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戈帕尔??穆克奇(1890-1936)生于印度,是唯一一获得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的印度裔作家。
作品是作家胸襟的抒发,《丛林小子哈里》也是如此。作者托物言志,以小猎人哈里的成长经历为主线,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与对“丛林法则”的深刻理解。本书呈现出的是一副猎人生活的全景画面,它色彩斑斓,细节翔实,读起来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象群入村、猴子避雨、林中过夜等,新颖怪奇,妙趣横生;而村民捕虎、土王围猎、象救犀牛等,又显得雄浑悲壮,大气磅礴。鲜活的人物对话也是本文一大亮点,它们或深情睿智,引人共鸣,或诙谐幽默,使人忍俊不禁。在翻译的过程里,身为译者的我跟随哈里一道,领略了印度丛林的原始风情,见识了异国的习俗礼节,跟形形色色的动物们打了个照面,觐见了威严而不失亲切的土王,享受了一把被封为王公的荣耀。在阅读本书的过程里,相信小读者们也会跟我一样,感觉自己化身成了哈里,跟他一起冒险,一起成长,一起成为土王最信赖的猎手。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穆克奇从小就生活在孟加拉丛林附近,对大自然怀有深厚感情。在这本书里,穆克奇毫不掩饰对纯朴的“乡下人”和自然的生存准则的热爱和推崇,也毫不回避对勾心斗角的“城里人”和恶意杀戮的反感和批判。所以,和市面上常见的童书相比,本书的立意更为深刻,即便小读者们由于年龄和眼界限制,不能完全体会其中的深意,但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长久作用的,也是当前流行的“快餐式”童书最为欠缺的。看完本书后,小读者们会有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觉,会对小说内容反复回味和深入思考,而不是像喝了一杯白开水,喝的时候虽然解了渴,灌进肚子后却是索然无味。
在本书的翻译过程里,译者查阅多方资料,以求能把这幅充满异域风情的画卷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为了能让读者们更好地理解,遣词用句尽量通俗,有些地方没有完全拘泥于原文的表达,做了灵活的意译处理。如果有表达欠妥的地方,恳请大小读者们指正。
陈娟
2019年1月23日
于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