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49.8 元
丛书名:“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 新形态教材
当前图书已被 10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许崇任,程红 编
- 出版时间:2020/8/1
- ISBN:9787040539394
-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Q95
- 页码:375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3
- 开本:16开
《动物生物学(第3版)》运用比较动物结构和功能的思想与方法,阐述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规律、动物类群的多样性及它们的进化地位和主要生物学特征。从动物身体的保护、支撑和运动、排泄和水盐平衡、呼吸、消化、循环、淋巴及免疫、神经、内分泌与调节以及生殖等方面描述了动物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动物行为以及在进化中的演变和适应,从而认识动物体形态结构的统一性和动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动物生物学(第3版)》可供综合性大学、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系、生物技术系及农林院校用作教材,也可供相关科研人员及中学生物教师参阅。
自《动物生物学》第一版于2000年出版至今已经20年了。在这期间,我国的高等生物学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基础课之一的动物生物学同其他学科一样,在教学理念、教材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实验设计以及实验条件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提升。回顾动物生物学教学这20年的发展,我们欣慰地看到,从20年前的无脊椎动物学和脊椎动物学各自独立设置课程和开设实验、各自编写教材的状况,到目前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统一的以动物生物学课程体系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这样的教学理念不仅在综合性大学被接受,而且也被越来越多的专业性较强的大学采纳。
当初,我们以国际通行的动物学课程体系的设置为鉴,编写了这本《动物生物学》教材。编写的重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动物学教学中一直存在的系统性和结构性问题,即:因学时缩减而引发迫切要求知识更新和不能忽视知识积累的矛盾;由于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在教材内容和教学方面相互割裂,从而造成难以建立符合演化认知、系统完整的动物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教学体系等。为此,我们不断对北京大学的动物生物学讲义进行整理,并于2000年出版了第一版《动物生物学》。之后,又根据多所高校使用本书的老师和读者的意见逐渐完善内容、结构,进行修订,于2008年出版了第二版。近年来由于学科的进展和教学的需要,使我们感到仍然有必要再次修订。
去年,教育部明确提出(教高[2019]8号)“加强课程体系整体设计,提高课程建设规划性、系统性,避免随意化、碎片化”的指导方针。参考国内外主要同类教材的最新版本,按照教学的需求和更新学科内容的思路,我们开始对本书进行了第三版的修订。本版邀请尚玉昌教授撰写了新增的第5章“动物的行为”,并由原作者对其他章节进行了全面修订,增加和替换了部分插图。尽管如此,我们知道本书仍难免存在不足或不当之处。真心希望广大读者们像以前一样随时给予指正。
1 动物的细胞和组织
1.1 动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
1.2 动物细胞的周期与细胞分化
1.3 多细胞动物的组织、器官和系统
2 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
2.1 动物发育的一般规律
2.2 脊椎动物个体发育的模式动物
3 动物的类群及其多样性
3.1 动物的分类和系统发生
3.2 动物体的基本结构
3.3 单细胞真核生物——原生动物门(Pmtozoa)
3.4 无脊椎动物类群
3.5 脊索动物类群
4 动物体的生命活动
4.1 动物身体的保护、支持和运动
4.2 动物的排泄和体内水盐平衡调节
4.3 动物的循环、呼吸、淋巴和免疫
4.4 动物的消化和吸收
4.5 动物的神经调节
4.6 动物的激素、分泌和调控
4.7 动物的生殖
5 动物的行为
5.1 什么是动物的行为
5.2 动物行为观察的几点原则
5.3 行为遗传:基因与动物行为
5.4 动物行为进化:加拉帕戈斯群岛达尔文地雀的适应辐射
5.5 行为生理:激素、环境和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
5.6 动物的觅食行为
5.7 动物的社会性:蚂蚁的社会生活
5.8 动物的领域行为
6 进化理论与动物演化
6.1 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和生物进化证据
6.2 微进化
6.3 种和种形成
6.4 宏进化
6.5 早期动物演化和寒武纪大爆发
6.6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7 动物区系与多样性保护
7.1 动物区系
7.2 生物多样性
参考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