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致力于探索“美丽中国建设的主体问题”,即培养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所需的公民审美素养,从教育层面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的任务。
公民美育是美丽中国建设语境下的公民教育与美育的新理念,具体是指一种通过营造美丽整洁的日常生活环境与保护青山绿水的自然生态环境来培养学生与社会公众的公民审美素养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公民美育基于人与环境的审美关系、参与美学理论,致力于培养学生与社会公众的公民审美素养。公民审美素养是公民品质与审美素养的结合,包含公共审美情感、审美批判能力、审美参与能力三个要素。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公民美育通过审美、造美、护美三种途径,构成了一个培养公民审美素养的教育体系,包括公共审美情感教育、公民审美批判教育、公民审美参与实践。
本书期望能为中小学德育工作者、社区教育工作者以及生态环境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指导,为环境教育研究、生态保护研究、德育研究、社会教育研究领域的学者提供理论启示。
郑富兴,教育学博士,现为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多元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四川师范大学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德育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公民与道德教育、多元文化与比较教育、教育伦理。发表论文八十余篇,出版有《现代性视角下的美国新品格教育》《当代学校组织的伦理基础》《责任与对话——学校道德教育的现代性思考》《传统习俗、仪式与现代德育》等著作。科研成果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先后主持***课题2项和省部级课题5项。曾获第三届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第一章 公民美育:美丽中国建设的教育途径
第一节 美丽中国建设的文化含义
第二节 美丽中国建设的主体问题
第三节 美丽中国建设的教育途径
第二章 公民美育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美育与公民教育的内在渊源
第二节 公民教育的审美之维
第三节 参与美学与环境问题中的公民参与
第四节 人与环境的审美关系
第三章 公民美育的内涵、特征与内容
第一节 公民美育的内涵
第二节 公民美育的特征
第三节 公民美育的内容
第四章 公民审美情感教育
第一节 公共审美情感: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
第二节 国家的美育意义:审美一隋感共同体
第三节 乡恋与公共审美情感
第五章 公民审美批判教育
第一节 审美批判:公民美育的理性维度
第二节 国际环境政治与全球公民教育的批判路径
第六章 公民审美参与实践
第一节 审美参与、公民行动学习与审美实践共同体
第二节 公民审美参与实践:来自美国社区花园运动的经验
第三节 中国式公共美境营造实践
第七章 公民美育的双重实践:社区与学校
第一节 公民美育的七个原则
第二节 公民美育的社区平台及其建构:基于成都锦江实践的启示
第三节 公民美育的学校实践——学校田园教育实践的改革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