著
- 出版时间:2018/12/1
- ISBN:9787300267289
-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A811
- 页码:242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苏联时期马克思恩格斯重要著作编纂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将苏联时期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编纂的历史梳理同重要著作文本的考据研究紧密结合,通过考察苏联时期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编纂的研究机构、过程和重要成果,理清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和《反杜林论》等马克思恩格斯重要著作在苏联时期的传播和研究情况,客观总结了苏联时期马克思恩格斯重要著作编纂的特点,归纳了苏联学者的考据方式和研究方法,力图为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事业和宣传普及贡献绵薄之力。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加强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入推进,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迫切需要我们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研究新情况,分析新矛盾,解决新问题,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时代变迁呼唤理论创新,实践发展推动理论创新。当代中国的学者,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学者,要想适应时代要求乃至引领思想潮流,就必须始终以高度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使马克思主义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为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组织策划了“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丛书。作为一个开放性的论库,该套丛书计划在若干年内集中推出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高端学术著作,通过大批马克思主义研究性著作的出版,回应时代变化提出的新挑战,抓住实践发展提出的新课题,推进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促进国内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我们希望“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的出版,能够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为推动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教学做出更大贡献。
姚颖,辽宁沈阳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五研究部副研究员,原中央编译局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史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传播史、苏俄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出版专著《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现代解读》,编著《恩格斯<反杜林论>研究读本》等,在《教学与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高校理论战线》《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译文等数十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央编译局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等多项。
导言
一、苏联时期马克思恩格斯重要著作编纂研究概览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与基本思路
第一章苏联时期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编纂机构与文献搜集概况
一、苏联马列主义研究院的发展历史
二、苏联时期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编纂工作的杰出领导者
三、苏联时期马克思恩格斯文献搜集概况
第二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版编纂研究
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1版的编辑与出版
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2版的编辑与出版
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2版与中文1版的关系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与其他苏联时期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编纂研究
一、MEGA1的编辑与出版
二、MEGA2的编辑与出版
三、苏联时期其他马克思恩格斯文献成果的编辑与出版
第四章苏联学者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编辑、研究与传播
一、苏联学者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发现与出版
二、苏联学者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考证与研究
第五章苏联学者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编辑、研究与传播
一、苏联学者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学研究
二、苏联学者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思想解读
第六章《哲学的贫困》俄文版的编辑、出版与传播
一、《哲学的贫困》在俄国革命前及苏联时期的流传与出版
二、苏联学者对《哲学的贫困》的研究
第七章《共产党宣言》俄文版重要版本的比较研究
一、《共产党宣言》在俄国十月革命前的重要版本
二、《共产党宣言》俄文160周年纪念版与苏联时期重要版本比较
第八章苏联学者对《反杜林论》的编辑、出版与研究
一、《反杜林论》在俄国十月革命前后的出版与传播
二、苏联学者对《反杜林论》的解读
结语
附录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我批判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