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猪/中国特色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丛书》以民猪为对象,通过文献调研,资料整理,从地理分布、资源禀赋、品种特性入手。追溯民猪的产生、演化和研究进展的历史脉络,从遗传育种、抗逆抗病、养殖技术、杂交利用、产业等方面,以突出民猪特点为主线进行阐述。希望该书的出版能够为民猪研究提供参考,为民猪产业发展提供助力,促进民猪保护与利用,让曾经辉煌的民猪产业再次熠熠生辉。
中国特色畜禽品种在推动畜牧业行业整体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为了进一步挖掘和整理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加强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工作,为种质创新提供素材和依据,为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和技术支撑,特出版本套丛书。
《民猪/中国特色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丛书》主要介绍了民猪品种形成历史、品种特征和生产性能、品种选育、品种繁殖、品种营养与常用饲料、品种饲养管理、疾病防控、养殖场建设与环境控制、主要产品及加工等内容。
猪是我国驯化较早的家养动物之一,曾在家庭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人对“家”字的解释如下,上面是“宀”,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房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
民猪,原称东北民猪,原产于东北和华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地方猪品种,也是东北三省唯一的国家级猪种资源保护品种。1982年,北方猪种资源讨论会根据该猪种的来源和分布情况将其统称为民猪。1986年,民猪被列入《中国猪品种志》。2004年,民猪被列入农业部编写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名录》。2006年,被农业部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根据民猪的体型大小和外貌结构,可将其分成3种类型,即大型民猪(又称大民猪)、中型民猪(又称二民猪)和小型民猪(又称荷包猪),现存的民猪主要是中型民猪。民猪具有繁殖能力强、抗逆性强和肉质优良的种质特性,尤其是肉质方面,肉色鲜红、肌间脂肪含量高、大理石花纹分布均匀、口感细嫩、多汁、肉味香浓,色、香、味俱佳。民猪是我国宝贵的生物遗传资源,也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它曾经有过低谷,但必将重回高峰,带着其优良特性的光环、环境友好型的特质,满足人们对浓郁肉香的渴望和回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上下求索中地方猪产业将成朝阳。
作者将其团队及同行们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关民猪的品种特征、保护利用、不同生长阶段的日粮营养、饲养管理、疾病防控,以及产业开发与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和资料进行总结综述、编纂成册,以期为民猪的养殖者、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提供有益的参考,为民猪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本书得以编撰付梓,要感谢一直给予关怀和指导的盛志廉先生、陈润生先生、彭中镇先生、赵刚先生、王林云先生、张伟力先生,同时也要感谢在民猪产业中起到积极作用的各位科研人员和企业家们。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本书难免会有疏漏和不足之处,希望广大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出版说明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民猪品种起源与种质特性
第一节 民猪的分布与起源
一、民猪的分布
二、东北地区的自然生态条件
三、民猪的起源与形成
第二节 民猪的种质特性
一、品种特征
二、种质特性
第三节 关于民猪的标准制定
一、民猪饲养技术规范
二、民猪行业标准
第二章 民猪保护与利用
第一节 民猪的保种力量
一、老一辈专家对民猪的重视、指导和支持
二、新一代民猪科研团队的继承、求索和创新
第二节 民猪的保种与杂交利用
一、民猪的保种
二、民猪的杂交利用进展情况
三、民猪发展建议
第三章 民猪日粮营养
第一节 民猪典型日粮
一、成年猪典型日粮
二、仔猪典型日粮
三、后备猪典型日粮
第二节 民猪杂交猪饲料配方
一、二元杂交猪饲料配方
二、民猪杂交猪阶段性饲料配方
第四章 民猪饲养管理
第一节 民猪场管理软件
一、软件情况
二、相关功能
第二节 民猪后备种猪的饲养管理
一、民猪后备种猪的选择
二、引进民猪后备种猪的隔离与适应管理
三、民猪后备种猪的饲养
四、民猪后备种猪的利用
第三节 民猪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一、民猪种公猪的饲养
二、民猪种公猪的管理
三、民猪种公猪的利用
第四节 民猪母猪的饲养管理
一、民猪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二、民猪种母猪的饲养管理
三、民猪妊娠与分娩母猪的饲养管理
第五节 民猪仔猪的饲养管理
一、民猪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二、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
第六节 民猪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一、民猪育肥猪的生长发育规律
二、民猪育肥猪管理技术
三、民猪育肥猪适时出栏屠宰
第七节 民猪林下放养
一、林下放养适宜体重
二、林下放养补饲区建设
三、林下放养群体控制
第五章 民猪疾病防控
第一节 民猪常见病防治
一、乳腺炎
二、子宫内膜炎
三、阴道脱出
四、湿疹
五、肺炎
六、产后尿闭
七、产后瘫痪
第二节 民猪的免疫防控
一、各舍的参考免疫程序
二、免疫防控的注意事项
第六章 养猪场建设与环境控制
第一节 养猪场的规划
一、养猪场的科学选址
二、养猪场的合理规划与布局
三、猪舍类型
四、猪舍内部结构建筑要求
五、不同猪舍的建筑要求
六、饲养管理设备
七、万头民猪养殖场设计方案
第二节 养猪场外、内环境控制
一、养猪场外环境控制
二、养猪场内环境控制
第七章 民猪产业化开发与利用
第一节 民猪产业化开发现状
一、优质猪肉生产模式
二、屠宰加工模式
三、产品开发模式
四、推广销售模式
第二节 民猪开发利用
一、新品种(系)的培育
二、新配套系的选育
三、对民猪特异性状的利用
四、从民猪营养方面进行开发利用
五、对民猪高繁殖力与青粗饲料关系的利用
六、对民猪饲养模式与肉质关系的利用
第三节 民猪品牌建设
一、创建特有品牌
二、提高民猪产品附加值
三、提高品牌效力
四、拓展品牌产业链
五、搭建电商平台
六、提升品牌发展后劲
七、提高知名度
参考文献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