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写中国电影历史”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史学实践的主轴,“重建中国电影历史主体性”是近年来海峡两岸电影创作者和电影学人的共同期待。《游牧与乡愁:中国台湾儿童电影创作历史简谱》主要以“区域情感史”的研究方法为方法论,梳理台湾区域文化“游牧”轨迹与台湾儿童电影童年“乡愁”的话语嬗变脉络,研究台湾儿童电影历史生成与台湾社会情感起伏的深层关联,并在分析两岸儿童电影互文要素的基础上,明证对台湾儿童电影历史矿体的史学考量在“中国电影历史主体性”重建中的价值。
佳政选择“情感史”的角度研究台湾儿童电影,是他的心性使然,是来自内心的律令:只有这样才能调动起他的全部知情意的力量,奋不顾身地投入其中。因为佳政比“性情中人”更性淳情深,他童心充沛所以才以儿童电影为对象,他充满“乡愁”所以才与台湾电影接通“信号”,他与对象同情共感、同频共振,他的文字都是煎血熬油炼出来的,他不是在做研究而是在创作,不是在写论文而是在拍片子,不是冷静的旁观的态度,而是扑了进去一副“拼了”的架势。不是说他不理性而是说他充满激情。这种写作态度,在20世纪80年代还是有的,后来渐行渐远,至今,可以说久违了!因此而弥足珍贵,让人感动,令人尊敬。
说他“拼了”不是说他莽撞,而是说他很细心很耐心。他专访台湾三代儿童电影人,本为写作此书搜集第一手材料(也的确是支撑本书的基本材料),却可以单成一本“口述史”了。再看他的参考文献,192种中文的,21种英文的,这些参考文献不是装点门面.而是像斜拉桥的吊绳一样从各种维度架起了这座沟通海峡两岸“区域情感史”的桥梁。这也构成此书的一个大优点:资料充实到饱满。你即使不相信他的论断,这些材料、引证依然对你是有用的。
由于他用了区域情感史这一切题的方法论,他的识断均过硬、站得住。小而言之:台湾儿童电影的开端既不是《苦女寻亲记》也不是《锦绣前程》而是《五子哭墓》。大而言之,他对台湾儿童电影的分期、各阶段的特征都把握得精准、到位。本书的间架,由章节目录即可了然,就不一一举例了。本书作为一部史论,见识比材料金贵。正见来自正受。佳政的性情起到了“根性”作用。根者能生也。“游牧”“乡愁”都是点穴的洞见,抓住了台湾儿童电影的“魂”。略引两段以见一斑。
20世纪80年代之前“流浪”是台湾儿童电影主要的叙事类型之一,20世纪80年代至今,“迁徙”叙事中的儿童孤单,取代“流浪”悲情,成为台湾儿童电影创作中活跃的题材之一。……80年代至今,“迁徙旅程”成为台湾儿童电影中主要的儿童电影类型之一,接续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浪苦儿表征的大陆到台湾、故乡到异乡的流离悲情,表达“人心”从“农耕之途”向“工业大道”颠沛过程中的淡淡忧伤。
韩佳政,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实验实践教学中心主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学会会员,曾任第24届、第25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主要从事儿童电影创作与历史、媒介文化等方面的研究。
绪论 中国台湾儿童电影创作历史简谱(1957-2010)
第一节 研究方法:整体史观念与儿童电影创作理论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文献综述:未被开掘的繁茂电影历史矿体
第三节 研究价值:整体史方法论实践与创作理论的范式转型
第一章 发生考辨:《五子哭墓》的流浪悲情(1895-1956)
第一节 考辨与修正:台湾儿童电影的发轫之作《五子哭墓》
第二节 历史发生的生态与史况:畸形产业结构与台湾闽南语电影的勃兴
第二章 伦理本位:家庭框架中的台湾苦儿流浪儿童电影的还乡症候(1957-1963)
第一节 情感表现及生成动因:异乡漂泊与流浪悲情
第二节 成年乡愁与童年漂泊:社会情感的影像传达
第三节 历时态美学继承关系:中国苦儿与台湾流浪
第三章 族群叙述:中国台湾儿童电影的类型突破(1964-1981)
第一节 台湾社会文化:“复兴中华”向“建设台湾”的转向
第二节 社会情感复杂交织下的儿童电影类型突破
第三节 共时维度下两岸儿童电影的主体间性特质
第四章 本土表达:台湾社会力崛起与电影中儿童情感表达的话语转向(1982-2010)
第一节 民间情感的转型:威权统治的式微与台湾社会力的崛起
第二节 儿童写实的批判:对失序的社会价值与成人信仰的修复
第三节 迁徙旅程的隐喻:都市空间与被放逐的、父母缺席的童年
第四节 儿童叙事的突围:区域电影生态缺陷与类型价值的重估
结语
附录 台湾儿童电影片目(1957-2010)
参考文献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