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辑录著名学者、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撰写的各类随笔七十余篇,写作时间横跨几十年,包括序、跋、引言、后记等多种形式。读自己的书,读他人的书,读学生的书,其内容或是陈述个人作品的主旨、创作的经过,或是对朋友、同道着作的点评,或是对学生作品的寄语。葛剑雄教授的学术研究之精、涉猎之广,可窥一斑。这些文字既有思想价值,又内涵丰富,充满了读书的乐趣和人生的省思,集中展示了作者在学术和写作上的研究与思考。
《葛剑雄写史——中国历史的十六个片断》序
我自幼对中国历史有兴趣,凡与历史有关的文字都有阅读的兴趣。但等自己从事历史研究后,却对现有的历史书越来越不满意,特别是那些普及性的、通俗性的历史书。这倒不是狂妄自大,看不起那些作者,也不是说中国没有高质量的历史著作。我不满的不是历史专著,而是普及性的学术著作,或者是通俗性的历史书。中国不乏高质量的专著,但往往缺乏将这些专著的观点的内容普及,能适应广大中等以上或以下文化程度读者的需要,让他们喜爱读又读得懂的书。
更使我惊奇的是,多数非历史学界的人士,包括社会精英、专业人士、中高级官员,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基本还停留在中学教科书的水平,局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观点和结论。就是历史学界比较年轻的同行,也往往不了解其他分支和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概念。至于民间流传的历史,更多的是来自影视“戏说”、小说、戏剧和媒体上的文章。
不过仔细一想,这也是很正常的。社会分工和学科分类越细,多数人对专业以外的了解越少。专业的成果越高深,专业以外的人就越难了解。如果只有这一类著作,其他专业或行业的人就不得其门而入,更不用说普通读者。这方面我有切身体会,我对本专业以外的知识,包括历史学的其他分支的了解也很有限,但想花不多的时间了解某一分支或某一方面的最新知识,往往也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书。
其实,历史是最容易吸引读者的。这不仅由于人类对往事与生俱来的兴趣,也是因为历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历史事实可以演化成无数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感情充沛的故事,断文识字的人都能接受。但中国的历史那么长,涉及的范围那么广,有了解不完的史实,讲不完的故事,没有人能够穷尽。如果只是为了娱乐和了解,固然多多益善,如果想比较系统地或比较概括地了解中国历史,就不得不有所选择,并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标准。
偶然了解图像压缩和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给了我新的启发。一个连续的动作,要将它完整地拍摄下来,每秒钟至少需要拍一二十张照片。如果拍摄的速度再快些,照片拍得更多些,动作会更精确清晰,占用的信息量也越高,成本越大。但这些照片中并不是每一部分都需要的,在一个动作的过程中,并不是每一部分或每一个点都在发生变化的,或者虽有变化却很微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同样,每个人的相貌都不相同,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或场合下的相貌也不会完全相同,但机器在识别时,不必比较每一个点,只要记住一个人的基本特征就可以了,特别是那些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基本保持不变的因素。经过这样的处理,不仅可以过滤大量的无效信息,节省了处理时间和工作量,而且使结果更可靠。如果能将这一原理用之于普及历史,那么只要选择最富有特色或最稳定的片断,就能在有限的信息量之内,比较科学地重现历史。
十几年来,我陆续写了一些普及性的历史文章,一般都是就中国历史上的某人、某事、某一现象,比较详细地叙述来龙去脉,包括某些容易被人忽略或歪曲的细节,当然也免不了做一番议论。撰写时并没有通盘考虑,首先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因为我想,连我自己都没有兴趣的人或事,是不可能写得让人家有兴趣读的。除非是写一本书,有时因为这一部分内容不可或缺,非写不可。这也是写单篇文章的好处,不必为“完整”“系统”而写自己不想写或写不了的内容。其次是要此人此事具有特色或代表性,能具有“图像压缩”的功能。再者,在史实以外还能发些议论,多少能给读者一些启发或思考。还有一类题材具有一定的颠覆性,即指出某些习以为常的说法、视为定案的结论其实并非如此。但这不同于翻案文章,主要是澄清事实,或揭示矛盾,未必是黑白之争,是非之辩。
我曾经答应陆灏兄写一本普及性的中国历史,甚至已经想好了一个书名《国人国史》,但至今仍在设想之中,却一直没有动笔。所以当他提出将我这些文章汇编成书时,就难以拒绝,以便减轻些长期未能兑现承诺的歉疚。
这些文章只能称为中国历史的某一个片断。由于写之前没有什么计划,所以并没有覆盖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各个方面,或各类人物、事件、制度。这自然与我的知识和兴趣有关,比如我对蒙元史改革研究得太少,至今没有写过一篇文章,秦汉时期就写得较多。还有的题目酝酿已久,如霍光,却因杂事缠身,拖了几年尚未写成。好在这些文章都是片断,没有严格的数量规定。如果写得出来,读者又有兴趣,那就留在下一本吧!
2006年7月7日于京华旅次
葛剑雄,祖籍浙江绍兴,1945年12月15日出生于浙江湖州。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校务委员、博士生导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评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图书馆馆长,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现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着有《西汉人口地理》《中国人口发展史》《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中国移民史》《往事与近事》等。
读自己的书
我的1978年
——《后而立集》代序
七十而思
——《我们应有的反思》自序
我的人口史梦
──《中国人口发展史》的自我介绍
《中国移民史》前言
《葛剑雄写史——中国史的十六个片断》序
旧作新版(《葛剑雄写史——中国史的十九个片断》)序
《剑桥札记》后记
我的非洲情(《走非洲》代序)
《书人集》后记
《看得见的沧桑》序
《看得见的沧桑》再版后记
永在路上
——《行路集》代序
《碎石集》序
《冷眼热言》序
《人文千秋》小序
我对学术批评的态度
——答《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编委会
读我编的书
《地图上的中国历史》总序
《沧桑河山》总序
《沧桑河山》再版序
《中国制度文化丛书》总序
《河流文明丛书》序
《吾祖吾宗》总序
摄影集《三峡的记忆·山水的记忆》序
摄影集《三峡记忆·先人的记忆》序
摄影集《三峡记忆·我们的记忆》序
《中华大典·交通运输典》序
读他人的书
张之《安阳考释》序
何炳棣《1368-1953年中国人口研究》译文三联书店版后记
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 1368-1953》译者再记
严其林《京口文化》序
侯甬坚《历史地理学探索》序
《文明的诗意垂顾——汪涌豪人文演讲录》序
《中国移民文化丛书》总序
《近代学术名家大讲堂》总序
《清代常州文化简史》序
《中国历史地理文献辑刊》序
香港《中国历史文化地图册》序
《建德市地名志》序
《晋商史料集成》序
《浦东历代文献丛书》序
《岭南论坛演讲录》序
让智慧的声音更加响亮
——文汇讲堂《智慧的声音》序
《图书馆的故事》序
大师之外有大楼
——《傲然风骨——大学里的老建筑》序
《上海一角﹒课植园》前言
《名家人文地理》序
《江南十三城记》序
《感动中国的绍兴名人》序
《南浔名人百家》序
《中国世界遗产影像志》前言
摄影集《三江源·历史跫音》叙言
《苹果里的五角星<系列世界地图>诞生纪实》序
梁二平《《谁在地球的另一边:从古代海图看世界》书后
蒋高明《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序
《世界探险史》再版序
《旅游和探险经典文库》序
孔子应该是怎样的——读钱宁新作《圣人》
读研究生的书
家山何止大槐树
——安介生《山西移民史》序
创建考古地理学的有益尝试
——高蒙河《长江下游考古地理》序
张根福《抗日战争期间浙江省的人口迁移》序
苏新留《民国时期河南水旱灾害与乡村社会》序
葛庆华《近代苏浙皖交界地区人口迁移研究:1853一1911》序
王卫东《融会与建构——16481937年绥远地区移民和社会变迁研究》序
杨蕤《西夏地理研究》序
胡云生《传承与认同——河南回族历史变迁研究》序
郑发展《民国时期河南省人口研究》序
路伟东《清代陕西人口专题研究》序
孙宏年《中越关系研究(1644-1885)》序
夏增民《儒学传播与汉晋南朝文化变迁》序
吴滔《清代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的空间透视——以苏州地区为中心》序
王大学《明清“江南海塘”的建设与环境》序
王加华《被结构的时间:农事节律与传统中国乡村民众年度时间生活——以江南地区为中心的研究》序
郑维宽《清代广西生态变迁研究——基于人地关系演进的视角》序
李强《伪满时期东北地区人口研究》序
谢湜《高乡与低乡:11-16世纪江南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序
张宏杰《曾国藩的收入与支出》序
马孟龙《西汉侯国地理》序
附:马孟龙后记:致我的复旦求学岁月
鲍俊林《15-20世纪江苏海岸盐作地理与人地关系变迁》序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