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广播如果从延安时期算起,迄今已迈入第八十个年头。我国的首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即中央电视台的前身,是 1958 年建立起来的,到 20世纪 80 年代电视才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现在,广播电视已经在全国广袤的疆域里实现了普及。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与科技水平的发展,广播电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日益密切。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多媒体的出现,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传播功能也在不断扩大、增加。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的同时,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包括广播电视节目审美功能的进一步提升与彰显。
任何理论总是从实践中脱胎而生的,它源于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识的逐步深化、正反经验的总结以及对事物变化规律的发现。从这个意义上看,理论较之于实践往往是滞后的。这就是人们常常引用的那句话——“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a 另外,理论一经产生,又对实践产生巨大的指导意义,使实践更加具有自觉性。这便是理论的价值所在。
我国对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而且基本上处在一种自在的状态。尤其是基于历史条件,“左”的干扰持续时间较久,美学理论的研究被边缘化,对播音主持的审美观照到 20 世纪 80 年代才有所发声。其中,因为主持人的出现较迟,针对主持艺术的研究就更为晚近了。所以,从已经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出版的学术著作来看,着眼于播音主持审美研究的数量总体偏少,而前者所占比例远大于后者。这方面的情况,有的文章做过专门统计,可以作为佐证。数量本就不多(特别是专著),加之比重的失衡,作为播音主持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学理论研究的迫切性就可以想见了。可是另一方面,理论研究又面临艰难。一是历史资料的匮乏,二是有声语言的审美感受难于用词语表述。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颂把历史资料的匮乏比作“凤毛麟角”,把有声语言审美感受的表达戏称为“微乎其难哉,难于像其声”。a 张颂教授作为中国播音学科体系的开拓者和播音界公认的继往开来的领军人物已经谢世,他生前对播音主持美学理论开拓的许多期待当寄望于后学。
笔者从事播音主持的实践与教学工作 20 多年,深深体会到:教材中经验性、技术性层面的知识性描述偏多(当然是必要的,也是特别重要的),形而上的、有深度的理论分析与概括偏少,科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仍有大量工作要做。尤其从美学角度来看其必要性更为突出,这无疑与当前学术理论研究的总体状况相关联。
有道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笔者有参与的意愿萌发,“有心栽花”,但深恐学力不逮,一直心存顾虑。况且播音主持的实践性极强,我虽有在地方电台、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的播音主持实践工作经历,但总体说来与实际需求仍有距离,何况当时也较少做理论上的总结与深入思考。
最终我在矛盾徘徊中,是前辈、同仁、朋友的鼓励,促使我做出决定,拿起笔来,然而总有如履薄冰之感。既然已经“骑虎”,要下也难。于是开始着手本书的构想:
以播音主持艺术为研究对象,从审美的角度切入。直称“论”字,似乎有点发虚,故名曰“简论”,也可视作“打擦边球”吧。中国人重视面子,我亦未能免俗,多少增加点保险系数吧。
又是播音,又是主持,所以论述就得兼顾。考虑到学术界目前对“播音”与“主持”两个概念仍存争议的现实,我在使用时有时狭义,有时广义,自己也有点“纠结”。
定下这么一个题目,不得不考虑内容结构的相对全面,于是定下“功能”“特征”“风格”“原则”等六个方面作为纲目。就算是演戏,也得尽可能像一点不是?
然而,读者到底还是要看有没有“干货”。怎么办?只好理论上再做点“恶补”。毛主席曾经批评过那些专以名词吓人的“客里空”现象,提倡理论从实际出发,理论要结合实际。这就给我指明了方向。所以,写作过程中必须从我国播音主持艺术的历史与现实出发,贴近实际,结合实例加以分析,案例越有典型意义越好。必须直面当前出现的倾向与问题乃至争论做出自己的思考与回答,哪怕有“幼稚”之嫌,总算表现出那么一点勇气吧(不敢妄称“学术勇气”)。依稀记得鲁迅说过一句话,大意是“是东西,总得发声的”。又记得还有什么人说过,哪怕一句有用的话也比一千句废话更有价值。
想到这里,心里平静了许多。学术理论的研究本就是一条寂寞之路,排除患得患失的功利观念的干扰,但尽人事而已。
谈到播音主持艺术在学术界存在的一些争论以及社会上出现的不同声音,其实是一种正常现象;没有,倒是不正常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古而然。问题需要解决,理论的价值就体现在问题的解决过程当中。有争论,说明问题引起了关注;因关注而争论,才有了研究,才能推动理论的进步。有些争论是长期存在的,虽然不能奢望马上就可以解决,但只要本着老老实实的科学态度,就会对问题的解决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哗众取宠,意气用事,有害无益。有些问题,是刚刚出现的,今后还会有新的问题出现,需要学术理论研究与时俱进,以增强自身的生命活力,这又是件好事。比如,有些人不承认朗读是一种审美创造,朗读不需要理论,就算有理论也与广播电视没有关系……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种种看法,才催生出张颂《朗读学》《朗读美学》的先后问世,也成为他关于播音主持艺术美学研究的动力之一。在先生的启发下,我把“朗读与朗读审美”作为专章列出,并把朗读视为播音主持艺术的基础,尝试着结合自己的感受谈些体会和意见。有些争论,现实针对性更强。比如,要不要坚持认真备稿的传统做法,播音与主持之间是什么关系,播音员主持人与受众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等,都需要有一个比较科学的及时的回答。本书中,笔者也尽可能在总体框架的范围内,表达一些个人看法。诸如此类,倘若读者觉得对他有一点儿启发,我也觉得有所安慰了。
虽说是“简论”,但毕竟冠以“审美”二字,岂可以掉以轻心。学术著作不应该只是给论述涂上一点理论的色彩,用些美学概念做些装点。所以,笔者尽量紧贴审美,不使游离;另一方面尽量把握内容内在的逻辑联系,尽量做到观点与材料的有机融合,尽量发挥理论的烛照作用,尽量避免“客里空”。
虽是“尽量”,但仍然遗憾难免。读者有耐心读完本书,就会发现“学力不逮”并非一句通常的客套话。权且充当一次学术舞台上一个跑龙套的角色吧,添点儿热闹也没什么不好,何况毕竟有一颗诚心在。
是为序。